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护理人员对咽喉手术患者疼痛护理依从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择取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我院接诊的78例咽喉部手术患者,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及试验组(39例,实施QCC护理活动),比较两组疼痛护理依从性。结果: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疼痛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咽喉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QCC活动可以有效规范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行为,增强其使用疼痛评分的规范性,为患者提供更加显著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患者疼痛护理依从性,加快患者病情恢复进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品管圈(QCC)活动 常规护理 咽喉手术术后患者 疼痛护理依从性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方法:本院有医护人员135人,从2021年10月-2022年3月共接诊患者61567例,在实行行为转变理论后医护人员采样送检,比较实行护理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洗手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率、手培养结果。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正确洗手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手培养合格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洗手率、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和手培养合格率,提升医护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手卫生 手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睡眠和情绪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我院24例护理人员展开对比研究,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2例),分别进行常规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睡眠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人性化管理护理人员,能够改善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缓解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显著的管理效果。

  • 标签: 医院管理 人性化管理 护理人员 睡眠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一线麻醉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入组样本选自2022年3月-11月期本院11名一线麻醉护理人员,采用我科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比较实施防护对策前后一线麻醉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应激反应以及临床护理思维得分情况。结果:实施防护对策后一线麻醉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应激反应以及临床护理思维均优于实施前,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经过对一线麻醉护理人员调查分析在疫情下心理压力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防护对策后发现,可显著改善医护人员心理状态和应激反应,进而提高日常工作质量。

  • 标签: 一线麻醉护理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心理压力 原因及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预防知识、态度与行为情况并分析影响防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预防CAUTI知信行问卷并通过方便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理人员CAUTI预防知信行得分情况,针对各项目及探索性因子进行分析,探讨各维度之间相关系数。结果: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人员CAUTI理论知识合格率最低,对知识学习和实施护理行为的态度合格率最高,护理人员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导尿管 知信行问卷 护理人员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透室护理人员对老年透析患者的认知和评价,为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提供建议。 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血透室护理人员(n=50)和老年透析患者(n=100)进行分析。 结果:护理人员对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有一定了解,但有差距和不足,尤其是在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技能、沟通、态度较满意,但对护理服务的个性化、综合性、连续性有期待。 结论:血透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老年透析患者的认识和评价,提高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患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标签: 血透室 老年 透析 临床特点 护理需求
  • 简介:【摘 要】 目的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评价酒精棉片应用于血液科医务人员手机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血液科82名医务人员的手机使用酒精棉片进行清洁消毒,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评价不同环境血液科医务人员手机清洁消毒效果。结果ATP荧光检测法检测消毒后ATP值明显低于消毒前 (P

  • 标签: 后疫情时代医务人员 手机 酒精棉片 ATP生物荧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肾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使用分层级管理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的18名在院工作护理人员纳入试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工作质量及工作积极性;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心肾内科 临床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及人力资源配置的认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所三级医院各科室所有在编正式护士252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认知及影响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3.7%的护理人员认为工作量大,平均工作满意度为30.0%;90.5%的护理人员认为医院护士配置数量不足,75.4%的护理人员认为职称结构不合理。结论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满意度不高,护士数量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配备与使用护理人员,可减轻其工作负担与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 标签: 护理人员 工作量 压力 满意度 人力资源配置
  • 简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ies)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其中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theinfectiouspublichygieneemergencies)的可预见性不强、程度复杂、影响规模大,具有疾病的传染性、不明确性、病员数量的不确定性、医疗救护的强制性和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等特性[2].伴随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人们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而作为奋战在救治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一线的护理人员,照护的对象是普通人群望而却步的疑似病患、确诊病患,即使她们进行了适当的防范,可是依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现将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 传染性 不明原因疾病 心理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2019-nCOV)自2019年12月始发以来,蔓延迅速、传播广泛,现在已迅速发展为全球“大流行”的程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医护技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感受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78名医护人员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调查所得结果的各因子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为疫情期间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健康干预,保障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结果表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SCL-90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及时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及工作投入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2月7日至2月20日,选取《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本院879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呈中等程度相关,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呈高度正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和工作投入在总体上的相关显著。结论: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心理资本、工作投入因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所在科室、职务、月收入而有所差异;社会支持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心理资本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发挥社会支持、心理资本的正向作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

  • 标签: 护理人员 社会支持 心理资本 工作投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态度,工作成就感与人性化护理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康复科护理人员50例,采用残疾人态度量表、工作成就感量表、人性化护理能力量表。结果:残疾人态度量表评分、工作成就感量表评分、人性化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成正比。结论:康复科护理人员对残疾人的态度、工作成就感与人性化护理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想提高康复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其对残疾人的态度、工作成就感和人性化护理能力。

  • 标签: 康复科护理人员 残疾人态度 工作成就感 人性化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了解西安市医护人员对院内突发事件应对救护能力及影响因素,为医院开展针对性的院内应急事件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问卷,对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院内应急事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为一般,总分及格率为75.8%。测试总分在性别、工作性质、工作年限和工作医院性质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历层次、科室类别、应急事件经历和院内应急事件教育经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目前医院院内应急事件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医护人员院内应急事件应对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医院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处理院内应急事件的能力。

  • 标签: 西安市 医护人员 院内应急事件 应对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center,NICU)医护人员对于新生儿疼痛评估以及镇痛管理的认知现状。方法:依据《新生儿疼痛评估与镇痛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进行量表的制定,通过量表来对我院NICU的25名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疼痛评估以及镇痛管理的认知水平做以调查,随后进行培训学习,并对比培训前后新生儿疼痛评估以及镇痛管理认知水平情况。结果:经过调查后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5份,培训后新生儿疼痛评估及镇痛管理认知水平均有较大提升,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护人员 疼痛 镇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儿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21年01月-2021年12月间收拾的44例患儿以及22名医护工作人员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观察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执行率(100.00%)要高于管理前的执行率(86.36%),而管理后的感染发生率(2.27%)则要低于管理前的发生率(13.64%),其比对差异显著(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儿科重症监护室 医护人员 手卫生行为 医院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精神科护理人员中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对其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的改善价值。方法:选择精神科护理人员纳入小组进行研究,共计选取90名,通过双盲模式分组,两组均为45名,分析组实施森塔尔效应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心理辅导,对比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及工作压力评分。结果:分析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参照组对比更低,(P<0.05),分析组工作压力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采取森塔尔效应干预能够积极改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

  • 标签: 森塔尔效应 精神科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外来器械标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关节置换手术取消器械跟台人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在2021年5月-2022年5月来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200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根据骨科器械标准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指标合格率、医疗护理质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感染控制指标合格率、医疗护理质量等情况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来器械标准化护理模式 骨科手术 应用
  • 简介:[目的]检测分诊导医护士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监测工作环境中噪声强度与血清中NOS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分诊导医护士40人,行政后勤人员36人,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NOS、iNOS、eNOS浓度,采用噪声分析仪测量工作环境噪声强度.[结果]分诊导医组接触的噪声强度(62.0dB±7.6dB)高于行政后勤组(18.1dB±3.4dB).血清NOS水平分诊导医组(39.4U/mL±4.5U/mL)高于行政后勤组(26.7U/mL±3.8U/mL);血清iNOS水平分诊导医组(26.1U/mL±4.2U/mL)明显高于行政后勤组(16.1U/mL±4.3U/mL);两组eN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一定劳动强度的分诊导医护士较行政后勤人员接触较多的噪声,可能对血清iNOS水平产生影响,长期接触可能影响健康,应注意积极防护.

  • 标签: 分诊导医护士 行政后勤人员 一氧化氮合酶 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