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晚清民间慈善组织的兴起是当时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广州及与之毗邻的香港亦不例外。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先后设立于广州的善堂至少有17家以上,其中包括清末民初闻名一时的广州九善堂即爱育善堂、方便医院、润身社善堂、崇正善堂、两粤广仁善堂、述善善堂、明善善堂、惠行医院、广济医院。香港早期华人社区的慈善组织主要为东华医院和保良局,东华医院建成于同治八年(1869),

  • 标签: 慈善组织 例外 华人社区 普遍 晚清 社会现象
  • 简介:1946年2月,民建总会推周仲宣、施之铨、朱楚辛为武汉推广会务代表。三人均为武汉工业界人士,朱楚辛又为中共地下党员,限于形势,当时未开展活动。1948年,施之铨离开其在汉创办的工矿企业去香港。拟转赴解放区。到港后,他接受中共领导同志意见又赴沪工作。在沪时,向民建总会地下负责人胡厥文建议,

  • 标签: 武汉 解放前 组织 中共领导 地下党员 工矿企业
  • 简介:伊斯兰教较早进入浙江,仅在省内主要城市中传播,清真寺少,穆斯林不多,基本为回族。数百年来,历史变迁,教门内、回族中的组织多有变化。兹根据组织的性质,时期的不同,按地区分门别类列表展示,表后辅以说明。

  • 标签: 伊斯兰教 组织 回族 浙江 历史变迁 清真寺
  • 简介:博物馆中的藏品,不仅是聚集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精髓,还是中华文明的物证,每一件历史文物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是我国物质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装裱类缂丝文物是其中的一大类。本文针对装裱类缂丝文物的保护修复与复制仿制实践研究,从装裱类缂丝文物简介入手,对装裱类缂丝文物的保护修复措施进行分析。然后,本文又对装裱类缂丝文物的复制仿制实践展开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装裱类缂丝文物的修复保护提供参考性建议。

  • 标签: 装裱类 缂丝文物 保护修复 复制仿制
  • 简介:笔者曾于2010年参加"中日韩合作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第六期——壁画修复班",期间修复完成洛阳唐安国相王孺人崔氏墓M50—12号壁画。本文以此壁画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壁画修复中地仗层的修复原则、加固材料筛选、加固方法、工艺步骤等,以期寻找壁画地仗层加固修复的最佳工艺和方法。

  • 标签: 墓葬壁画 洛阳崔氏墓壁画 壁画修复 地仗层加固
  • 简介:张载祠位于眉县城东23公里处的横渠镇。南靠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北临佛教圣地法门寺,东与道教源地楼观台相连,西与名胜诸葛亮庙、钓鱼台、周公庙、金台观遥遥相望。张载祠坐北向南,正对巍巍秦岭,310国道从门前东西通过,汤法高速公路南北贯通,交通十分便利。

  • 标签: 佛教圣地 钓鱼台 名胜 周公 诸葛亮 眉县
  • 简介: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依照该条约第5条的规定,自条约批准日起两年内.台湾当地居民可以自由变卖所有不动产.搬离台湾前往希望之住地.倘若年限已到而未离去者就被自动视为日本国民。到此项规定公示后的1897年5月8日.迁出岛的台湾人仅有5460人.不到当时台湾总人口的0.2%。

  • 标签: 台湾人 《马关条约》 组织 厦门 中日甲午战争 当地居民
  • 简介: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西藏自治区仍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牧区,这就意味着西藏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所需要的公共产品诸如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益设施以及医疗,教育等全部或部分地依赖村级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因此,完善村级组织、提高其公共服务的效能对西藏广大农牧民的现实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西藏农区 村级组织 公共服务供给 免税政策
  • 简介:第一条本规程依各战区粮食管理办法大纲第二条之规定制定之.第二条战时粮食管理处直隶于所在地战区司令长官部,掌理本区内军民粮食之调剂运销及储备以供给战时需要,防止资敌.第三条战时粮食管理处置处长一人,由战区司令长官选员充任并以战区内各省政府民政厅长兼任副处长,必要时并得设专任副处长一人.

  • 标签: 粮食管理 副处长 军事委员会 战区 管理办法 粮食价格
  • 简介:为按时按质完成《广西通志·中共广西地方组织志(1990—2010)》编纂任务,广西区党委办公厅组织广西区党委办公厅、组织部、纪律检查委员会、统战部、政策研究室、政法委、党校、区直机关工委、党史办、档案局、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编写人员组成的编纂组一行12人,于2010年9月6日至12日赴江西、福建两省学习考察。

  • 标签: 党委办公厅 地方组织 学习考察 广西区 编纂 江西
  • 简介:鸦片战争博物馆馆藏铁炮184门,由于铁炮自身性质活泼、虎门环境湿热、多雨,铁炮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情况。为了去除铁炮因锈蚀产生的表面病害,保留铁炮赋存的文物价值,从2010年起,鸦片战争博物馆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致力于馆藏铁炮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到目前为止,积累了丰富的铁炮保护经验,成功保护、修复了113门铁炮,并改善了保存环境,使其达到良好的保存状态。

  • 标签: 铁炮保护 腐蚀 方案与修复 保存环境
  • 简介:铜器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历史资源保护与研究有重要影响,要明确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文物的开发研究提供支持。本文分析了铜器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了铜器文物修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 标签: 铜器 保护 文物修复 问题 对策
  • 简介:国际蒙古学协会秘书长比拉于1927年9月2日,作为阿拉特沙格德尔的幼子出生于乌兰巴托市。他从小追求知识和文化。1946-1951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习期间,他掌握了自己的主要专业———历史学的基础知识。从1953年开始,他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同时...

  • 标签: 历史文献学 蒙古历史 蒙古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蒙古帝国 历史编纂学
  • 简介:<正>撒拉族是原居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突厥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撒拉族的社会组织是撒拉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拟对撒拉族的重要社会组织——“工”作一探讨。

  • 标签: 撒拉族 社会组织 土司 循化 东迁 古列延
  • 简介:在国民党的“军统”、“中统”两大特务组织形成之前,蒋介石曾建立一个早期的特务组织——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密查组(以下简称密查组)。那时的戴笠仅是密查组的一个最低级的小特务。“密查组”的建立国民党的“军统”、“中统”两大特务组织是在1931年以后形成的,而“密查组”早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到南京就建立了。那时国民党内的派系组织如雨后莠草,蔓生各地,如江西的“AB团”、江浙的“实践社”、黄河流域各地的“民主大同盟”,国民党军内更是山

  • 标签: 蒋介石 特务组织 国民党 四一二政变 国民革命军 黄河流域
  • 简介:为配合广东省博物馆历史陈列,文保中心对吴六奇墓出土的127件陶器进行了保护修复。此次修复除对自然原因所造成的病害进行保护修复处理外,主要难度在于对曾经的不当修复与保护材料老化带来的新病害的处理。从文物保护修复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较好的案例。本文主要选取该批文物中的47件陶俑,从其病害入手,详细介绍保护修复过程,尤其是二次保护修复,希望本文对文物保护工作起到警示作用,在今后的保护修复工作中材料与工艺的选择上更加谨慎,避免与减少保护性伤害。

  • 标签: 陶俑 病害 保护修复 吴六奇墓
  • 简介:广州增城墨依山先秦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为探索广州地区早期文明及历史文化源流等方面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本工作通过对其中三件陶大口尊的出土及保存状况进行评估,针对性地采用了三种不同的修复方法,成功复原三件大口尊,为国内外类似出土陶器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 标签: 墨依山遗址 大口尊 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