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类侵袭性高、易复发转移、异质性强、缺少治疗靶点的乳腺癌。目前化疗依然是TNBC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随着分子分型及基因检测的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ICIs)在TNBC的新辅助、辅助以及晚期治疗中均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为TNBC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将从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有效性及ICIs联合其他靶向治疗等在TNBC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作者: 袁月 唐敏 李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北京医院肿瘤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30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肿瘤内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老年恶性肿瘤之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利用机体免疫系统达到有效的抗肿瘤效应。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现对免疫检查点抑制类药物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不良反应、超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为老年NSCLC免疫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 标签: 肺癌,非小细胞 免疫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ICIs)致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以"PD-1" 、"nivolumab" 、"pembrolizumab" 、"PD-L1" 、"atezolizumab" 、"durvalumab" 、"avelumab" 、"CTLA-4" 、"ipilimumab" 、"tremelimumab"为关键词,与"myocarditis"或"心肌炎"组成检索式,对自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上发表的所有ICIs相关心肌炎的个案报道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结果共有49篇个案报道,64例患者,报道最多的是nivolumab,其次为pembrolizumab、ipilimumab。年龄(65.5±13.2)岁,以老年患者为主,37例(57.81%)为男性,总病死率为31.25%(20/64)。临床症状多样且非特异性,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39/64,60.94%)。53例(94.64%,53/56)患者心脏生物标记物水平升高。35例(54.69%,35/64)患者使用1~2剂后出现心肌炎,17例死亡。60例患者接受类固醇作为初始治疗,25例患者采用免疫抑制疗法如英夫利昔单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或)血浆置换法,其中17例(68.00%)症状改善。结论ICIs可致心肌炎,死亡率高,应密切监测和及时治疗。类固醇可作为初始一线治疗,免疫抑制和(或)血浆置换可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存活率。

  • 标签: 心肌炎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药物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而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有效地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且复发率极高。免疫治疗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的出现给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希望。本文现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单药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受者术后再次出现恶性肿瘤后,免疫检查点抑制(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44岁男性肝移植受者移植术后11个月肿瘤复发并接受ICIs治疗的临床资料。以"肝移植""免疫检查点抑制""排斥反应"和"liver transplantation OR LT""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OR ICIs""rejection reaction"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Google scholar等中外文数据库中有关肝移植受者出现恶性肿瘤后接受ICIs治疗的文献报道并予以分析。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12月31日。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出现恶性肿瘤使用ICIs治疗后疾病应答、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受者经肝穿刺活检证实为慢性排斥反应合并药物性肝损伤,经间断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浆置换及抗排斥反应等治疗后,最终于术后37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经检索,本研究最终纳入28篇文献,共47例受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7(14~71)岁。移植术后发生肝细胞肝癌28例(59.6%),恶性黑色素瘤11例(23.4%),非小细胞肺癌3例(6.4%),结直肠癌、胆管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咽下鳞状细胞癌及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各1例(2.1%)。单用PD-1单抗治疗者42例,其中单用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者23例,单用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者11例,单用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者3例,单用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者5例;单用CTLA-4单抗治疗者3例,均采用依匹木单抗(Ipilimumab)3例;采用Pembrolizumab+Ipilimumab联合方案治疗者2例。随访时间为37.9(20.5~84.7)个月。ICIs治疗的总体缓解率为29.8%(14/47),疾病进展率为68.1%(32/47);有31.9%(15/47)的受者发生了排斥反应,病死率为61.7%(29/47),中位生存时间为6.5(0.3~48.0)个月。结论目前肝移植术后出现恶性肿瘤受者使用ICIs治疗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此类受者应慎重考虑ICIs治疗。

  • 标签: 肝移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以免疫检查点抑制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肝癌肝移植受者特殊的免疫抑制状态和潜在的排斥反应风险导致这部分群体的免疫治疗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通过预测排斥反应发生风险、优化免疫抑制方案、有效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和探寻最佳免疫检查点抑制,肝癌肝移植受者将有望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 标签: 肝移植 肝癌 排斥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在大多数上皮来源恶性肿瘤中高表达,FAP抑制(FAPIs)已用于肿瘤治疗。以FAP为靶点,可开发一类新的肿瘤显像及治疗放射性药物,FAPIs作为肿瘤显像及治疗的载体已被用于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该文对FAPIs在核医学显像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拮抗剂和抑制剂 膜蛋白质类 成纤维细胞 发展趋势
  • 简介: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治疗2型糖尿病可升高人体内肠促胰岛素水平,降低空腹和餐后葡萄糖浓度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时,DPP-4抑制不会增加患者体重,患者出现低血糖风险低。目前,此类药物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证据也越来越多,由此对其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DPP-4抑制剂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 糖化血红蛋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碳酸酐酶抑制联合美开朗在青光眼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收治的 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20例、观察组 2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5.00%;对照组患总有效率为 75.00%,数据差异显著( 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对照组中有 2例患者出现发痒感,于 3h内消失,未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结论:将派立明联合美开朗应用到青光眼患者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青光眼 碳酸酐酶抑制剂 美开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通气患者在使用不同疗程的质子泵抑制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时,对应激性溃疡出血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进行比较,从而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给药的剂量和频次均相同(80mg/次,Bid)的情况下,依据泮托拉唑的使用疗程,将我院ICU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A组(3天)、B组(7天)、C组(14天)3个组,分析比较各组应激性溃疡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C组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A、B两组低,但三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B、C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3天的疗程较B、C两组更为合理。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质子泵抑制剂 不同疗程 机械通气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抑制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磷酸二酯酶抑制的药物作用及严重和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应用。结果磷酸二酯酶抑制长期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加剧疾病的进展和激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磷酸二酯酶抑制应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尤其是心脏手术后。

  • 标签: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药物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用于冠心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常规治疗中加用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BNP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BNP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冠心病患者施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依那普利,其治疗效果更好,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其生活质量,具有很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对肿瘤增殖、侵袭和转移分子机制探索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逐渐成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新型治疗手段。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靶向治疗可以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等协同免疫治疗,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目前,探索两者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联合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血管生成抑制、表观遗传修饰抑制等,疗效得到初步肯定。笔者就免疫检查点抑制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5%。目前以细胞毒性为基础的化学疗法带来的疗效已趋于稳定,而针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CD1,也称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CD1LG1,也称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被发现在统计学上可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已经成为晚期NSCLC主要的免疫疗法,改变了晚期肿瘤的治疗模式。本文将针对晚期NSCLC中IC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晚期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缩抑制对于先兆早产的诊疗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通过选自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疗的90例先兆早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号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5例)。使用利托君宫缩抑制的患者为观察组,使用硫酸镁宫缩抑制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诊疗方法均经过本人及其家属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均对两组患者施以优质诊疗护理服务。结果:通过不同宫缩抑制,观察组的诊疗成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胎儿的保护成功率以及延长妊娠时间,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相较,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利托君以及硫酸镁不同的宫缩抑制对先兆早产进行诊疗,相较得知硫酸镁的诊疗抑制成效更为显著。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施以全方位的护理,更有助于提升对先兆早产的保护率,延长妊娠的时间,提高胎儿的存活率,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宫缩抑制剂 先兆早产 诊疗成效
  • 简介:β—内酰胺抗生素由于其耐药株可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其β—内酰胺环而失去抗菌作用。过去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研究是通过改变其化学结构以阻碍细菌产生的酶的降解,从而达到提高抗菌活性的作用,目前用β—内酰胺酶抑制抑制β—内酰胺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 标签: 内酰胺酶 酶抑制剂 抗菌作用 头孢哌酮 抗菌活性 头孢唑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质子泵抑制的用药情况及合理使用相关问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4年至2016年这一段期间的100份归档病历作为研究对象,找出其中使用质子泵抑制的病历,回顾质子泵抑制的用药情况,分析其中不合理使用的病历,总结质子泵抑制的用法用量、适应证、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100份归档病历中,使用质子泵抑制的共有42份,质子泵抑制使用率为42.0%。42份使用质子泵抑制的病历中,合理使用的病历共有23份,合理使用率为54.8%;不合理使用的病历共有19份,不合理使用率为45.2%。不合理使用的19份病历中,10份不合理之处在于药物配伍不合理而影响了药物吸收,约占总数的52.6%;3份不合理之处在于联合用药不合理而使得不良反应增加,约占总数的15.8%;其余不合理之处在于药物配伍不合理而影响了药物代谢、对特殊患者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及疗程不合理、药物剂型选择不当、对同类药物重复使用等。结论我院的质子泵抑制使用率较高,但在质子泵抑制使用过程中,尚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的现象,未来应继续加强用药管理,改进剂型选择、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方式,以尽量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保证质子泵抑制使用的合理性。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药物配伍 联合用药 用药分析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质子泵抑制疗法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的患者9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质子泵抑制使用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91%,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质子泵抑制在临床的治疗效果显著,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胃溃疡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