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因为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及发展特征越来越新颖,因此使得工程总承包逐渐成为货物、技术及服务等贸易综合载体。只有对 EPC 总包各方面进行严格要求,才能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进而促使项目取得良好的效益。基于此,文章分两部分介绍了国际工程 EPC 总承包中物流项目的流程及管理模式,第一部分阐述了国际工程 EPC 总承包中物流项目的特征及流程,第二部分详细研究了国际工程 EPC 总承包中物流项目的管理模式,以期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国际工程 EPC总承包 物流项目 流程 管理模式
  • 简介:2007年5月29—31日,气候变化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limateChange,ICCC)在中国香港召开。400余位来自全球的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水电能源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政府官员、商界代表、新闻媒体及香港各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教授,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院士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出席了闭幕式,他对大会的召开和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 标签: 中国香港 国际会议 气候变化 香港特别行政区 工程技术人员 自然科学家
  • 简介:摘要: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交流不是一种文化优于或支配另一种文化,而是双方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己的第三种文化,第三种文化依托于双方的文化能够促进合作双方互相理解,从而使得跨文化谈判能够顺利开展。通过有效的对话促进双方公司的和谐运转,规划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在相互支持中达成协议,促进双方共赢,从而使得国际贸易能够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能够健康稳定的推进。

  • 标签: 国际商务谈判 跨文化障碍 价值观念
  • 简介:2008年8月31日至9月5日,国家气候中心陈丽娟赴瑞士洛迦诺市参加了第7届国际NCCR气候暑期讲习班。

  • 标签: 讲习班 气候 暑期 国际
  • 简介: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领导和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批准,大气成分中心郑向东研究员和气候系统研究所陆龙骅研究员,于2008年6月29日至7月5日赴挪威北部城市特罗姆瑟(Tromso)参加了4年1次的国际臭氧学术会议(Qos:QuadrennialOzoneSymposium);7月7~11日赴荷兰气象研究所(KNMI)参加了第10次地表辐射基准站网(BSRN:BaselineSurfaceRadiationNetwork)学术会议。

  • 标签: 国际合作 地表辐射 基准站 会议总结 站网 臭氧
  • 简介:摘要随着项目融资的发展,有一个词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伙或合营)开始出现并越来越流行,特别是在欧洲。该词最早由英国政府于1982年提出,是指政府与私营商签订长期协议,授权私营商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本文从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自身条件出发,就中国相关工程承包企业当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的需求做分析,论证参与国际PPP项目的必要性。

  • 标签: PPP 国际工程承包 风险
  • 简介:摘要:在国际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尤其是电力工程等大型技术工程项目。但是,国内企业在EPC项目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跟上发展趋势。因此,优化和完善EPC项目管理迫在眉睫。

  • 标签: 国际EPC项目 电力工程 项目管理
  • 简介:2018年11月12-16日,第11届国际大气环流重建计划(ACRE)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同时召开的还有日本ACRE工作组创建会、第2届东南亚ACRE会议和第3届中国ACRE工作组会议。来自英国、日本、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俄罗斯、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大气环流 印度尼西亚 中国香港 日本东京 澳大利亚 工作组
  • 简介:由于《巴厘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合作的行业方法”以及发达国家的积极推动,所谓国际行业减排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对此类方法的定义、分类和提出背景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类方法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向。最后对近期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与评述,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在国家和行业发展层面所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气候谈判 温室气体减排 行业减排方法
  • 简介:1概况2018年9月24—30日,2018年国际大气化学和全球污染委员会(ICACGP)暨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AC)联合科学会议在日本香川县高松市召开。IGAC会议每2年举行一次,ICACGP会议每4年举行一次,此次为第15届IGAC和第14届ICACGP联合会议。

  • 标签: 大气化学 会议总结 日本 化学相
  • 简介:全球气象合作活动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种合作,实际上从气象科学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就像是大气层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那样,为人类的幸福安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驾护航作用。有组织的国家问气象活动,起源于闻名的1853年布鲁塞尔气象会议及随后的国际气象组织(IMO)开展的全球气象协调合作。IMO更是将早期的气象合作引向极致,并最终促成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世界气象组织(WMO)的诞生,并成为世界科学和技术合作和应用的典范。本讲综合介绍WMO成立前的国际主要气象活动。

  • 标签: 气象科学 协调合作 国际组织 WMO 世界气象组织 框架
  • 简介:由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外部性属性,减缓气候变化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必须体现一定程度的中央集权,考虑参与主体广泛性、减缓行动的范围和行动力度三大要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其"多哈修正案""坎昆协议"等方案,对中央集权程度和三大要素各有取舍,构建了不同的国际减缓气候变化合作模式,但从实践看都未能解决国际减缓合作的问题。《巴黎协定》构建了"承诺+审评"的新模式,有望实现参与主体和行动范围的全覆盖,并通过透明度、遵约和全球盘点机制鼓励各参与方提高行动力度。然而要实现公约目标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巴黎协定》下的国际减缓合作必须通过强化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机制来保障,并通过进一步明确中长期量化目标来促进各方提高行动力度。

  • 标签: 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 国际合作 减缓 制度变迁
  • 简介:1会议概况1.1会议背景和目标由世界气象组织和法国气象局共同举办的第2次国际多灾种早期预警专家研讨会于2009年5月5~7日在法国图卢兹召开。上海市气象局局长汤绪、上海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副主任穆海振、上海市应急办管理协调处副处长邹勇杰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以2006年第1次国际多灾种早期预警专家研讨会的成果为基础,

  • 标签: 早期预警 多灾种 专家 国际 世界气象组织 气象局
  • 简介: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到各类国际工程的建设中。但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因工程所处国家、地域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其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有别于国内项目。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特点,然后归纳了国际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呈现出的各种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国际工程中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 标签: 国际工程 机械设备 管理 选型 配置
  • 简介:摘要: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基建取得了重大进步,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因此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和国际社会不断接轨,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投资管理工作也开始凸显出其重要性。为了帮助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工程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口碑,本文从当前盛行的EPC模式入手,探究了该种模式下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的问题及相应的办法,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EPC模式 国际建筑工程 投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