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会议指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建设是牵动全局的重大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决有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动,坚决整改落实,严肃问责查处,相关工作正扎实推进。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祁连山 生态破坏 生态保护 省政府 总书记
  • 简介:我国于1985年签订《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自1987年至今已有30项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2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维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区旅游资源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阐述维护世界自然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加强立法、理顺体制和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 标签: 世界自然遗产 真实性 完整性 法律思考
  • 简介: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共同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战略性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大命题,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而生态环境包含于自然力之中,从自然力角度入手,通过探讨自然力系统对生产力系统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 标签: 生态环境 生产力 自然力
  • 简介:阐述"学科基金论文比"在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量化评估中的特点与重要性,统计《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08年相关基金论文数据,分析"国家级基金论文比"、"学科基金论文比"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和2011版中该刊基金论文比变化特征,讨论"学科基金论文比"对期刊在"中文核心期刊"来源刊中排名的影响。

  • 标签: 基金论文比 中文核心期刊 期刊评估
  • 简介:<正>一、清代前期广东、福建的粮食消费明代中叶以前,闽粤两省和国内其他省份一样,粮食消费的主要形式是自给自足。随着明代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萌芽状态的粮食市场。明末董应举论福建:“福建上府多山,而沿海郡邑多咸而少收,故上仰粟于上府,南仰粟于粤,北仰温台,从来如是。”明代广东的开发程度尚不如福建,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是福建的大粮仓。据屈大均《广东新语》、陈舜系《乱离见闻录》等书,广东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输往福建,数量颇为可观。吴承朋先生估计:明代福建省自外输入的粮食约有上百万石,他的结论是:“福建省大约可以说是当时自然经济受到破坏最多的省份。”按照吴先生的观点,福建自然经济在明末就有分解的迹象。

  • 标签: 闽粤 麻纺织业 清代前期 鸦片战争前 道光 粮食
  • 简介:经省发改委积极争取。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09年度专项投资已全部落实。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3.0亿元.计划实施草地保护配套、黑土滩治理、封山育林、沙漠化土地防治、森林草原防火、小城镇建设、人工增雨、科技支撑与生态监测等项目。省发改委将尽快按国家计划和各单项工程实施方案(可研报告)确定的建设内容分解建设任务,下达投资计划。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完善程序.做好项目开工实施的准备,争取抓住有利的施工季节,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 标签: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专项投资 建设工程 生态保护 部落 沙漠化土地
  • 简介:经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2010年落实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专项投资4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计划实施沙漠化土地防治、重点沼泽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生态移民社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养畜、封山育林、管理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课题及应用推广、科技培训、生态监测等工程。

  • 标签: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010年 建设工程 生态保护 专项资金 基础设施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