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人体自身抗体(包括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即AMA-M2;抗核抗体,即ANA)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N)是否能够正确鉴别并确诊患有原发性胆汁性的肝部硬化(即PBC)患者以及肝部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肝部疾病(即AIH)患者进行探讨分析,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借助免疫印迹法、间接荧光免疫法以及免疫比浊法三种方式分别检测患有PBC的患者10例、患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15例、患有自身免疫性肝部疾病15例、患有SLE的患者20例、患有SS的患者20例、患有的患者15例进行分析检测,并选择10例健康人进行对比,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抗AMA-M2抗体、ANA、IgG、IgA、Igm.结果组的患者各项指标阳性概率都和其他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另外,在体液免疫上,PBC组的患者IgG指标比起其他包括健康组在内的各组数值都有明显差异,P<0.05;IgA值均没有差异,IgM值比起其他组呈现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抗AMA-M2抗体可以比较有效地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PBC,它具有比较理想的特异性以及灵敏性,借助抗AMA-M2抗体以及ANA的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PBC,另外,检测免疫球蛋白对于也拥有比较理想的价值.关键词抗体;免疫球蛋白;原发性胆汁性肝脏硬化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9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整体病程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同时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明显,同时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小儿 早期静脉注射 人免疫球蛋白 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球蛋白结合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我院选取了时间段从2015年6月到2016年8月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结合磷酸肌酸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肌酶指标明显降低,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好。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结合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结合磷酸肌酸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selective immunoglobulin A deficiency,SIgAD)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特点,以增进对中国西部地区SIgAD的认识。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SIgAD成人患者4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G与IgM、补体(complement, C)3与C4、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绝对计数、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45例SIgAD患者中,20例(20/45,44%)出现了反复感染,其中13例(13/45,29%)为呼吸道感染。34例(34/45,76%)SIgAD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其中20例(20/45,44%)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34例(34/45,76%)患者IgG水平升高,34例(34/45,76%)患者IgM水平正常,22例(22/45,49%)患者补体C3降低、24例(24/45,53%)患者补体C4降低。合并AID与非合并AID的SIgAD患者比较,IgG、IgM、C3、C4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94±7.70)g/L比(19.84±7.63)g/L,(1.25±0.97) g/L比(1.15±0.77)g/L,(0.77±0.31) g/L比(0.84±0.18)g/L,(0.15±0.08)比(0.19±0.08)g/L,t/z值分别为-0.449、-0.295、0.670、1.155, P值均>0.05]。多数患者[77% (34/44)]WBC正常,15例(15/44,34%)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合并AID的SIgAD患者(26/31,84%)出现抗核抗体阳性。在45例SIgAD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33例,男女比为1∶2.75,男女患者IgG、IgM,补体C3、C4、ANA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102、-1.240、-1.023、0.991、1.822,P值均>0.05)。结论成人SIgAD患者常伴有AID,以SLE最为多见,患者常出现反复的感染。合并AID的SIgAD患者多数患者出现ANA阳性,免疫球蛋白IgG的升高,补体C3、C4降低。

  • 标签: 免疫球蛋白A缺乏 自身抗体 感染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14年2月~2015年11月7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乙组(41例)和甲组(38例)。甲组行常规治疗,乙组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患儿退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退时间、肺部症状消退时间、心肌酶谱复常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组总有效例数比甲组多,不良反应明显比甲组少,经X2检验显示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退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退时间、肺部症状消退时间、心肌酶谱复常时间跟甲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数据经t检验显示4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足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消退,且不增加副作用,安全性高。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原体感染患儿30例作为研究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健康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免疫比浊法检测,对比两组检验结果中血清IgM、IgG、IgA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血清IgM明显较对照组高,血清IgG水平、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测定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对检测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在今后广泛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比浊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几种和乙组,分别采用乙肝疫苗处理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处理,处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HBsAg阳性率分析,乙组的比例低,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研究中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处理后,能减少感染几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评估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9年01月~2020年09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肺炎的84例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纳入治疗组的患儿均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纳入对照组的患儿均采用常规疗法,对比两者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确诊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予以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腺肽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67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双盲分组分为A组35例用常规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B组32例用胸腺肽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加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对两组治疗后患者的28天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组35例,28天死亡率48.57%,MODS发生率发生率54.29%、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34.29%;B组32例28天死亡率25.00%,MODS发生率发生率34.38%、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62.50%,两组患者的28天死亡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腺肽、人免疫球蛋白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规范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胸腺肽联合人免疫球蛋白 感染性休克 MODS发生率 6小时动脉血乳酸清除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的表达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自2013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因慢阻肺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这80例患者按照病情分为A、B两组,A组(39例)处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B组(41例)患者处于慢阻肺稳定期,并采取同期健康患者40例作为C组,最终三组患者免疫球蛋白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A、B、C三组在IgA、IgG、CRP、ALB方面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患者在IgM方面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经组内比较发现CRP、ALB在A、B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FVC与FEV1与IgA、IgG、CRP、ALB存在相关性。结论慢阻肺肺功能改变与免疫球蛋白存在相关性,所以在对慢阻肺患者治疗时可以适当的补充免疫球蛋白,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慢阻肺 免疫球蛋白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HBVac)对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HBsAg阳性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观察组自孕28w开始注射HBIG联合HBVac进行治疗,对照组未进行免疫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抗-HBs阳性率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分别为10.00%、27.50%及57.50%,观察组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分别为2.50%、2.50%及85.00%,两组上述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HBVac)能够有效地预防乙肝母婴垂直传播,且安全性较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慢性乙肝 垂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联合维生素D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我院2019年2月—2021年7月收治的6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用密封信封抽选法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免疫球蛋白联合维生素D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6.88%)相比对照组的(78.13%)要高(P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毛细支气管炎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肝脏疾病诊断中乙肝表面抗原联合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就诊于2020年12月10日/2021年11月30日(开始/结束)96例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患者肝脏疾病不同分重型肝炎组(纳入重型肝炎患者32例)、乙型肝炎组(纳入乙型肝炎患者32例)、肝炎肝硬化组(纳入肝炎肝硬化患者32例),所用患者均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比对观察不同组别患者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重型肝炎组、乙型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HBsAg、C3、C4、IgG、IgM、IgA水平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肝脏疾病诊断中,采用乙肝表面抗原联合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价值较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 HBsAg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在输注红细胞前后IgG、IgM、IgA及C3、C4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已确诊的晚期肿瘤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非肿瘤患者进行过输血的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输血前、后血清IgG、IgM、IgA及C3、C4含量。结果 晚期肿瘤患者输血前的IgG、IgM、IgA水平与对照组的相比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红细胞输血 晚期肿瘤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会有免疫异常情况,对此分析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项研究于2019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6月。选用此时间段到笔者医院接受诊治M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样本数量共有50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症与重症患儿,观察不同病情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不同病情MP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重症患儿IgA表达水平低,IgM、IgG水平高,存在统计学差异(t=3.925、2.293、3.083,P<0.05)。结论:MP感染患儿通过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明确病情严重情况,能够为患儿后续诊治提供有利的诊疗数据,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患儿 免疫球蛋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厂家麦芽糖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产品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两个厂家麦芽糖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分别在25±2℃和5±3℃保存0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取样检测,进行质量可比性研究,研究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外观、可见异物检查、渗透压摩尔浓度、pH值、蛋白质含量、纯度、麦芽糖含量、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PKA)、无菌检查、热原检查等。结果:两个厂家麦芽糖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各项指标均合格,A、B厂家麦芽糖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产品在25±2℃和5±3℃放置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质量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B厂家生产的麦芽糖均可用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生产。

  • 标签: 麦芽糖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质量可比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指标、PC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应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炎性反应,缩短疾病的恢复时间。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 免疫球蛋白 老年肺炎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中选取60例,对3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分别进行阿司匹林单一治疗和阿司匹林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儿童川崎病,能快速减轻患儿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人免疫球蛋白 川崎病 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