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考察了不同行业废水对4种微藻24h和72h急性毒性效应。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海水小球藻(Chlorellaspp.)以及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为指示生物,采用COD浓度较高焦化厂实际生产废水和制药厂实际生产废水、COD浓度较低印染厂生化处理后出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作为受试水体,以微藻生长抑制率为测试指标,评价微藻对不同行业废水急性毒性效应和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废水对4种微藻急性毒性效应有所不同:焦化废水对等鞭金藻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制药废水对斜生栅藻毒性效应最为明显,印染废水及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对海水小球藻毒性较为显著,说明不同微藻对不同行业废水毒性敏感性存在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废水毒性评价中受试物种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焦化废水 印染废水 制药废水 城市废水 微藻 生物毒性评价
  • 简介:人与自然,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历史甚至比“道德”这个公认最古老命题之一还要长。

  • 标签: 国家公园 发展史 人类 人与自然
  • 简介:在那场大洪水灾难中,凭借在诺亚方舟中留种,生命得以延续。不管在宗教教义、神话传说还是现实世界中,种子重要都不言而喻,如今,全世界发达国家都开始意识到"种子基因库"重要。在"生命最丰富地方",中国西南,也建造了一艘种子诺亚方舟,那就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 标签: 种质资源库 中国西南 诺亚方舟 野生生物 植物 现实世界
  • 简介:红霉素是一种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对多刺裸腹溞连续世代生活史参数影响尚不得而知。本文以连续3个世代多刺裸腹溞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0.02、0.2、2、20、200和2000μg·L^-1)红霉素对其平均寿命、首次生殖年龄、生殖窝数、窝卵数和总后代数等影响。结果表明,红霉素浓度对多刺裸腹溞平均寿命、首次生殖年龄、生殖窝数、窝卵数和总后代数影响在多刺裸腹溞世代间均存在着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红霉素浓度对多刺裸腹溞F0代平均寿命影响表现出"低(0.02μg·L^-1)促高(2-2000μg·L^-1)抑"剂量-效应关系,暴露于20μg·L^-1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0代生殖窝数显著减小了55.76%,但暴露于各浓度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1和F2代平均寿命和生殖窝数均未出现显著差异;暴露于各浓度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0代首次生殖年龄也未出现显著差异,但暴露于0.2、20-20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F1代首次生殖年龄显著减小了4.90%-15.69%,暴露于0.2-20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F2代首次生殖年龄显著减小了5.00%-16.00%;暴露于20和2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1代窝卵数分别显著增加了28.87%和10.18%,但暴露于各浓度红霉素溶液中F0和F2代窝卵数未出现显著差异;暴露于2-2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多刺裸腹溞F0代总后代数显著减少了43.99%-62.21%,而暴露于20和200μg·L^-1红霉素溶液中F1代总后代数分别增加28.56%和37.17%,红霉素浓度对多刺裸腹溞总后代数显著影响在F2代中消失。本研究结果表明,多刺裸腹溞对不同剂量红霉素多代暴露表现出适应或耐受

  • 标签: 抗生素 红霉素 多刺裸腹溞 连续世代 慢性毒性 平均寿命
  • 简介:为了阐明孕哺期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sulfonate,PFOS)染毒对大鼠及其仔鼠海马细胞钙稳态影响,将妊娠Wist-ar大鼠30只,从妊娠第1天开始对实验组分别以7.2mg.kg-1(low,L)、14.4mg.kg-1(high,H)(以饲料中PFOS计)PFOS进行染毒至仔鼠生后35d。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法(HPLC/MS-MIS)检测脑组织中PFOS浓度,使用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母鼠和仔鼠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结果表明:PFOS可以在仔鼠海马组织中发生蓄积作用;7.2mg.kg-1、14.4mg.kg-1实验组母鼠海马细胞[Ca2+]i分别为(175.4±11.9)、(313.4±18.7)nmol.L-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5.6±11.9)nmol.L-1(p〈0.05);在仔鼠出生后第1天(postnatalday1,PND1),高剂量PFOS染毒组仔鼠海马细胞[Ca2+]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PND28和PND35时,出生前后均进行高剂量PFOS染毒组仔鼠海马细胞[Ca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出生前后均进行低剂量PFOS染毒组别(p〈0.01)。在PND28和PND35时,仅出生前高剂量PFOS染毒仔鼠海马细胞[Ca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仅出生前低剂量PFOS染毒组别(p〈0.01)。此外,随着仔鼠年龄升高,仅出生前、仅出生后和出生前后均进行PFOS染毒仔鼠海马细胞[Ca2+]i均有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孕哺期PFOS染毒可以诱导大鼠及其仔鼠海马细胞[Ca2+]i升高,这可能对大鼠及仔鼠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 标签: 全氟辛烷磺酸 海马 钙离子 神经毒性
  • 简介:生态学与医学领域科研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数据做方差分析,在已知样本例数、平均数、标准差等样本统计量前提下,如果利用Excel软件制作方差分析模板,既可为数据分析提供方便快捷方差分析手段,也可为审阅论文数据时,如何判断其结论真实提供了新方法.图8,表2,参5.

  • 标签: 单因素方差分析 样本统计量 Excel建模 生态学研究 快捷分析与判断
  • 简介:对生态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论述.首先,论述生态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定义和各自研究范畴,提出二者区分条件和方法;其次,对“毒物”和“非毒物”概念进行论述,否定了“物质即毒物”论点;第三,论述“靶器官”概念局限性及其对学科发展不利影响,提出以“敏感器官”概念代替“靶器官”见解。

  • 标签: 生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毒物 非毒物 靶器官 敏感器官
  • 简介:为了解大蒜鳞茎浸提液化感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大蒜鳞茎浸提液对耐抽薹生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耐抽薹生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着大蒜鳞茎浸提液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对根影响大于对茎影响,对耐抽薹生菜幼苗茎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作用、高浓度抑制作用,对耐抽薹生菜幼苗根生长表现为随着大蒜鳞茎浸提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 标签: 大蒜鳞茎浸提液 耐抽薹生菜 化感作用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 简介:以冕宁县生态规划为例,通过对冕宁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背景研究,确定其生态城市建设定位,通过分析冕宁县城市现状,得出了冕宁县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总体思路.生态城市建设重点是对城市生态功能进行划分,生态功能划分原则包括生态城市功能区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相关原则、部分与整体协调原则、相似原则、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原则以及区域特色原则等等.通过对冕宁县城市生态区域划分,将生态规划彻底融入冕宁县总体规划之中,进一步改善冕宁县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将冕宁建设成为生态县.

  • 标签: 生态规划 生态功能划分 生态城市 总体规划
  • 简介:我国城市当前普遍存在室外大气PM2.5与室内甲醛(FA)联合污染状况,二者均被报道在单独暴露下可以导致肺损伤并诱导和诱发哮喘急性发作,但其联合污染具体效应,以及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究PM2.5和/或甲醛暴露对小鼠肺损伤及其可能机制,分别将雄性Balb/c小鼠分为以下6组:对照组,AZD8055组,PM2.5组,FA组,PM2.5+FA组,PM2.5+FA+AZD8055组。染毒结束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肺组织氧化损伤,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DNA损伤,DNA-蛋白质交联(DNA-proteincrosslink,DPC)系数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以及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含量。结果表明,当吸入气态甲醛浓度为3mg·m-3,气道滴注PM2.5浓度为2.5mg·mL-1时,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支气管重塑和炎症细胞浸润。ROS显著上升,GSH显著下降,DPC、8-OH-dG以及Caspase-3都显著上升。添加AZD8055后,肺组织损伤效应更加显著。PM2.5复合甲醛暴露导致小鼠肺损伤具有协同作用,氧化应激及其下游DNA损伤可能是甲醛联合PM2.5致小鼠肺损伤一种重要机制。

  • 标签: PM2.5 甲醛 复合暴露 肺组织损伤 分子机制
  • 简介: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是即环境雌激素和雄激素之后近年来国内外环境激素研究又一热点课题。由于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等,这两类物质通过污水处理厂不完全处理和人类农业或畜牧业活动直接排放从而进入水体环境,进而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在地表水中,多种物质存在ng·L-1浓度水平;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浓度水平更高,甚至达到数百ng·L-1。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类物质主要通过激素受体途径发挥毒性效应,如孕激素受体(PR),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对水生脊椎动物内分泌系统干扰作用是目前研究焦点。这两类物质能够影响脑垂体性腺轴转录水平和相应激素合成,影响性腺发育以及导致繁殖能力损伤。这一毒性效应甚至发生在环境浓度水平之下。除此之外,随着组学技术广泛应用,更多潜在毒性终点不断被发掘,如对昼夜节律系统和免疫应答干扰作用。这些研究引导着对环境孕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生态毒理学效应更加深入理解。

  • 标签: 孕激素 糖皮质激素 环境行为 生态毒理效应 内分泌干扰 昼夜节律
  • 简介:乙烯菌核利在哺乳动物实验中被广泛证实具有雄激素效应,而对鱼类研究结论目前并不统一。将性成熟稀有绚鲫分别暴露于0、2、10、50μg·L-1乙烯菌核利21d,研究环境浓度下乙烯菌核利对鱼类生殖系统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雌鱼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在所有浓度组均显著降低仞〈O.05),同时卵巢组织中卵泡发育受到了抑制;而雄鱼仅HSI在最高浓度组(50μg·L-1)出现显著降低p〈0.05),精巢组织切片也未观察到明显损伤,说明乙烯菌核利对雌鱼生殖系统影响大于雄鱼。在转录水平上,雌鱼性腺中PrmRNA、vtgmRNA分别在50μg·L-1和10、50μg·L-1时显著升高(p〈0.05),armRNA在所有浓度组显著升高(p〈O.05);而雄鱼性腺中armRNA、dmrtlmRNA水平分别在10μg·L-1浓度组和所有浓度组显著降低(p〈0.05),ermRNA在所有浓度组显著降低(p〈0.05),说明雌雄鱼对乙烯菌核利暴露分子响应机制存在差异。综上,环境浓度下乙烯菌核利短期暴露会对稀有绚鲫生殖系统产生一定影响,并且雌雄鱼在敏感性和分子响应机制上都存在差异。

  • 标签: 乙烯菌核利 稀有鮈鲫 性腺组织 转录
  • 简介: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建设要素及专业评估现状,基于生态思想下提出专业内涵建设由核心要素、支持要素和输入输出要素组成,构建了专业内涵建设框架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 标签: 专业内涵建设 要素 框架体系 内容
  • 简介:河蚬作为原产并广泛分布于我国及东南亚双壳类淡水软体动物,是我国众多水域底栖优势种。河蚬对水体污染物具有较强累积能力,已成功用于水体沉积物生物富集及生物毒性效应研究。但应用于沉积物毒性鉴别评估(TIE)研究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标准指标测定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此,本研究在调查底栖生物在我国沉积物毒性研究基础上,以河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我国生态分布等生物学背景,系统分析其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生物富集特征以及相关生物毒性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河蚬作为我国特色沉积物毒性鉴别评估(TIE)受试生物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河蚬 底栖生物 生物累积 毒性效应 沉积物
  • 简介:为探究壬基酚(nonylphenol,NP)在水生生物中富集传递效应,选择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和大型溞(Daphniamagna)为研究对象,开展蛋白核小球藻对NP富集效应实验,及NP在蛋白核小球藻和大型溞体内传递效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P对蛋白核小球藻96h半数效应浓度(96h-EC50)为3.13mg·L-1,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影响呈现明显剂量-时间效应。NP对大型溞48h半数效应浓度(48h-LC50)为37.41μg·L-1,属于高毒类化合物。蛋白核小球藻暴露于0.05mg·L-1NP4h后,其生物富集系数(BCF)为5144.93,富集量为252.2μg·g-1,在12h内对NP生物富集系数(BCF)最高达12053.64,富集量为1181.73μg·g-1。以0.05mg·L-1NP中暴露4h后蛋白核小球藻为饵料投喂大型溞7d后,大型溞体内NP富集量最高达3.6μg·g-1。0.05mg·L-1NP直接暴露组大型溞暴露10d后,大型溞体内NP富集量最高达4.02μg·g-1。蛋白核小球藻对NP具有较强富集能力,能够通过摄食过程将NP传递到大型溞,经传递NP能够显著抑制大型溞生长、繁殖、摄食等生命活动。论文为评估NP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污染风险和富集传递效应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更多还原

  • 标签: 壬基酚 蛋白核小球藻 大型溞 综合毒性 富集传递效应
  • 简介:在现今世界范围内,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已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农业病虫害以及用作室内杀虫剂,因此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急性毒性研究已经有较多成果和进展,但对其长期慢性影响至今仍缺乏明确论证。此综述从PubMed、EBSCO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了国内外已发表、有关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动物实验、人群调查和实验室检验长期、慢性影响典型研究论文,并从中筛选出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与肿瘤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长期接触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可能对人体产生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方面的危害,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无害化农药杀虫剂提供参考思路。

  • 标签: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健康危害 毒性效应
  • 简介:纳米材料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纳米银颗粒(AgNPs)是使用量最高纳米材料.本文主要总结了AgNPs在水环境中赋存、AgNPs环境行为、AgNPs对不同种类微生物毒性效应以及影响AgNPs毒性效应因素,最后对AgNPs在河口区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纳米银颗粒 微生物 环境行为 毒性效应
  • 简介:祁连山生态问题产生根源主要在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冻土、植被、径流等及其水文循环变化.该文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在宏观尺度上从系统演化角度去探讨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祁连山生态问题,认为这些问题产生与地质过程密不可分,应以生态地质学理论来研究这些变化生态地质过程,并指出未来进行祁连山生态问题研究科学路径,为祁连山生态保护、河西走廊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全球变化 祁连山 生态 地质
  • 简介:以湖南省南部某废弃砷冶炼厂区内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碳酸钙(CaCO3)、硫酸亚铁(FeS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三种无机稳定剂对土壤中As、Zn、Cd、Pb重金属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pH方面,CaCO3使土壤pH显著提高,KH2PO4和FeSO4使土壤pH降低;在土壤重金属形态方面,FeSO4使As残渣态大幅度提升,KH2PO4提高了Pb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使重金属形态向稳定形态转变;在稳定效率方面,3种无机稳定剂稳定效率大小顺序为CaCO3>FeSO4>KH2PO4;在复合修复方面,可选用FeSO4+CaCO3复合修复治理以As、Cd为主要污染因子复合污染土壤.

  • 标签: 重金属污染 稳定剂 重金属形态 稳定效率
  • 简介:毛毛虫刚从卵中出生(孵化)时,身上还长着长刚毛、短绒毛,把自己肉体包裹住,就像人们穿上貂皮大衣一样。它们有的像是一条绿色线段在缓慢移动,有的漆黑一团像一块煤炭,有的全身雪白像一团毛茸茸毛线球,有的身型细长好像一条长蛇……虽然蝴蝶可以为大自然中植物和人们种植有花植物传花授粉,但它们幼虫大部分是有害

  • 标签: 毛毛虫 科学家 有花植物 大自然 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