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县在积极抓好经常性计生工作的同时,从计生工作的领导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和工作机制个方面着力,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实现计生工作方式的“两个转变”,积极向全省一类地区的目标迈进,取得一定成效。

  • 标签: 衢县 中国 计划生育工作 浙江 领导机制 利益导向机制
  • 简介:大都市圈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承载区和人口承载区,对大都市圈的人口迁移研究对于整个中国的人口迁移研究来说很具有代表性.本文运用空间统计中有关方向和距离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大都市圈人口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地区之间人口迁移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差距、人口规模、地理距离和气候差别.根据分析结果,参照吉佛的引力模型建立大都市圈与全国其它各地州市的人口迁移量模型.

  • 标签: 人口迁移 空间统计 迁移距离 迁移流向
  • 简介:11月16日,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召开第二次开放式学术活动。在杭各高校人口研究所、省统计局、省社科院、省老龄委、杭州市计生委、湖州市计生委、台州市计生委、《当代人口》编辑部等单位的代表40余人参加了学术活动。本次学术活动由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原华荣教授主持。

  • 标签: 人口与发展 学术活动 浙江大学 研究所 开放式 计生委
  • 简介:本文以广东珠江角洲经济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该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总体上讲,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较强,但存在产业结构尚需调整,人力素质有待提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人口 经济 协调发展 珠三角地区
  • 简介:<正>一、引言珠江角洲地区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较有基础与现时中国“改革开放试验区”广东省的一个中心区域,其人口城镇化现象,也在当全国仅可说是从初期阶段开始向中斯阶段前进时,她已经真正进入了中期阶段的发展。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珠江角洲人口城镇化的研究和总结,也应是研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珠江角洲经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本文以1990年普查手工汇总资料为基础,在纵的方面与改革开放之初1982年普查时的情况相比较,在横的方面既与全省其他地区比较、也作本区内地域差异的比较,简要地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珠江角洲人口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 标签: 珠江三角洲地区 人口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近代史 地域差异
  • 简介:精神文化生活是老人幸福晚年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老人的物质需求关注和投入较多,对老人的精神需求则重视不够.许多事例说明,对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不够,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本文根据在长江角洲地区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特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老人 精神文化生活
  • 简介:本文以珠江角洲某特大城市的一个区2004年全年所发生的2180个有效特大刑事案件的资料为载体,探讨了刑事犯罪人和被害人在性别、户籍构成以及案件类型上所存在的差异,进而提出了犯罪行为中的"树大招风"现象和"社会分层"现象,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犯罪人 被害人 流动人口 常住人口
  • 简介:<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地区间经济联系和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尤其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释放,武汉市流动人口迅速增加。1985年,全市城区流动人口日均量为50万人,1996年增加到120万左右。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武汉市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客观地税,流入武汉市的农村人口绝大部分是出于经济目的,他们希望谋求合适的职业,以取得尽可能丰厚的收入,但也不乏超生躲生者或企图收入与生育一举两得者混杂其间。由于流动人口数量多,分布散,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的难度。

  • 标签: 流动人口管理 计划生育管理 人口计划 武汉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 宣传教育
  • 简介:我省人口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省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是在我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会议按照预定日程,通过了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新的人口学会章程,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人口学会理事会,

  • 标签: 人口学会 三个代表指导 坚持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