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生产的产妇54例作为对照组,对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另外选取在我院进行生产的产妇54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的病人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综合康复护理,对2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此次实验得出,观察组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子宫入盆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泌乳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产妇进行护理,不仅能缩短产妇的康复时间还能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产妇产后康复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康复护士有别于其他临床科室护士,在康复护理中担任多种角色的功能,不仅要配合医师、治疗师使病、伤、残者已出现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更要协同医师、治疗师一起共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其更完善地康复,能适应社会和回归家庭。康复护士在康复治疗中实施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康复护士 心理护理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62-02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背和社会背景,神经系统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每天均常规给予神经内科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和情感障碍的护理干预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定,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4周、8周的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8周神经系统缺损评定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内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中医康复护理。治疗周期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并进行CSS评分及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CSS评分及ADL评分治疗后均比对照组患者有更大幅度的改善(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中医康复护理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中显著的效果,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减少患者发生肢体偏瘫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神经内科 脑卒中 护理效果
  • 作者: 钟梅李娜胡兆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大众医学》 2018年第112期
  • 机构: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钟梅李娜胡兆君目的:探讨康复专科小组模式在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使早期康复护理前伸到各临床科室,2017年1月,康复专科小组组建,由康复科护士长任组长,选拔小组成员,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人员培训。后续到各临床科室督查,指导有序开展早期康复护理。通过统计分析康复专科小组成立前后转入康复科的脑卒中患者各58例,比较偏瘫肢体并发症的发生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康复专科小组成立后转入的患者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足下垂等发生例数明显减少,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康复专科小组的培训,使相关临床科室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偏瘫肢体功能的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分别为(81.7±7.3)分、(62.2±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 2018年 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46例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后,其疼痛缓解的总体有效率和病人的总体满意率分别为 95.65%、 91.30%,高于对照组病人的 78.26%、 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骨折病人术后的疼痛,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折 快速康复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7.6~2018.6我院收治的156例脑出血合并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受试者护理满意度、体力恢复总体效率以及SF-36的各项分数明显更好,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偏瘫患者来讲,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效果。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善病患自理情况以及生活品质,同时也可积极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脑出血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脑出血康复治疗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估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得分(58.79±6.23)分高于对照组(51.72±6.35)分,P<0.05;结论使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优化常规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出血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NIHSS及AD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在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IHSS及ADL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神经功能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评分为(7.25±2.64),对照组接受护理干预后评分为(14.18±3.54),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康复的水平,且有效地降低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和死亡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四年间进行胃肠手术的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并按照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组术中不留胃肠减压管,术后施行早期恢复进食的快速康复护理,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并发症比对照组少。结论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给胃肠手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胃肠术患者 快速康复护理 临床应用 探析
  • 简介:摘要我院康复科为发生内脑卒中、老年痴呆、高血压、胸腰椎骨折截瘫、偏瘫等疾病急性后期病情相对稳定的住院患者自主设计了一套名为脑动力康复的游戏,通过此游戏,患者的自信心得到了有效的增强。此游戏旨在发展和维护社会关系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最终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或部分自理的目的。

  • 标签: 老年康复 脑动力康复游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2例初产妇,收集时间是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分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纳产后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泌乳始动时间、抑郁、焦虑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抑郁、焦虑评分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与对照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观察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产后康复护理干预 初产妇 康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抽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 6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分别 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联合功能锻炼应用于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其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还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促使护患关系更加的和谐。

  • 标签: 骨折患者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对手深度烧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烧伤外科住院治疗的手深度烧伤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按专科疾病治疗原则给予局部和全身治疗,积极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制定系统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康复锻炼(创面护理、瘢痕挛缩、体位摆放、手关节活动训练)和心理护理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制定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利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干预 手深度烧伤 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康复患者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康复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康复住院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康复组患者在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分析精神康复患者安全的隐患。结果调查安全隐患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安全意识不足、病房的环境等问题;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95%高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康复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的质量,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康复 安全隐患 康复护理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