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11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5例。 2组均采取常规化疗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肺康复锻炼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行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比较两组患者 RPFS评分、化疗依从性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1); 观察组患者化疗依从率为92.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72.73%( P< 0.01);观察组患者 生存质量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及精神支持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 P < 0.01)。 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肺康复锻炼干预可有效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基于跨理论模型 肺康复锻炼干预 肺癌化疗 癌因性疲乏 治疗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奥瑞姆(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与焦虑情绪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之间到我院治疗的所有脑梗死患者进行筛选,选择11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使用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加上奥瑞姆(Orem)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日常生活指数)和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在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明显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指数(ADL)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康复护理指导运用到脑死梗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更加有效进行康复治疗。

  • 标签: 奥瑞姆自理理论 脑梗死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案例式教学法与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01月--2022年01月将60名口腔颌面外科实习学生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常规组30名学生进行传统教学,对研究组30名学生进行案例式教学与模拟教学。结果:研究组学生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学 理论教学 案例式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患者功能恢复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3月于我院关节外科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知信行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知信行理论 康复理念 功能锻炼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程序式教学理论的微课教学模式在ICU护士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0名ICU 护士与200 例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 观察组实施基于程序式教学理论的微课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气囊管理知信行水平、人工气道管理能力以及病人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气囊管理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人工气道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程序式教学 微课 教学改革 人工气道 气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被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样本均为我院收治,且收治时间范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即常规护理组(50例)与观察护理组(50例)。统计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的各项评分不存在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显著升高且高于常规护理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即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该模式与常规模式比存在显著优势。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老年帕金森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5-2023.4收治的4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感受负担。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RIS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PB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中实施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提升其心理弹性,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知信行理论 护理干预 重症肌无力 心理弹性 自我感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以互动达标理论的温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接诊8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以计算机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温馨护理,每组40例,分析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等。结果:研究组血压水平比较对照组稳定,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实施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温馨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效果优异,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温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适应性护理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300例分析,分成2组/单组150例,命为参照组(常规围术期管理),实验组(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适应性护理),统计分析干预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恢复无数据差异化(p>0.05);干预后,和参照组数据对比,实验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适应性护理,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临床显著。

  • 标签: 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适应性护理 老年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用循证理论下的延续性护理的价值及对RQLQ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48例,回顾病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循证理论下的延续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鼻伴随症状(TNNSS)评分与生活质量(RQLQ)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TNNS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RQL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循证理论下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鼻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循证理论下 延续性护理 RQLQ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互助达标理论”的健康宣教对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互助达标理论”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康复训练知识水平及膝关节功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康复训练知识水平及膝关节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板损伤 互助达标理论 锻炼依从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优化中应用质量反馈理论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前者实施优化围术期护理模式,后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质量反馈理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首次下床及排气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优化中应用质量反馈理论价值较高,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质量反馈理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自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5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每组27例。对比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护理前能力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护理后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改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自身行为,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行为转变理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无缝隙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84例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自护维持、自护管理、自护信心、PCS、MCS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自护维持、自护管理、自护信心、PCS、MCS得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给予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无缝隙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手术 行为转变理论 负性情绪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理论指导下的精细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于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研究并将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例数为50例,参照随机分组法将这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组,由其中2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组成常规组,由另外25例接受预见性理论指导下的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患者组成研究组,并设置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的对比结果为,研究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的对比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应给予其预见性理论指导下的精细化护理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预见性理论 精细化护理 脑卒中偏瘫 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 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应用 Orem自理理论支持 -教育系统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 7月至 2018年 1月我院收治的 56例 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 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 支持-教育系统 ”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估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自我效能感( GSES)情况及检测血糖指标。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显著( P<0.05);两组干预后 GSE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实验组升高更显著( 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 FPG)、餐后 2h血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较干预前降低,实验组降低更明显( P<0.05)。 结论 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 支持-教育系统 ”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T2DM合并抑郁症 患者的抑郁症状,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达到控制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Orem自理理论 支持-教育系统 护理干预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应激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对重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心理应激、成长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9月本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 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应激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 3个月后心理应激、成长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 /抑郁、成长及应对方式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 /抑郁、屈服、回避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成长总分及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精神改变、欣赏生活、面对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以应激系统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重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心理应激,提高患者成长水平,促使其积极面对身体变化,转变不良应对方式。

  • 标签: 应激系统理论 重度烧伤 心理应激 成长水平 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