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19世纪60年代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官员在内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直面那个曾经只是“道听途说”的西方世界。西方先进的科技给他们以强烈的冲击,一部分人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了认知体系以及思想世界开始发生变化。

  • 标签: 王韬 中国士人 西方认知 思想世界
  • 简介:本文以元杂剧和明代小说中的陈州粜米故事为例,探讨了元明文学中包公的形象和故事的转变及由此所反映出的民间对法律的认知。通过分析"金牌"这一代表包公形象的重要道具和不同时期作品中诉讼程序的变化,指出:在包公故事中,文学虚构与制度现实息息相关;在元明时期,人们对法的诉求其实是对权力的诉求;而在民间的法律认知中,程序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法律认知 陈州粜米 明代小说 元明 文学叙事 元杂剧
  • 简介:博物馆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是相互联动、互为因果的关系,观众需求是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民族博物馆因其自身的“民族性”特征,在展览形式与观众认知关系方面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在形式设计方面应考虑观众的感觉与认知系统,观众的自然特征差异、参观心理与行为特征会影响展览形式与内容设计,观众构成、参观目的与时代变化也会促使展览形式产生新变。本文以裕固族博物馆的布展为例,就此问题做一些探讨。

  • 标签: 民族博物馆 展览形式 观众认知
  • 简介:本文基于典型民族地区调查,分析居民对民族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感知和满意度。研究发现,多数居民对现行民族政策了解程度不深,但民族聚居区居民对民族政策关注度较高;民族政策制定过程感知总体积极,接受性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障碍;民族政策执行以行政手段为主,政策执行公平公正和程序合理性有待提升;民族政策评估的必要性和结论可信度评价较高,评估方式方法有待完善;民族政策监督效果总体较为积极,但监督的程序和力度仍需改进。多数居民对各类民族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比较高。样本特征、政策总体感知、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督等类型变量对居民民族政策满意度影响显著,而政策制定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 标签: 生命周期 民族政策 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作为现代伊朗的前身以及欧亚大路上重要的节点国家,波斯在近代中国知识界受到长期且广泛的关注,尤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样一个转折的历史阶段,中国近代的波斯认知伴随着中国对自身的认知逐渐生成,并经历了特征鲜明的三个阶段。本文聚焦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国内报刊对波斯的记述,分析中国波斯观念的形成过程如何与当时中国的国内环境与关注议题相契合,从而看中国人如何不断探索属于近代中国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

  • 标签: 中国 波斯 报刊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