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手术时机以及骨折复位情况与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3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7.2±3.5)个月,68例患者中骨折愈合65例,愈合率为95.6%;术后对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3%;移位骨折组和未移位骨折组患者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坏死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解剖复位组和解剖复位组患者骨折不愈合率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对股骨颈骨折方面临床效果较佳,骨折移位和骨折复位情况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因此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尽量进行解剖复位以便降低术后股骨头坏死率和骨折不愈合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 骨折移位 解剖复位 微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微创技术,运用双枚空心拉力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1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后早期行CPM机被动功能锻炼及主动股四头肌静力收缩锻炼。结果术后15例皆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其中,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3.33%,无一例出现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微创技术具有对机体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微创手术 髌骨 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在电子设备中,连接器是不可或缺的零件,其结构和形式也有很多种类。为了保证连接器中不可视螺钉的安装的状态,需要找到有效的检测的方式和路径,找到其中的问题并设置检测工具,从而给检验问题带来有效的解决方式。在实际中,辅助检测工具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检验的效率和水平,保证检验效果的提高。

  • 标签: 连接器 不可视 螺钉 检测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螺钉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断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在手部骨折治疗中,分析微型钢板螺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双号分发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手部骨折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之后给予两组患者两种治疗方式,将基础治疗方法施以对照组(n=35),将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施以试验组(n=35),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经两种方式治疗后的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结果:通过分析各组患者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可知: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提升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应对其实施微型钢板螺钉治疗,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临床疗效 手指骨折 微型钢板螺钉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动态锁定螺钉固定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9月本院7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螺钉固定)与观察组(动态锁定螺钉固定),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关节稳定性、疼痛、关节活动度、行走能力、伸膝、Rasmussen总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动态锁定螺钉固定 普通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锁定螺钉固定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从2020年3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动态锁定螺钉固定,二组采用普通锁定螺钉,比较两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一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有很大不同,能够明显看出一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锁定螺钉固定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突出,生活质量佳,手术指标理想,为可行的治疗方式,值得广泛利用。

  • 标签: 动态锁定螺钉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经骶2骶骨翼髂骨(S2-alar-iliac,S2AI)螺钉与骶1螺钉连接固定(S2AI screw and S1 screw fixation,S2AI-S1)与传统骶髂螺钉治疗DenisⅡ区骶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对1名骨性结构正常的男性志愿者的腰椎及骨盆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采用ANSYS 17.0软件构建右侧DenisⅡ区骶骨骨折及耻骨联合损伤的有限元模型。骨盆前环统一采用五孔钢板固定,骨盆后环分别采用:骶髂螺钉,S1节段半螺纹空心钉;S2AI-S1;经骶2骶骨翼髂骨螺钉与对侧骶1螺钉连接固定(S2AI screw and contralateral S1 screw fixation,S2AI-CS1)。通过约束双侧髋臼软骨并在L4椎体上方施加500 N垂直应力,比较上述三种固定模型骶骨最大位移、最大von Mises应力和垂直刚度。结果在垂直方向和前后方向上骶骨最大位移方面,S2AI-S1模型均最小,分别为1.40 mm、1.40 mm,而S2AI-CS1模型均最大,分别为1.60 mm、1.56 mm;在水平方向上骶骨最大位移方面,S2AI-S1模型最小(0.19 mm),而骶髂螺钉固定模型最大(0.37mm);在内固定最大von Mises应力方面,骶髂螺钉模型的应力最大(216.02 MPa),而S2AI-S1模型应力最小(39.82 MPa);在螺钉周围骨最大von Mises应力方面,骶髂螺钉模型应力最大(39.68 MPa)而S2AI-S1模型应力最小(31.56 MPa);在S1椎体上表面中心点垂直位移方面,骶髂螺钉、S2AI-S1及S2AI-CS1组分别为0.83 mm、0.73 mm及0.93 mm。以S1椎体上表面中心点垂直位移预测三组模型垂直刚度从大到小依次为S2AI-S1、骶髂螺钉及S2AI-CS1。结论S2AI-S1在三维有限元分析中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作为骶骨骨折治疗的一种新型内固定方式。

  • 标签: 骶骨 骨折固定术,内 有限元分析 对比研究 骨螺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48例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χ2=9.9823,P=0.0096),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低于对照组(χ2=6.2341,P=0.0024)。结论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老年骨质疏松腰椎退变性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防旋螺钉与3枚空心钉(CCS)固定治疗伴后侧壁碎裂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骨科收治的109例合并后侧壁碎裂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CCS组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为48.5(40.0,55.3)岁,采用3枚CCS固定治疗。DHS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为47.0(38.0,53.0)岁;采用DHS+防旋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肢负重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CCS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3.0(2.9,4.5)cm]、手术时间[90.0(73.8,125.0)min]显著短于DHS组患者[10.0(9.0,12.0)cm、135.0(110.0,165.0)min],术中出血量[40.0(10.0,100.0)mL]显著少于DHS组患者[200.0(150.0,300.0)mL],患肢部分、完全负重时间[12.0(12.0,13.0)、24.0(21.0,25.0)周]显著长于DHS组患者[11.0(10.0,12.0)、19.0(18.0,20.0)周],围手术期疼痛VAS评分[2.0(2.0,3.0)分]显著低于DHS组患者[5.0(4.0,6.0)分],但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56.9%(33/58)]显著高于DHS组患者[33.3%(17/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与CCS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94.1%(48/51)、91.4%(53/5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DHS+防旋螺钉与3枚CCS内固定治疗伴后侧壁碎裂的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均良好,但是后期随访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与后者比较,前者可缩短患肢负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创伤较大。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后侧壁碎裂
  • 简介:摘要本文对沙溪航电枢纽1F9块导叶外端轴密封压板螺栓断裂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沙溪航电枢纽在处理过程中就如何快速处理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说明,供同行参考。

  • 标签: 摩擦环 导叶 螺栓 密封压板 修复
  • 简介:男,60岁,脑积水术后10年,意识不清3日入院。入院行头部CT检查示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张,并可见脑室端分流管位于脑室内。查体:浅昏迷状态,颈项强直,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压迫分流泵数下,患者无明显好转,沿皮下未触及腹腔端分流管。行胸腹透视见腹腔端分流管完全位于腹腔内。急诊在全麻插管下行腹腔端分流管复位术,从腹腔取出分流管后见泵端不齐,为断裂所致,寻找并取出泵后,取下断端分流管后再接上新的腹腔分流管,沿皮下置入腹腔。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分流管断裂 脑积水
  • 简介:摘要隧道穿越断裂破碎带时,涌水和突水突泥是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以穿越梅家店断裂的某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大范围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现场抽水试验、音频大地电磁法和钻孔综合测井等多种手段,基本查明了断裂破碎带的导水性和富水性;为涌水和突水突泥的预测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 标签: 隧道 断裂 导水性 富水性
  • 简介: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柯坪断隆由多排逆冲岩席所组成,逆冲岩席之间并非简单的平行排列。柯坪断隆中部萨尔干断裂呈右行走滑产出,活跃至今,其东西两侧逆冲岩席并非一一对应。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观察,依据区域地质调查成果、Worldview2遥感影像解译及前人资料,以柯坪断隆中部萨尔干断裂为研究对象,开展断裂构造特征和断裂带内侵入岩地质特征研究,分析萨尔干断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提出萨尔干断裂发育先于区内逆冲推覆,并以萨尔干断裂为界将柯坪逆冲岩席分为东部逆冲推覆体系与西部逆冲推覆体系。西部逆冲推覆体系由于受到巴楚隆起阻挡较东部逆冲推覆体系大,使柯坪逆冲岩席空间上出现不对应,进而初步解释柯坪断隆现今构造格局。

  • 标签: 塔里木盆地 柯坪断隆 逆冲岩席 萨尔干断裂 构造格局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活的越来越好,人们对音乐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很多人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一个耳机用了没多久就坏了,发现主要是耳机线材和塑胶件连接处的线材断了。本文主要讲解耳机线材防断裂处的结构设计,通过机构的设计,避免此问题的发生,可以大大加长用户使用耳机的时间,从而也可以增加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 标签: 耳机线材 结构设计 线材出口 SR 铜扣
  • 简介:马克思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继承和光大者。从“博士论文”时期到晚年,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到科学社会主义,从批判武器、研究方法甚至表述的语言都简洁严整、一以贯之,“断裂”的马克思并不存在。

  • 标签: 马克思 伊壁鸠鲁 人的本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病例:男性,63岁。因左肘部跌伤肿痛7小时于1998年3月29日就诊。患者于7小时前从约4米高处跌下,左手掌着地,即感左肘部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后逐渐肿胀,送当地医院治疗。经拍片示“左肘关节后税位”,行手术复位未能成功,且肿胀明显加重,并感左手多指麻木,遂转入我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左上肢明显肿胀,满布张力性水泡,左肘关节呈靴状畸形,弹性固定于肘关节屈曲20°位,左桡、尺动脉搏动均未能触及,左手各指痛,触觉存在。因患者当时身穿长袖上衣,衣袖卷至上臂上段,对上臂形成严重压迫,当地医务人员未能注意。剪开衣袖后动脉搏动仍未恢复。入院后急诊在臂从麻醉下行手法复位,脱位整复后动脉搏动仍不能触及、遂行血管探查,手术取左肘前“S”型切口,术中发现左肱动脉于肘关节间上4cm处完全断裂,左肘前侧关节囊严重受损,正中神经外观正常。手术端─端吻合肱动脉。因患肢肿胀严重,伤口未能Ⅰ期闭合,Ⅱ期缝合伤口,术后上肢石膏托固定。4后解除外固定,进行适当功能锻炼。术后3月随访,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活动正常。

  • 标签: 肘关节后脱位 肱动脉断裂 肘关节功能 动脉搏动 侧支循环 肘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