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脾虚"和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大鼠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变化.方法: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结果:虽然"脾虚"大鼠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低于正常大鼠,但其亲和力高于正常大鼠.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对其具有复健作用.结论: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显著减少,可能导致脾虚大鼠胃黏膜防御性下降;而亲和力显著增高可能是黏膜对攻击因子敏感性增强机制之一.补中益气汤通过调节胃泌素受体对脾虚具有复健作用.

  • 标签: 脾虚 胃壁细胞 胃泌素受体 补中益气汤 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益肾通脑宁对大鼠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影响.方法: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诱发大鼠肾阴虚,并同时灌服益肾通脑宁,测定大鼠下丘脑中DA和5-HT含量.结果:益肾通脑宁可明显增加氢化可的松肾阴虚模型大鼠下丘脑中5-HT含量,对DA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益肾通脑宁可能是通过升高脑内5-HT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益肾通脑宁 偏头痛 神经递质 治疗机理 多巴胺 5-羟色胺
  • 简介:目的:为人参源杀菌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洋葱球茎内表皮膜法研究人参茎叶总皂苷对黄瓜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影响,采用盆栽法研究其对白粉病菌温室防效。结果:人参茎叶总皂苷对白粉病菌孢子萌发EC50为5.74mg·mL^-1;温室防效EC50为23.51mg·mL^-1。结论:人参茎叶总皂苷可抑制黄瓜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温室防效良好,可进一步研发为中药杀菌剂。

  • 标签: 人参茎叶总皂苷 白粉病菌 孢子萌发 防治效果 杀菌剂
  • 简介:对怀菊花历史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其从古至今发展脉络,开展怀菊花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设计。大量查阅《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古籍,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怀菊花""历史沿革""标准体系"等为关键词搜索其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得出怀菊花历史发展脉络。结合现代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情况,初步建立怀菊花从田间生产到炮制应用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对怀菊花产地、栽培和炮制进行历史溯源,得出怀菊花概念最早出现在宋代,于明代闻名并蓬勃发展至今。结合当今中药发展需求初步建立怀菊花种植、生产及炮制技术标准体系。溯本求源,建立怀菊花技术标准体系,有利于促进怀菊花国际化、标准化建设。

  • 标签: 怀菊花 历史源流 技术标准 体系建设
  • 简介:目的:在对中药鬼箭羽药效学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其各提取组份SML-1,SML-2,SML-3,SML-4对于脂肪细胞降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分离大鼠脂肪细胞,用高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诱导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鬼箭羽各提取组份对于胰岛素抵抗模型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影响以及对于正常脂肪细胞,低浓度胰岛素刺激脂肪细胞影响.结果:鬼箭羽各提取组份SML-1,SML-2,SML-4(10μg/ml)对脂肪细胞葡萄糖基础摄取率有所提高.SML-2,SML-3(100μg/ml);SML-1,SML-2,SML-3,SML-4(10μg/ml);SML-1,SML-3,SML-4(1μg/ml);SML-1,SML-2,SML-3(0.1μg/ml)对于低浓度胰岛素(1.2nmol/L)刺激外周葡萄糖摄取均有协同增强作用.SML-1,SML-2,SML-3,SML-4(100μg/ml);SML-1,SML-2,SML-3,SML-4(10μg/ml);SML-1,SML-2(1μg/ml);SML-1,SML-2(0.1μg/ml)可以提高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水平.结论:鬼箭羽各提取组份可以促进正常脂肪细胞低浓度胰岛素刺激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促进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可能是其降糖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中药 鬼箭羽提取物 脂肪细胞 葡萄糖摄取 药效学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观察胃喜康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受体(EGFR)影响,探讨该药抗胃溃疡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胃黏膜组织EGF含量,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EGFRmRNA表达.结果:胃喜康组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与雷尼替丁组无差异(P>0.05),胃喜康组及雷尼替丁组黏膜组织EGF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胃黏膜组织EGFRmRNA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喜康组及雷尼替丁组EGFRmRNA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胃喜康组比雷尼替丁组EGFRmRNA平均灰度值更低(P<0.05).结论:胃喜康抗溃疡作用可能与激活EGF/EGFR系统,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组织修复,抑制胃酸有关.

  • 标签: 胃喜康 胃溃疡 胃黏膜 EGF 含量 EGFRmRNA
  • 简介:目的:探讨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对脑出血大鼠内皮屏障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总环烯醚萜苷(30、15和5mg/kg)组,采用自体血注入诱发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4、48、72和120h时间点各组各取10只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出血周围血肿组织中内皮屏障抗原(endothelialbarrierantigen,EBA)和血管内皮整合素αV[33(etVβ3-Integrin)表达,ELISA法测定促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栓调解蛋白(Thrombomodulin,TM)含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24-120h模型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中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增多,整合素etVl33平均光密度值增加,Ang-和TM浓度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0mg/ks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组在术后24-120h各时间点EBA免疫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浓度降低。15mg/kg栀子总环烯醚萜苷组仅在术后24-72h有效。结论: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可保护或修复内皮屏障,减少EBA消失区面积和整合素etVβ3表达,降低Ang-1和TM水平。

  • 标签: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 脑出血 内皮屏障抗原 内皮整合素αVβ3 促血管生成素-1 血栓调解蛋白
  • 简介:目的:建立蒙药尼安嘎日那格-10中栀子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DikmaTechnologie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1∶8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结果:栀子苷在6.00~60.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7.85%,RSD为1.2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蒙药尼安嘎日那格-10中栀子苷含量测定。

  • 标签: 尼安嘎日那格-10 栀子 栀子苷 HPLC
  • 简介:目的:观察寒喘平、热喘平对哮喘模型豚鼠血液SOD、NO和ET影响。方法:用10%卵白蛋白液给豚鼠致敏,两周后再用1%该溶液雾化吸入以诱发豚鼠哮喘,测定豚鼠血液SOD、NO和ET等指标。结果:模型组豚鼠血清SOD和NO降低,血浆ET升高,而寒喘平、热喘平能明显提高其血清SOD和NO,降低血浆ET。结论:寒喘平、热喘平提高SOD活力、升高NO、降低ET可能是平喘作用环节之一。

  • 标签: 寒喘平 热喘平 哮喘 SOD NO ET
  • 简介:目的:观察益脑胶囊对东莨菪碱所致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影响。方法:应用跳台法和避暗法进行试验,于第6天灌胃1h后,腹腔注射东莨菪碱5mg/kg。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益脑胶囊组可显著延长小鼠首次出现错误潜伏期,显著减少5min内小鼠出现错误次数。结论:益脑胶囊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障碍模型有较好改善作用。

  • 标签: 益脑胶囊 东莨菪碱 记忆障碍
  • 简介:本文采用正常小白鼠给药后,通过对NK活性、IL-2活性、Mφ活性、CIC含量、溶菌酶含量五项免疫指标的测定,分析黄芪在当归补血汤内量效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证实:当归补血汤内黄芪用量既不可增,也不可减,而必须以“五倍黄芪归一份”组方规律才是黄芪最佳剂量。说明中医自古摸索与创导宝贵经验能沿用至今,确实是祖国医学珍宝。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NK IL-2 CIC 溶菌酶
  • 简介:目的:研究通心络腹腔注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影响。方法:大鼠线栓法建立缺血2h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1小时、1天和5天断头取脑,TTC测定脑梗塞体积;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blot观察caspase-3表达;RT-PCR测定c-fos基因表达。结果:通心络腹腔注射可使大鼠脑梗塞体积减小;海马神经元凋亡由中晚期和凋亡小体转为早期凋亡表现,caspase-3,c-fos基因表达降低。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反应作用机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通心络 脑缺血再灌注 凋亡caspase-3 C-FOS
  • 简介:目的:观察通痹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和肝功能影响,为其临床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片10mg/kg)和通痹胶囊186、93、46.5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每天上午灌胃高脂乳剂1ml/100g,每天下午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30天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LT和AST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和AI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通痹胶囊186、93g/kg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血清TG、TC、LDL-C水平及AI显著降低;通痹胶囊186mg/kg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通痹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和AI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辛伐他汀片组和通痹胶囊186、93g/kg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通痹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较轻。结论:通痹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调血脂作用和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并可减轻高脂血症所致肝细胞脂肪变性。

  • 标签: 通痹胶囊 高脂血症 血脂 血液流变学 肝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益肝灵分散片(YGLFS)对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和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活性。以CCl4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P、ALB及肝组织HYP含量,求出肝脏系数,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YGLFS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升高ALB和A/G;能明显降低肝脏系数及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减轻肝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结论:YGLFS对急慢性化学性肝损伤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标签: 益肝灵分散片 四氯化碳 D-半乳糖胺 肝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与农艺性状指标之间关系,为实现银柴胡种子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单株银柴胡120株,每3株取其平均值,测定单株银柴胡株高、根长、根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千粒重和种子产量等指标,利用SPSS线性回归法对银柴胡种子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与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显著性相关5个农艺性状为株高、根长、根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千粒重,其中单株根鲜重和千粒重指标直接或间接对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起到重要影响作用,最优回归方程为Y=-1.700+0.017X3+1.078X5。结论:单株千粒重和根鲜重指标是影响银柴胡单株种子产量最重要因素,千粒重越大,其单株种子产量相应就较高,单株根鲜重指标对单株种子产量影响仅次于千粒重指标,这个结果也进一步说明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改进生产措施不仅可提高银柴胡药材(药用部位)产量,也可以增加3年生植株种子产量。

  • 标签: 银柴胡 指标 种子产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浓度IBA(吲哚丁酸)及浸泡时间对药用植物金钱草水插生根影响,为其繁殖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金钱草老熟茎段作插穗,在0(清水对照)、20、40、60mg·L~(-1)IBA溶液中将插穗浸泡3、6、9、12h后进行水插,观测其生根各项指标。结果:IBA对金钱草插穗生根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以40mg·L~(-1)IBA浸泡9h插穗生根指标最高,生根率达到100%,不定根数7.9条,不定根长49.7mm,侧根数3.3条,根系发育指数达到43.2。结论:促进金钱草水插生根最佳IBA浓度为40mg·L~(-1),最佳插穗浸泡时间为9h。

  • 标签: 金钱草 吲哚丁酸 水插 生根
  • 简介:人参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病害问题是人参生产中难点。化学防治造成环境污染、农残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人参品质和使用安全。生防微生物作为化学农药有效替代品,在防治人参病害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化学防治带来诸多负面问题。本文从真菌、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混合制剂等方面阐述了人参根部病害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介绍了生防微生物防治人参根部病害作用机理,并就微生物农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生防微生物 人参 根部病害 生物防治
  • 简介:目的:研究延胡索配伍不同止痛中药对小鼠痛阈昼夜节律影响,探求止痛中药镇痛最佳用药时间。方法:采用热板实验、扭体实验、热辐射实验等药理镇痛实验观察小鼠痛阈昼夜节律变化。结果:小鼠痛阈存在显著昼夜节律差异(P〈0.05)。延胡索及各中药配伍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痛阈值(P〈0.05),且镇痛作用存在显著昼夜差别。结论:止痛中药择时使用不仅可以依从疼痛自身敏感性昼夜节律差异进行,还可适当参照镇痛药物在不同时辰镇痛作用差异择药择时。

  • 标签: 延胡索 配伍 痛阈 昼夜节律
  • 简介:离体大鼠心脏用乏氧无糖K-H液灌注15min后,再用正常K-H液复灌诱发再灌注心律失常(RA)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初期对照组均发生RA,显著高于用丹参(DS,100mg/L)或川芎嗪(TMP,20mg/L)灌注者(11%和20%,P<0.01);对照组RA持续时间为11±3.8min,也显著长于DS和TMP组(2.8±0和3.5±1.5min,P<0.01),提示DS和TMP均有显著抗RA作用。

  • 标签: RA 再灌注心律失常 川芎嗪 丹参制剂 对照组 TMP
  • 简介:2006年代谢组学香山科学会议以来,代谢组学中药研究和国内外合作交流活跃。中国工程院与天津市等在2007年召开“环渤海生物医药发展前沿论坛”以中药代谢组学为主题研讨会展示了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成就和问题,也看到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药前景和艰巨性。《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编辑部第二次组织了“中药代谢组学研究”专栏,这3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应用代谢组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方剂近况、问题和前景。

  • 标签: 中药复杂系统 代谢组学 中国工程院 香山科学会议 中药研究 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