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免疫球蛋白检验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乙型肝炎患者(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来我院后,为了进一步对患者确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可以进行辅助检查,如心肺功能、体温等。实验中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的免疫球蛋白M、A、G的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IgG、IgA、IgM水平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患者治疗后,23例好转,IgG水平为(14.92±2.65g/l)、IgA水平为(2.62±0.54g/l)、IgM水平为(2.37±0.73g/l)低于恶化者(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效果较好,能够反映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型肝炎患者 免疫球蛋白 检验效果
  • 简介:为了探讨大蒜素对蛋雏鸡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无病的蛋用雏鸡320羽,随机分成4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150,200mg/kg大蒜素。结果表明:试验2-4组雏鸡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雏鸡血清IgA和IgM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增加显著(P〈0.05);试验2-4组雏鸡血清Ig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加4.35%、8.52%和6.37%(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适量大蒜素具有提高雏鸡免疫机能的作用,其中以200mg/kg的添加量比较适宜。

  • 标签: 大蒜素 蛋雏鸡 日粮 生长性能 免疫球蛋白 免疫机能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检验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来该院诊治的患者,分析其入院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健康者是对照组,乙型肝炎患者是实验组,细致检查患者,有些患者不能确诊,要做辅助检查,如:心肺功能、体温等,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的免疫球蛋白M、A、G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IgG水平为(13.95±3.38)g/L、IgA水平为(2.95±1.44)g/L、IgM水平为(2.88±0.78)g/L高于对照组(IgG水平为(11.27±2.05)g/L、IgA水平为(1.84±0.72)g/L、IgM水平为(1.54±0.58)g/L(P〈0.05);23例治疗后好转,IgG水平为(14.92±2.65)g/L、IgA水平为(2.62±0.54)g/L、IgM水平为(2.37±0.73)g/L和恶化者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效果较好,能够准确的反应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型肝炎患者 免疫球蛋白 检验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在降低多发性硬化复发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即甲基强的龙冲击疗法,0.5-1.0g/d,连续使用5d,并根据病情维持或减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月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0.4g/(kg·d),每月用5d,连续应用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3、5、6个月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率。结果第1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相同,但第3、5、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应用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降低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率,并可以有效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其加强应用的时间越长复发率就越低,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硬化症 免疫球蛋白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值与40例健康者对比。同时结合病情变化,对改善患者以及恶化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各组检测值。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相比健康者要高,差异明显,P<0.05;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相比慢性乙肝患者更高,差异明显,P<0.05;改善患者的的IgG、IgA、IgM以及TBIL水平明显比恶化患者高,且PTA明显比恶化患者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能够通过检测值大小对肝细胞的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在患者肝功能的评估上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不同剂量人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患儿15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人免疫球蛋白0.5g(kg?d),0.8g(kg?d),1.0g(kg?d)用于治疗免疫性溶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时间及需换血人数比较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蓝光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需换血人数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相关检查指标比较显示治疗后三组患者在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较小剂量人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疗效确切。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抑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的红细胞,迅速控制新生儿溶血发展,减轻溶血,显著降低溶血光疗的时间及换血几率。小剂量免疫球蛋白疗效与大剂量一致,小剂量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并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 不同剂量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检测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0例,根据乙肝进展将患者分为重症乙型肝炎组,重度乙型肝炎组,中度乙型肝炎组及轻度乙型肝炎组,另取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IgA,IgG及IgM水平。结果治疗前四组乙型肝炎组患者IgA,IgG及IgM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且随着乙型肝炎病情的进展IgA,IgG及IgM水平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0例患者中98例患者好转,42例患者出现恶化,且好转患者各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恶化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反映乙型肝炎病情进展情况。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评估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120例手足口足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和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52/60)(P<0.05);此外,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2±0.5)d、皮疹平均消退时间(3.1±0.3)d、溃疡平均愈合时间(3.7±0.6)d、平均住院时间(5.5±1.1)d与对照组(3.6±0.7)d、(5.3.±0.6)d、(4.9±1.0)d、(6.8±1.3)d比较(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者采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其具有免疫调节和替代等双重效果,能够加速患者的退热,促进患者皮疹的消失和溃疡的愈合,加速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 儿童 手足口病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来本院健康体检人员30人,标记为对照组,选择2008年6月-2011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30例,慢性肝炎组30例,肝硬化组30例,分别分别空腹抽取四组受检者静脉血5ml,使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IgG、IgA、IgM进行测定。结果急性肝炎组的IgM值(2.7±1.2)g/L高于对照组的(1.3±0.4)g/L,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的IgG值(17.6±6.5)g/L高于对照组的(1.5±1.5)g/L,IgM值(2.4±1.3)g/L高于对照组的(1.3±0.4)g/L。肝硬化组的IgG值(20.4±6.3)g/L高于对照组的(1.5±1.5)g/L,IgM值(3.2±1.3)g/L高于对照组的(1.3±0.4)g/L,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肝炎 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注射HBIG及新生儿HBIG联合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妇在妊娠28、32、36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IU,新生儿出生后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加乙肝疫苗(10μg),出生后第4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IU,并自满月按照1、2、7的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5μg),出生后第8个月取静脉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检测100例婴儿仅2例HBsAg阳性,婴儿获得保护率97.8%,100例中有94例获得保护性抗体HBsAb,免疫成功率达94%结论联合免疫有助于减少母婴垂直传播,提高婴儿保护率和免疫成功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母婴垂直传播 联合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式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收治的HBsAg(+)产妇286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于肌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宫内感染情况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为6.99%,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为15.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3例患者中,90例可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出率为62.93%,对照组143例患者中,57例可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检出率为3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产妇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经足三里注射治疗,能够降低新生儿出现宫内感染的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注射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猪来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对食蟹猴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ATG倍比稀释与食蟹猴淋巴细胞孵育,流式检测细胞毒;ATG单纯给药组分为低剂量组(250mg/日)及高剂量组(750mg/日),分别连续给药5日,并于定期检测血常规以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20、CD4/CD8细胞的比例。结果ATG对食蟹猴淋巴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滴度为12时杀伤率为84.95%,直至滴度为1512时才降至10%以下;给药期间体内单纯给药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总淋巴细胞清除率无明显差别,但各组对CD8+淋巴细胞杀伤作用均强于CD4+淋巴细胞(P<0.01)。结论ATG可以杀伤食蟹猴淋巴细胞,其中对CD8+淋巴细胞效果更显著。

  • 标签: 抗T细胞球蛋白 食蟹猴 同种异体肾移植 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MALB和β2-MG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和β2-MG的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丙种球蛋白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7%,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成人 重症心肌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狼疮性肾炎并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27例病人为2010年~2013年我院住院病人,诊断为狼疮性肾炎并细菌感染。肾功好转程度IVIG组16例给予①IVIG200mg,/(kg?d),连续用3~5天;②小剂量激素治疗,强的松0.4mg/(kg?d),严重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③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或合成青霉素或三代头孢,如皮试阳性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对照组11例予仅应用上述小剂量激素治疗加抗生素治疗。3-4周根据SLE活动积分及相关临床征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每周监测肝肾功、血常规等副反应。结果治疗组SLE活动积分、尿蛋白下降程度及肾功好转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温下降至正常、及体征消失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监测副反应无明显肝功血液系统损害,1例因皮疹,考虑过敏反应退出,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SLE合并细菌感染能缩短感染时间,提高疗效缩短病情缓解时间,可以获得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副反应轻微。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狼疮性肾炎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78例儿科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此7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而分析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疾病患者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是83.3%,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好转率是90.9%,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好转率是81.2%,川崎病患者的好转率是99.9%,重症肺炎患者的好转率是85.7%。结论丙种球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改善儿科疾病中的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水痘及麻疹等传染性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川崎病、重症肺炎等疾病的病情,并且对此类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儿科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102年1月到2012年12月中收治的20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解痉,降温,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抗病毒,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性治疗。而对于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发热、昏迷以及惊厥消失时间显著的短于对组患者,且治疗组的脑电图以及脑脊液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恢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入院治疗的30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纽均使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分析比较2组在治疗前后的肌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肌力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效果显著,能缩短急性期持续时间以及整个病程,有效改善各项临床症状。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格林-巴利综合症 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