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万应膏外敷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内服辅助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万应膏外敷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治疗7d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清、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共脱失病例17例,其中治疗组5例,对照组12例,最终有效病例治疗组77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腮腺肿胀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淀粉酶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2组尿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应膏外敷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内服辅助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可快速有效减轻疼痛、缩短病程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 万应膏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654-2注射液调和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口服颠茄合剂,3次/d,连服3d,同时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2-3岁0.5g/次,4-6岁1.0g/次,7-9岁1.5g/次,3次/d,连服1周。治疗组30例以654-2注射液调和云南白药敷脐,2次/d,4d为1个疗程,隔3d进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腹痛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654-2注射液调和云南白药敷脐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654-2注射液 云南白药 敷脐
  • 简介:目的观察三黄屏风膏贴敷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瘦素(LP)及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饮食调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对照组口服双歧三联活菌散,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三黄屏风膏贴敷,2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2组治疗前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LP和NPY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增加,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增加幅度更大(P<0.05),更接近健康水平。治疗组随访6月和1年时复发率分别为2.8%,8.3%,对照组为18.8%和28.1%,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屏风膏贴敷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儿童厌食症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且复发率低,其作用与升高血清LP和NPY水平有关。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双歧三联活菌散 三黄屏风膏 瘦素 神经肽Y
  • 简介:目的观察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IBS脾胃虚弱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启脾口服液,10mL/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黏液便、肛门排气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降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启脾口服液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IBS脾胃虚弱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儿童 脾胃虚弱型 启脾口服液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联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脾失健运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厌食症脾失健运型患儿随机分为合剂组、推拿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分别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口服、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及两者联合治疗,治疗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3组体质量平均增加量,治疗前后微量元素(钙、铁、锌)水平,食欲、食量、腹胀、便秘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体质量平均增加量显著优于合剂组、推拿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剂组与推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微量元素(钙、铁、锌)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微量元素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升高幅度优于合剂组、推拿组(P<0.05)。治疗前3组食欲、食量、腹胀、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下降幅度大于合剂组与推拿组(P<0.05)。合剂组总有效率为82.22%,推拿组为80.00%,联合组为95.56%,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合剂组与推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联合小儿开胃增食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型优于单一治疗方法,可促进微量元素(钙、铁、锌)的吸收、增加体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脾失健运型 小儿开胃增食合剂 三字经流派 小儿推拿 临床观察
  • 简介:总结了王素梅教授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经验。认为急性ITP病机为素体脾肾亏虚,加之感受外邪,引起疾病的发生。以虚为本、外邪为标,临床施治应先驱除外邪,再补脾肾。外邪未祛,妄用补法,邪易留恋于体内,反而加重病情。临床上应辨证论治,依据病症特点,有是证用是药。

  • 标签: 王素梅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观察黄龙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风热夹痰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最大呼气流量(PEF)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小儿CV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CVA风热夹痰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黄龙合剂、孟鲁司特联合特布他林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PEF、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在主症、次症、证候、病证总积分方面均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主症、次症、证候及病证总积分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PEF值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4)2组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资料完整的共计15例),除治疗组CD3^+、对照组CD8^+之外,其余各T细胞亚群的表达均有改变,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CD4^+/CD8^+的调节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黄龙合剂能有效改善小儿CVA风热夹痰证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提高肺功能及调整机体细胞免疫紊乱达到治疗作用。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热夹痰证 黄龙合剂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如口服激素及抗凝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皮肤紫癜、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D-二聚体、抗凝血酶、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方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湿毒内蕴型患儿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改善凝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小儿 湿毒内蕴型 清热凉血解毒方 凝血机制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5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GM1,10~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1~5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和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CT检查正常95.00%,对照组正常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GM1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HIE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胞二磷胆碱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