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后子宫与前腹壁粘连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处理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一年左右因小腹部不适、隐痛、腹部牵拉痛的32例患者行经腹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及临床对照。结果32例患者,3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诊断相符。结论超声是诊断剖宫产后子宫与前腹壁粘连的首选检查。

  • 标签: 子宫与前腹膜粘连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可吸收防粘连液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取50只昆明小鼠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汇编》对其生物安全性评价,分别进行热原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遗传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植入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结果发现该材料无致热性,细胞毒性1级,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迟发型超敏反应,无遗传毒性,样品溶血率为3.2%,皮下植入后局部无异常生物学反应;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中显示试验组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钾和均低于对照组,肝脏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常规检查和体质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防粘连液生物安全性高,但是应用时需要定时检测肝功能,并及时进行保肝护肝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部门收治的70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子宫探针检查以及经阴道超声诊断方式,诊断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复杂性宫腔粘连检出率分析,乙组的检出率91.4%,甲组的检出率71.4%,乙组的检出率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满意率分析,满意率分别是91.4%和74.2%,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宫腔粘连患者给予经阴道超声诊断,效果明显,不存在异常现象,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宫腔粘连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肠梗阻导管对于粘连性肠梗阻作用。方法选择在2014年3月到2015年5月期间作者指导治疗的6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实施术前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胃肠减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排气时间为(21.5±1.7)h,住院时间为(5.2±0.5)d;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排气时间为(49.5±4.4)h,住院时间为(8.6±4.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肠梗阻导管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早期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术前肠梗阻导管 粘连性肠梗阻 排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小肠梗阻需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11年8月我院对4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时机判断及效果。结果本组治愈36例,占85.7%,好转5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及时鉴别是单纯性、绞窄性梗阻,合理掌握手术时机及采取最佳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小肠粘连肠梗阻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宫腔粘连临床研究文献,对宫腔粘连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治疗方法等作总结。结果提出宫腔粘连的病因为手术时胞宫、胞脉受损或邪气乘虚入侵与血搏结,瘀血内阻胞宫,进一步影响肾-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功能。病机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血瘀,治疗上以补肾化瘀、活血调经为主,中药内服外治。结论中医药在宫腔粘连的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有待拓宽思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宫腔粘连 中医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总结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患者60例的护理措施。结果无一例发生手术或护理并发症。月经改善者57例,粘连分离后再次粘连3例,临床成功率达95.0%(57/60)。结论详细地、全方位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宫腔粘连手术成功重要保证。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少量胸腔黏液跟胸膜粘连的普通放射征象进行了探究。方法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行胸部X线检查的少量胸腔积液跟胸膜粘连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放射性检查。结果在经过检查后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有肋膈角变钝以及腹腔内存在有少量积液等问题。结论通过普通放射征象对于少量胸腔积液跟胸膜粘连有着良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胸腔积液 胸膜粘连 普通放射征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时机、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总结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10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全组病例行开腹粘连松解或肠切除吻合手术的60例,1年内复发8例,复发率13.3%;行粘连松解后肠排列术24例,1年内无复发,发生1例术后肠瘘;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19例,1年内无复发,1例因肠管间广泛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把握需要外科医生在如实掌握并迅速分析患者的发病资料、病史、辅助检查等资料做出综合判断;常规开腹粘连松解或肠切除吻合术仍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肠排列术复发率较低,可作为广泛性复发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首选方法;作为新兴方法,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简单方便,但是要注意适应证和禁忌证。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原因,特点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人工流产后早期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经治疗后28例患者痊愈,9例好转。结论宫腔粘连重在预防,如已发生还需早诊断,早治疗,以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 标签: 人工流产 宫腔粘连 诊断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17.2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气囊扩张治疗宫颈粘连的临床效果较好,适于广泛推广。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气囊扩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无痛型人工流产技术的提升,以及青年女性对避孕、生殖相关知识的缺乏,人工流产概率逐年递增,导致人工流产致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年来人工流产致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人工流产致宫腔粘连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流产 宫腔粘连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粘连小肠梗阻手术的松解时机。 方法 选取 2014 年 2 月至 2016 年 2 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 100 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0 例患者中, 2 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于术后 3d 死亡,余下 98 例患者已治愈。对 100 例患者进行为期 1 ~ 3 年随访,仅有 3 例患者病情复发,且 3 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病情痊愈。 结论 在非手术治疗时应对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观察,并以影像学检查资料为依据,准确把握手术治疗时间,若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未得到缓解,则尽快为其开展手术治疗。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的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开腹肠粘连松懈术,观察组采取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肠鸣音听诊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听诊、复发率分别为(83.5±6.2)h、(13±2.8)d、(2.5±1.3)分、10.5%;对照组分别为(123.6±7.8)h、(20±3.8)d、(1.5±0.7)分、47.4%;观察组的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听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切口感染;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经抗炎治疗后治愈,顺利出院,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采取小肠部分切除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疗效确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再手术
  • 简介:我们采用肌腱周围滑膜组织包裹腱吻合口,以达到预防粘连的目的,共治疗23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23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45岁,最小9岁;左腕6例;右腕17例;22例病人为急诊外伤,1例为伤后半月2次手术。玻璃割伤20例,刀割伤3例。23例中,有3例腕掌侧结构全部断裂;11例仅尺侧腕屈肌腱、尺动脉尺神经正常,其余结构均断裂。5例掌长肌腱、桡侧屈腕肌腱、正中神经、桡动脉、拇长屈肌腕断裂,屈指浅深肌腱部分腱断裂;3例尺侧腕屈肌腱、尺动脉尺神经断裂,屈指深浅肌腱部分腱断裂;1例为伤后半月2次手术,仅示中环指浅腱断裂。

  • 标签: 腱损伤 屈肌腱 肌腱愈合机制 腱断裂 滑膜组织 吻合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