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治疗成人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成人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血小板生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15.79%)对照组(18.4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成人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治疗效果良好,血小板升高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风险极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血清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6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100例临床疑似为新生儿感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测定PCT、IL-6、hs-CRP等指标,分析检测的结果,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而非细菌感染组的IL-6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其他指标未见有显著差异性(P>0.05);细菌感染组各项指标对比非细菌感染组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具统计学的意义(P<0.01)。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上,血清PCT检测显著最高,其次为IL-6、Hs-CRP,以WBC计数检测结果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最低。结论血清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6的测定可作为对新生儿的细菌感染性肺炎以及病毒性肺炎进行辅助鉴别的指标。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抗生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感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奇偶数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试验组则在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指导下开展抗生治疗,对比分析组间临床效果。结果 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抗生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数据有统计差异性(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抗生使用率较对照组低,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在进行急救中应用抗生治疗可缓解症状,同时采用PCT、CRP进行监测,减少抗生滥用现象,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PCT CRP 呼吸系统感染 抗生素 合理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6(IL-6)在老年病人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为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55例,对照组55例为健康者,共110例。为上述观察对象开展PCT、hs-CRP和白细胞介6检测,对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老年病人肺部感染检出率进行比较。此外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PCT水平、hs-CRP水平和白细胞介6水平。结果:联合检测的老年病人肺部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水平以及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hs-CRP和白细胞介6在老年病人肺部感染中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肺部感染 PCT hs-CRP 白细胞介素6  老年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6检测的诊断效果。方法:从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期间精诚博爱医院综合内科收治的肺炎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将细菌性肺炎患者纳入实验组,共30例,将非细菌性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共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PCT、CRP和IL-6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和治疗14天后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经检验,实验组患者的PCT、CRP和IL-6阳性检出率高度于对照组,治疗14天后,实验组患者的PCT、CRP和IL-6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6的检测结果可作为细菌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指标,为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监护应用于替加环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对减少低纤维蛋白血症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替加环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则开展药学监护管理,将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用药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升,患者低纤维蛋白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行替加环治疗期间开展药学监护管理,可进一步提高用药管理质量和患者的遵医用药行为,最大限度减少低纤维蛋白血症发生,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 标签: 替加环素 多重耐药菌感染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药学监护 效果分析
  • 简介: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但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苏州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痕迹。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淡如微风,少有的清雅和回味。

  • 标签: 凤凰古城 苏州刺绣 银饰 青花瓷
  • 简介:,多美好的一个字。犹如挂在天边的明月,拥有着世间最纯然的宁静。字典里,就是白。据说,历史上很多书画作品,以及清代顾、湘、苏、粤四大名绣都是以白色生绢为依托创造出来的。试想,在洁净的白绢上写字作画,与在纸上涂抹肯定是不一样的。白绢黑字,写不好这块绢就废掉了,因此,提笔时一定更为慎重和珍惜。如今,科技发达到已经能用电脑作画了。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韦达普口服液(Ca)、韦达普维生D维生K软胶囊(D3-K2)和韦达普多种维生口服液(VB-VC)联合服用促进儿童身高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地区三甲医院2022年2月至3月于医院就诊的学龄前(3~6)儿童为研究对象72例,随机分为Ca+VB-VC+D3-K2组、Ca+D3-K2组、Ca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相应的安慰剂;Ca组给与韦达普口服液;Ca+D3-K2给与达普口服液+韦达普维生D维生K软胶囊;Ca+VB-VC+D3-K2组给与达普口服液+韦达普维生D维生K软胶囊+韦达普多种维生口服液。均持续服用4个月。比较各组儿童父母的年龄、身高及儿童身高,每隔1个月对各组儿童进行一次膳食调查和身高测量,并分别于研究前、后测量一次骨龄,计算骨龄增长值。结果:各组的父母年龄、身高和儿童年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儿童在第1、2、3、4个月末的蛋白质摄入和总能量摄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月末时,Ca+VB-VC+D3-K2组儿童身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韦达普钙口服液 韦达普维生素D维生素K软胶囊 韦达普多种维生素口服液 学龄前儿童 身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腹透液和碳酸治疗腹透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腹透治疗、发生皮肤瘙痒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予以观察1组低腹透液治疗,予以观察2组患者碳酸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PTH水平、血磷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2组治疗后的PTH水平、血磷水平均较观察1组低(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观察1组高(P<0.05)。结论碳酸治疗腹透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优于低腹透液,更具临床推广应用优势。

  • 标签: 腹膜透析 皮肤瘙痒 低钙腹透液 碳酸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将α-半水硫酸(α-CSH)、磷酸八(OCP)与RGD多肽(RGD)复合,探究该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材料浸提液备用并作为实验组,α-CSH组、α-CSH/OCP组、α-CSH/OCP/RGD组。CCK-8实验将材料浸提液与前期实验保存的第3代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以完全培养液、0.64%苯酚溶液作为阴性及阳性对照,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状态,评估材料的细胞毒性。急性毒性实验:将材料浸提液注入购自武汉万千佳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MK小鼠(6个月龄,18~22 g)腹腔内,以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通过观察小鼠的生物学行为及死亡情况评估材料的急性毒性作用。皮内刺激实验将材料浸提液注入新西兰大白兔(3个月龄,2.0~2.5 kg)背部脊柱两侧皮肤,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通过观察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的情况评估材料的皮内刺激反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CCK-8实验中α-CSH组1、3、5、7 d时BMSCs的相对增殖率(RGR)分别为85.87%、91.49%、91.30%、91.20%;α-CSH/OCP组分别为86.99%、92.53%、94.11%、89.98%;α-CSH/OCP/RGD组分别为91.45%、97.40%、97.66%、95.10%,3种材料浸提液共培养的BMSCs的RGR均>80%,按照细胞毒性分级其为0~1级,说明材料无细胞毒性。急性毒性实验中各组实验小鼠术后一般情况、行为活动、神经反应方面均未见异常,说明材料无急性毒性作用。皮内刺激实验中α-CSH组、α-CSH/OCP组、α-CSH/OCP/RGD组材料的发刺激指数(PII)分别为0.125、0.250、0,均在0.0~0.4范围内,其反应类型为极轻微型。结论α-CSH/OCP/RGD多肽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标签: α-半水硫酸钙/磷酸八钙/RGD多肽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透析液在血液透析滤过中对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A组患者血清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磷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血清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C组治疗后血清治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指标,A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治疗前下降,C组较治疗前升高;血清磷指标三组均较治疗前降低,A组最为显著;甲状旁腺激素三组均较治疗前下降,甲状旁腺激素下降幅度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低透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转移性钙化及高负荷,调节血清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 标签: 钙浓度透析液 血液透析滤过 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00例)和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比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更好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钙 阿托伐他汀钙 冠心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通量低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磷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5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25例,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和高通量低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磷代谢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磷代谢指标(血清、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肾功能指标(BUN、SCr、β2-MG)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高通量低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磷代谢和肾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高通量低钙血液透析 尿毒症 钙磷代谢 肾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降钙素和降钙素清除率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11月至 2016年 11月收治的 50例脓毒症患者,给予患者降钙素检测和 APACHEⅡ评分, SOFA评分,计算每日降钙素清除率。按照患者 1个月生存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结果:死亡组和生存组在第 1d和第 3d降钙素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05;在第 5d之后死亡组降钙素显著高于生存组, P< 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降钙素清除率,生存组各日降钙素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 P< 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患者中降钙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不能将降钙素绝对值作为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指标。降钙素清除率是评价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清除率 脓毒症诊断 预后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内钉结合载抗生硫酸辅助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骨搬运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创伤病院下肢病区治疗并接受手术的11例胫骨骨感染清创后存在骨缺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32~67岁,平均年龄(48.5±14.1)岁;吸烟饮酒患者6例,合并内科基础疾病9例,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受伤原因:车祸伤8例,其他3例,包括高处坠落、摔倒、重物砸伤。最初损伤为开放性骨折2例。记录患者的骨缺损长度、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随访时监测硫酸吸收时间、骨搬运时间,外固定架带架时间及外固定架指数,末次随访采用Paley评分评价骨缺损愈合分级及邻近关节功能。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1例患者骨感染均得到控制,未见复发。随访时间平均为23.2个月,骨缺损平均长度为(8.1±1.6) cm,硫酸吸收时间平均为(6.6±2.6)个月,骨搬运时间平均为(11.4±2.8)周,外固定架带架时间平均为(4.7±1.2)个月,外固定架指数平均为(0.58±0.07)月/厘米,下地负重时间平均为(6.1±1.4)个月。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36.4%。骨愈合方面优良率为90.9%,临近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100%。结论同期髓内钉结合硫酸人工骨辅助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的骨搬运技术可以减少外固定架的固定时间,有效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允许患者更早负重及恢复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胫骨 感染 硫酸钙 骨缺损 Ilizarov骨搬运 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骨源性激素骨和脂质运转载蛋白2(LCN2)水平变化,及其在肢端肥大症糖代谢异常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50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术后患者41例),同期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匹配的正常对照者30名。分析骨及LCN2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肢端肥大症患者骨源性激素与糖代谢指标相关性,以及胰岛抵抗及胰岛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者相比,肢端肥大症患者骨水平明显升高[(55.45±34.02对19.46±6.69)ng/ml, P<0.01],LCN2水平显著下降[(34.15±9.95对57.50±29.75)ng/ml, P<0.0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增加(P<0.01),而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葡萄糖耐量试验0~120 min的胰岛曲线下面积(AUCINS)无明显变化(均P>0.05)。手术治疗后,随着血清生长激素(GH)及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下降,术后骨水平显著下降[24.79(18.39,32.59)对43.51(26.73,65.66)ng/ml, P<0.01],LCN2显著升高[(45.15±15.33对37.03±9.73)ng/ml, 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肌肉含量与血清LCN2呈独立正相关(β=0.44, P=0.015),血清IGF-1水平与骨呈独立正相关(β=0.512, P<0.01)。骨是HOMA-β独立影响因素(β=0.519, P=0.004)。LCN2(β=-0.398, P=0.017)和骨(β=0.553, P=0.001)是AUCINS的独立影响因素,GH(β=0.294, P=0.029)和IGF-1(β=0.428, P=0.002)是HOMA-I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骨源性激素骨水平升高而LCN2水平下降,术后伴随生长激素水平下降上述异常一定程度恢复。血清骨及LCN2水平与肢端肥大症患者胰岛功能变化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肢端肥大症中骨骼参与糖代谢调控增添新的证据。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钙素 脂质运转载蛋白2 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福善美联合仙灵骨葆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同时调查患者骨、降钙素、骨密度水平。方法:抽选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年4月间 68 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患者,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干预组采用福善美联合仙灵骨葆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予以钙片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 97. 1%、 79. 4%,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 < 0. 05。干预组患者骨密度 T 分数为( -2. 09± 0. 54)分, 骨为( 28. 6± 11. 2)ng·ml-1,

  • 标签: 福善美 仙灵骨葆 绝经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皮下瘀斑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5月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使用普通1ml注射器组,观察组使用无菌胰岛1ml注射器组。两组治疗均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I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续用3~5d,观察两组皮下瘀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引起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无菌胰岛1ml注射器腹壁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可以有效降低皮下瘀斑的发生率并缩小瘀斑面积。

  • 标签: 无菌胰岛素1ml注射器 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钙 减少皮下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