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识别具有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提高转诊效率以及缩短再灌注时间,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血管闭塞组患者的特征并筛选出其中能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因素。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32例经脑卒中绿色通道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大血管闭塞组(LVO组)和非大血管闭塞组(非LVO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VO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和D-聚体。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IHSS评分和D-聚体的预测截断值。结果4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年龄(68.5±12.4)岁,男性275例(63.7%),其中LVO组245例(56.7%),非LVO组187例(43.3%),两组在年龄、脑梗死出血转化、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合并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14.0(6.0~20.0)分vs. 3.0(1.0~6.0)分,P<0.05]、入院时D-聚体值[0.9 (0.4~2.3) mg/L vs. 0.3(0.2~0.5) mg/L,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OR=1.22,95%CI:1.17~1.27)和较高的D-聚体值(OR=3.10,95%CI:2.14~4.47)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联合D-聚体值对大血管闭塞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5(0.81~0.8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NIHSS评分>6.5分和D-聚体>0.57 mg/L是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临界值。结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和D-聚体值具有早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价值,NIHSS评分>6.5分及D-聚体>0.57 mg/L的患者应该及时转诊至高级卒中中心进行治疗。

  • 标签: D-二聚体 NIHSS评分 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溶栓治疗 心房颤动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国产经导管尖瓣夹合器及输送系统Neonova™治疗中重度及以上尖瓣反流的短期安全性、有效性及技术特点,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其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10例外科手术高危且符合入组标准的中重度及以上尖瓣反流患者,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植入Neonova™系统尖瓣夹合器,于术后即刻、术后7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评估该系统治疗中重度及以上尖瓣反流的短期临床结局、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及手术技术学习曲线。结果①Neonova™系统治疗尖瓣反流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反流程度显著减轻(P=0.003)。随访期间,装置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均为90.0%,1例患者反流程度加重,于术后37 d行外科尖瓣置换术,其余9例患者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改善为轻度(8/9)或中度(1/9)。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和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明显改善(均P<0.001)。②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时未出现尖瓣狭窄,尖瓣平均跨瓣压差无显著增加(P=0.324)。随访期间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减小(P=0.008)。③手术时长60~300(175.8±75.2)min,手术时长与手术台次拟合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显著减少(F=15.857,P=0.004)。结论Neonova™介入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外科高危患者的尖瓣反流程度及临床症状。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国产经导管缘对缘修复系统治疗尖瓣反流围术期管理的重要评估方式。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反流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21.11-2022.11作为本次报告时间区间,从该区间我门诊收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挂号先后顺序予以分组,对照组(n=30)接受甘精胰岛素注射治疗方法,观察组(n=30)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双胍治疗方法。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血糖情况。结果: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餐后2h血糖,均低于常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双胍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效果突出,不但能够使患者治疗效果得到较大提升,改善症状,而且能够使血糖保持稳定,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二甲双胍 社区2型糖尿病
  • 作者: 陈永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分泌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卫生院,江苏 无锡 214116
  • 简介:目的:分析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社区医院临床收治的患者做筛选比对分析,从中选出符合条件者共98例邀请参研,利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两组,对照组接受瑞格列奈,研究组接受甲双胍缓释片,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数值均要更趋近于正常值,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比对结果提示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具备参考应用价值。

  • 标签: 二甲双胍;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拜糖平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2型糖尿病病患78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拜糖平,对照组用甲双胍。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针对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研究组治疗后分别是(6.01±0.52)mmol/L、(7.24±0.91)mmol/L,比对照组(8.42±0.96)mmol/L、(10.21±1.54)mmol/L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5.56%,和对照组10.2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于2型糖尿病中用拜糖平,不良反应少,且利于疗效的提升。

  • 标签: 2型糖尿病 拜糖平 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后对患者凝血功能,D聚体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中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案,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aPTT和D-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Fbg和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案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起到明显改善效果,同时抑制D聚体水平的提升,对患者预后状态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阻滞麻醉 子宫内膜癌 凝血能力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予胰岛素治疗,研究组46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分娩方式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5.25±1.08)mmol/L、餐后2h血糖(6.21±1.24)mmol/L与糖化血红蛋白(5.17±1.0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80.43%,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10.87%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值得应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水平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戊酸雌醇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与戊酸雌醇片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差异,以及评估两种治疗方法在不同指标上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30名相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戊酸雌醇片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另一组采用戊酸雌醇片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治疗过程中,戊酸雌醇片旨在维持胚胎着床,米非司酮用于诱导子宫内膜脱落,米索前列醇通过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以排出宫腔内组织。治疗周期为10-12天。结果:在临床观察中,戊酸雌醇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显示出稍高于戊酸雌醇片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组的完全清宫率(85% vs. 78%)。治愈率方面,前者也略高于后者(90% vs. 85%)。然而,副作用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12% vs. 15%)。出血情况、治疗周期和复发率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患者满意度方面,戊酸雌醇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的满意度稍高于戊酸雌醇片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组(92% vs. 88%)。结论:综合而言,戊酸雌醇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能在稽留流产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需综合患者情况和医生判断。

  • 标签: 戊酸雌二醇片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稽留流产
  • 简介:摘要:弓形虫脑炎(TE)是艾滋病(AIDS)患者 最 常见的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之一,病死率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的金标准为脑活检,该操作有一定风险,临床实用性较低。本研究旨在探索脑脊液宏基因组代测序在艾滋病患者合并弓形虫脑炎诊断中的应用。本文分析 1例艾滋病(AIDS)合并弓形虫脑炎患者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后结合脑脊液mNGS技术早期诊断及成功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该病例提示在免疫缺陷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中,应用mNGS辅助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标签: 宏基因组测序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弓形虫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随机抽选100例,均为我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单双号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借助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甲双胍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而研究组借助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双胍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比组间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组间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数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因此建议临床积极推行。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低血糖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甲双胍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甲双胍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甲双胍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甲双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和血脂水平,并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瑞格列奈与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采取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差异。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初诊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实施甲双胍配合饮食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的方式将社区从2022年7月开始,到2023年8月之间总共诊治6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甲双胍配合饮食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甲双胍配合饮食疗法治疗,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有所降低,提高了整体的治疗疗效,该种治疗方法具有临床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 标签: 社区糖尿病 二甲双胍配合饮食疗法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甲双胍与瑞格列奈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初诊T2DM患者为例,信封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瑞格列奈,观察组另加用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6.67%高于对照组73.33%(χ2值=4.706,P值=0.030)。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χ2值=0.185,P值=0.667)。结论:对初诊T2DM患者采取甲双胍+瑞格列奈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瑞格列奈 初诊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利拉鲁肽联合甲双胍治疗效果。方法:参与研究的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数60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甲双胍治疗的对照组和利拉鲁肽联合甲双胍治疗的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达格列净片联合盐酸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0例,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比组25例。对比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用达格列净片联合盐酸甲双胍治疗方法,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和血炎因子均优于对比组。结论:达格列净片联合盐酸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进行使用。

  • 标签: 达格列净片 盐酸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应用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联合番泻叶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80例纳入2021年8月开展的研究中,研究闭环时间为2021年8月至10月。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使用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视为参照组;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联合番泻叶肠道准备,视为研究组。分析其效果。结果:研究组进镜时间短于参照组,同时息肉检出率及肠道准备质量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联合番泻叶进行肠道准备,可有效提高肠道准备质量。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番泻叶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