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对全部病人实施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60~165min,平均为89.5min;术中出血量为74~260ml,平均为91.5ml;股骨干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5~39周,平均为25周;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时间为6~14周,平均为11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秀47例,良好5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更佳,操作也较为简单,固定方式更加牢固可靠,是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是一种值得使用并将其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闭合复位 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防旋型股骨近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Gamma钉和股骨近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高龄病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我院应用PFNA(PFNA组,n=36)、Gamma钉(Gamma钉组,n=30)和LCP((LCP组,n=32)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98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方面的差异。结果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各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优于Gamma钉组和LC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PFNA组平均92.36分,优良率94.45%,Gamma钉组平均91.28分,优良率90.00%,LCP组平均90.21分,优良率90.6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与其它两组相比较,在高龄病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早期治疗方面具有优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Gamma钉 LC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60例创伤致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年龄26-68岁,男39例,女21例,均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螺钉固定,8-12周下地活动负重前取出下胫腓固定螺钉。结果随访时间10月-3年,平均16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下胫腓螺钉断裂,优36例,良16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6.7%,1例由于踝关节严重骨折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术后功能恢复差。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应用下胫腓螺钉固定,可以恢复踝穴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踝关节 下胫腓联合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加长型股骨近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动力髋螺钉手术(DHS)治疗28例作为对照组,PFNA手术治疗28例作为实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大;实验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患者Harris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FNA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能改善手术指标、提高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DHS 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血N脑钠肽前体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血压水平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与80位正常的妊娠妇女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1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80位正常的妊娠妇女分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左心室舒张功能以及妊娠进程与血浆N脑钠肽前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晚期妊娠、产前和产后两个月的血浆N脑钠肽前体浓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血压水平均与N脑钠肽前体浓度的改变呈正比。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血浆N脑钠肽前体浓度来判断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可以有效的预防妊娠高血压的病发,对相关的治疗诊断以及预后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静脉血N端脑钠肽前体 妊娠高血压疾病 左心室舒张功能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人区心电轴、房室分离等在室性心动过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伴室速患者78例。通过分析所有患者的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对其无人区心电轴、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等指标的发生率、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比上述内容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结果经分析,59例患者为MI,19例患者为UAP。对所有患者单形性室速累积记录了98阵。其中接受冠脉造影术的患者有37例。室速总计有98阵,位于无人区的室速QRS波额面平均心电轴位有34阵。无人区心电轴主要存在于心动过速频率范围为150~197次/min,房室分离多存在于心动过速频率范围为140~170次/min。心室获夺与室性融合波均出现于8阵室速,且一起出现在频率为140~265次/min中。结论将无人区心电轴、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以及心室获夺等应用在冠心病室速鉴别诊断中,能够更好的明确疾病,便于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无人区心电轴 房室分离 室性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