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生殖细胞肿瘤(GCT)是一类多见于年轻人群的肿瘤,常发生于性腺部位(包括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病理类型多样,虽然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如AFP、β-hCG、乳酸脱氢酶(LDH)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缺乏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GCT及其晚期耐药患者还需要更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多种微小RNA(miRNA)在不同类型GCT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中miR-371a-3p在GCT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随访监测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段,有望成为新型肿瘤标志物。本文就miRNA在性腺GCT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据RoybalKT2016年10月3日[Cell,2016,167(2):419-432.]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构建出能够精确地确定患病细胞在体内任何位置和执行一系列可定制反应(customizableresponses)的人免疫细胞,包括将药物或其他治疗运载物直接运送到肿瘤或其他不健康的组织中。在小鼠体内开展的实验中,这些被称作synNotch(syntheticNotch)T细胞的免疫细胞高效地靶向肿瘤,释放一种特定的人抗体药物,从而根除癌症,而不会攻击正常的细胞

  • 标签: 靶向肿瘤 抗体药物 T细胞 人免疫细胞 美国加州大学 研究人员
  • 简介:<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67岁,因"尿频伴进行性排尿困难1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多次查体示前列腺增生,未处理;近2个月来,症状明显加重,伴排尿费力,尿线无力、分叉及变细,无明显尿急、尿痛及血尿等不适,未处理。以"前列腺增生症"入院。一般情况可,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糖尿病病史7年余,口服降糖药物控制可;余既往、个人史无异常。肛诊未

  • 标签: 基底细胞肿瘤 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增生症 免疫组化 排尿困难 交界性
  • 简介:摘要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α)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过表达,本文概述了该酶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 标签: CAFs,FAP-&alpha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石见穿提取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制备带有肝癌H22荷瘤小鼠为模型,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石见穿提取物高、中、低组,连续用药十天,末次用药次日,对比分析各组抑制肿瘤率,脾指数,胸腺指数,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a)含量,血骨皮内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石见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5.9%、50.8%、30.3%,与模型组相比P<0.05;石见穿低剂量组的体重较模型组有所增加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重量有微小下降,P>0.05;中、低剂量组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较模型组略有升高,P>0.05;石见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TNF-a、VEGF含量均有下降,P<0.05。结论石见穿提取物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组织中VEGF含量实现的。

  • 标签: 石见穿提取物 H22肿瘤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02-01
  • 简介:近年来研究发现,原发恶性脑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通过目前治疗来看,其预后很差。因此,研究脑肿瘤发生复发机制、改善患者的预后及延长其生存时间,是目前新的研究方向,也是国内外专家面临的重大难题:由于对脑肿瘤细胞来源及其发生机制的认识模糊,尽管在恶性脑肿瘤的发病机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相关试验研究,但是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果。

  • 标签: 脑肿瘤干细胞 CD133蛋白 神经巢蛋白 Sox-2蛋白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APC),近年来,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Dc生物学特征、Dc瘤疫苗分类、抗瘤机制、抗原负载或转染方法、优缺点及其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是异质性细胞群体,是肿瘤微环境中炎性细胞的主要成分。这些细胞在神经胶质瘤中部分源自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和循环单核细胞,并与神经胶质瘤的血管生成、免疫抑制、肿瘤进展和侵袭有关。文章综述了TAM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神经胶质瘤发展的潜在机制,为神经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巨噬细胞 免疫抑制法 肿瘤侵润
  • 简介:摘要自肿瘤细胞(CSC)学说的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肿瘤中存在肿瘤细胞肿瘤细胞肿瘤增殖、转移、复发及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结直肠癌中肿瘤细胞的发现为今后治愈结直肠癌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方法。近年来国外关于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来源、分选鉴定以及表面标记物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干细胞 研究进展 表面标记物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术后的复发与转移被认为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主因。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CTC)作为近年来肝癌研究热点,它能实时、无创的监测肝癌患者病情变化,并较好的评估肝癌术后预后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就循环肿瘤细胞在近年来肝癌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肝癌 循环肿瘤细胞 生物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指弥散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被认为是肿瘤血液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将近几年对CTCs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早期监测肿瘤复发、判断患者预后情况、评估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并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等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生物学特性 EMT CTM 干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讨论临床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变化规律,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均接受化疗治疗,对患者化疗后的肿瘤体积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搜集相关资料,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小细胞肺癌经过临床化疗后,在第1个周期结束后,患者的平均原发性病灶肿瘤体系将会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在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患者的病灶肿瘤体系,将有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需特别注意,与第1个周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采用化疗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变化的规律,可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促使患者获得较高的康复水平,降低临床痛苦。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肿瘤 体积变化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对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标签:
  • 简介:近期,干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得到了极大关注。目前的热点集中于研究和利用干细胞肿瘤靶向性,从而达到精确地释放药物或造影剂的目的。同纳米颗粒所实现的靶向性相比,干细胞能够进入肿瘤组织,并定植于该处,而纳米颗粒则会被恶性细胞所吞噬、内化。

  • 标签: 药物载体 干细胞 皮肤肿瘤 肿瘤靶向性 价值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不论是真菌还是人类,细胞融合是几乎所有生命体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基石。然而对于细胞融合的研究常常止步于此,其在现代分子肿瘤学领域并未引起广泛关注。肿瘤细胞通过与正常体细胞发生细胞融合,可以迅速获得比之亲本细胞更为恶性的表型,如加快增殖速度、提高侵袭或转移能力、产生耐药性等。相比于传统的基因突变理论,该机制更为高效而快速。即便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生融合的频率较低,鉴于肿瘤细胞数量庞大和恶性增殖的特性,细胞融合对于其表型多样化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就现代肿瘤学领域中细胞融合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细胞融合 肿瘤微环境 染色体 肿瘤干细胞
  • 简介:摘要人体各种组织都存在干细胞,肿瘤组织也存在肿瘤细胞,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组织认识也逐渐深入,目前认为肿瘤细胞能够引起恶性肿瘤早期转移、浸润、放化疗抵抗以及治疗后复发等现象,Oct-4(POU5F1)为POU同源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属于第V类POU蛋白,有学者认为Oct-4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可能会成为肿瘤的一个敏感性、特异性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现对于OCT-4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干细胞 肿瘤 OCT-4
  • 作者: 黄海建 钟定荣 鲁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8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100730(现在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100730(现在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029),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未定类树突细胞肿瘤(indeterminate dendritic cell tumor,IDC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特征。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3例)和福建省立医院(1例)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收集的4例IDCT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RAF V600E基因检测,并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30~52岁(平均年龄40岁)。病理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呈圆形、多角形,细胞核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瘤细胞呈片状、旋涡状,束状排列。瘤细胞可见核仁,核分裂象(1~3)个/10 HPF,间质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免疫表型:瘤细胞呈S-100蛋白(4/4)、CD1a(4/4)、CD68(4/4)、cyclin D1(3/3)阳性,Ki-67阳性指数5%~30%,CD207/Langerin、Ki-67、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CD21、HMB45、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肌动蛋白阴性。分子病理检测,4例均未见BRAF V600E基因突变。结论IDCT属于罕见的树突细胞肿瘤,形态学无特异性表现,诊断依赖于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必要时行电镜检查及分子病理学检测。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诊断,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