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中药炮制学课程开展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教学改革。探讨了实验项目开设的背景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和运行方案,归纳总结了教学效果。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能够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达到研究生生源培养的要求。

  • 标签: 中药炮制学 实验教学 综合设计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探讨活血通络中药方对其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除空白组外,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给予化瘀通络中药和厄贝沙坦干预12周,比较血糖、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等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大鼠血糖含量有所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血清BUN和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中药方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指标,对于保护肾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冠心丹参滴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上报的137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分析,以寻找科学合理的用药规范。结果中药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比例(59.12%)高于男性(48.88%);>60岁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所占比例为48.17%;静脉滴注、注射剂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方式和剂型,分别占61.31%,60.58%;累计皮肤的比例最大,占53.28,其次是消化系统,占16.06%。结论患者自身因素(性别、年龄等)、给药方式以及剂型等均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临床治疗中应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口服双歧杆菌片,0.5g;1次4粒,1日3次),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灌肠方组成仙鹤草、血竭、关黄柏、青黛、五倍子、黑顺片10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中药保留灌肠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口服药物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对改善临床症状较常规口服药物有显著效果,中医特色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风湿理疗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108例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以6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中药离子导入法结合推拿法加系统的护理,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以推拿法加系统护理为主。根据治疗前后病人腰腿痛及活动的改变判定疗效,在治疗1年后电话回访或随访所有患者,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60例治疗组患者29例(48.33%)临床治愈,27例(45%)有效,4例(6.7%)无效,总有效率达93.33%,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腰腿痛,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腰腿痛 中药离子导入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熏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远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3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症,适合大范围的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熏蒸 盆腔炎 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与中药抢救小儿肺炎并发呼吸循环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将2013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接诊的52例小儿肺炎并发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根据患儿年龄与病情,给予氧气治疗。另一种治疗方式则利用水雾设备,给患儿吸入水蒸气,可有效预防痰栓的形成,避免呼吸受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儿经针刺与中药救治,呼吸衰竭症状均已得到控制,各项体征也稳定在正常水平,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针刺与中药抢救小儿肺炎并发呼吸循环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使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针刺与中药 抢救小儿肺炎 呼吸循环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150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中药灌肠的护理。方法运用保留灌肠222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的疗效进行分组对照,其中150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在应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保留灌肠,同时注意观察灌肠时患者的体位、时机、药液的温度、插管的深度、保留时间及注意事项,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与西药组进行对照。结果两组糖尿病性腹泻患者治疗组150例中治愈93例,好转4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2.67%(P<0.05),对照组72例中治愈18例,好转3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5.00%,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通过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效果的对照,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效果较好,血糖控制情况好转,中药保留灌肠为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一个新的用药途径。

  • 标签: 糖尿病性 中药灌肠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汤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一段时间内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好,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中药汤剂 消化性溃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中药库房管理工作的总结。方法结合自己在工作中库房管理经验及方法。结果中药库房的科学管理能确保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使临床医疗工作能顺利完成。

  • 标签: 库房 管理 经验总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选取2011年7~10月的130例足月顺产出生的满24小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游泳加抚触组)65例和对照组(单纯清水游泳加抚触组)65例,观察新生儿出生6天内的黄疸状况和抚触后婴儿皮肤完整性和脐部情况。证明了中药游泳加抚触有助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和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方便有效,而且婴儿也没有不良反应。

  • 标签: 婴儿 黄疸 中药 游泳 抚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中药处方中存在的不合格情况,并总结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门诊中药处方2400张,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对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2400张中药处方中有310张(12.92%)不合格,脚注不明确占比最高(20.00%),配伍不合格次之(16.13%),用药剂量不当、用法不明、处方缺项、医生未签名处方占比也相对较高。2400张中药处方中,药味数10~18味处方所占比例为67.88%,显著高于其他药味数处方,P<0.05;18~22味处方占比次之,为21.00%,22味以上处方占5.29%。结论门诊中药处方不合格现象较为普遍,医院应加强门诊及药房医务人员对药品、处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降低不合格处方率,提高处方质量。

  • 标签: 中药处方 门诊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医中药早期干预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3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中医药辩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8%,高于对照组的86.96%(P<0.05)。结论中医中药早期干预可有效的提高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医 中药 高血压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9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脊、针灸、自制中药贴膏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急性腰扭伤整脊、针灸、自制中药贴膏治疗。结果78例患者中,优良率94.9%,效果显著。结论整脊、针灸、自制中药贴膏治疗急性腰扭伤,方法简单,操作安全,疗效满意。

  • 标签: 整脊 针灸 中药贴膏 急性腰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