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盐酸哌唑嗪消旋山莨菪碱片中消旋山莨菪碱、盐酸哌唑嗪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Fortis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甲醇-(3.484g·L-1戊烷磺酸钠溶液与3.64g·L-1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用醋酸调节pH值为5.0)(45∶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5nm。结果消旋山莨菪碱回归方程为Y=3639X-172.87,r=0.9998(n=6),消旋山莨菪碱浓度在5.625~225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为0.95%。盐酸哌唑嗪回归方程为Y=27637X+8100.8,r=0.9999(n=6),盐酸哌唑嗪浓度在1.9925~79.7μ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41%,RSD为1.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以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盐酸哌唑嗪消旋山莨菪碱片 HPLC 含量测定 消旋山莨菪碱 盐酸哌唑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HBV-DNA含量和部分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100份高水平血清HBsAg浓度患者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按照HBsAg浓度分组分析其与HBV-DNA及相关肝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组100份血清标本中,HBsAg浓度在250~8000IU/mL、8000~100000IU/mL和100000IU/mL分别占65.0%、32.0%、3.0%;HBV血清标志物中以HBsAg(+)/HBeAg(+)模式和HBsAg(+)/HBeAb(+)模式为主;进一步分析显示,随着HBsAg浓度升高,HBeAg、HBeAb和HBV-DNA也相应升高,ALT指标变化较为明显,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水平血清HBsAg与HBV-DNA含量和HBsAg/HBeAb(二者阳性共存)呈正相关,且与ALT异常率有关,对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血清标志物 乙肝病毒核糖核酸 肝功能指标
  • 简介:目的:证实烧伤患者血浆TNFα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方法:测定烧伤患者血浆TNFα、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乳酸含量,并计算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指数.结果:烧伤患者血浆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乳酸含量呈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呈负相关.结论:烧伤患者血浆TNFα可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预警指标,TNFα在烧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障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烧伤 TNFΑ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 乳酸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后不同时间分离的血浆所制备的冷沉淀中凝血因子Ⅷ和血浆蛋白原的含量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采集的不同时间分离的血浆制品100份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采后不同时间分离的情况分为8h内分离品、8h外分离品,并对比其冷沉淀品的凝血因子VIII、凝血因子V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h内分离品的凝血因子VIII为(56.88±7.16)IU/ml,凝血因子V为(42.93±5.18)IU/ml,纤维蛋白原为(93.17±16.33)g/L,均高于8h外分离品,P值在0.05以下,其8h以内的纤维蛋白酶原、凝血因子VIII、V的合格率均为98.00%,显著高于8h外分离品,P值在0.05以下。结论伴随血浆沉淀存留的时间不断延长,其冷沉淀的凝血因子VIII、V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高,且具有较高的活性,若临床中需制备较好的血浆制品,需将其在8h内冷凝成沉淀,以此保证凝血因子VIII、V及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冷沉淀 不同时间 8h 采集 凝血因子 血浆蛋白原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CO2气腹模型,观察不同气腹压力对大鼠胃肠动力指标及十二指肠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按不同气腹压力(0mmHg,10mmHg,15mmHg)分为三组,每组均接受2h气腹时程的处理,观察不同气腹压力下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的变化趋势,以及十二指肠组织一氧化氮、丙二醛水平的变化。结果:气腹2h时,低压组(10mmHg)较气腹前胃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显著下降(P〈0.05),一氧化氮下降非常明显(P〈0.05),丙二醛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15mmHg)各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0.01)。结论:CO2气腹使胃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比下降,十二指肠一氧化氮含量减低,丙二醛升高,随着气腹压力的增高,此作用显著增强。

  • 标签: 气腹 胃肠活动 一氧化氮 丙二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桑皮止咳颗粒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血清和肺泡灌洗(BALF)中组胺和白三烯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及桑皮止咳颗粒剂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各8只。通过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咳嗽复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豚鼠模型。观察豚鼠的血清和BALF中组胺和白三烯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及BALF中组胺和白三烯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止咳剂中、高剂量组相互之间组胺和白三烯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止咳剂低剂量和西药组及中、高剂量组中组胺和白三烯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止咳颗粒剂能有效的缓解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参与免疫调节的炎症介质组胺和白三烯的水平有关,但需要达到足够的剂量时才能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 标签: 桑皮止咳颗粒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组胺 白三烯
  • 简介:目的观察大蒜素注射液对兔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中白介素-1、白介素-6、白介素-8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缺血再灌注2h组、缺血再灌注5h组、缺血再灌注2h大蒜素治疗组、缺血再灌注5h大蒜素治疗组.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空白组,切开下肢,点滴生理盐水,取腓肠肌.其余四组于缺血2h或5h结束前10min,分别于耳缘静脉点滴大蒜素或生理盐水,再灌注1h后取腓肠肌.分别作免疫指标测定和形态学观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2h组、5h组组织中IL-1,IL-6,IL-8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5),而缺血再灌注2h大蒜素治疗组、缺血再灌注5h大蒜素治疗组分别与缺血再灌注2h组、缺血再灌注5h组比较IL-1、IL-6、IL-8含量明显下降(P〈0.05).光镜观察,再灌注组组织结构改变明显,而治疗组改变较轻.结论大蒜素在兔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能抑制IL-1,IL-6,IL-8的表达,有效减少中性粒细胞的黏附、浸润,减轻炎性渗出,押制微循环通透性的增加,减轻下肢肌肉的损伤.

  • 标签: 大蒜素 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HPIEC)测定一种 C-尿素呼气试验用药中 C-尿素的含量进行研究。方法:选择4.6mm×250mm的色谱柱,柱温设置为25℃,将超纯水作为流动相,流速设置为0.6ml/min,仪器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仪,其波长设置成200nm。结果: C-尿素平均回收率为99.60%。结论:使用HPIEC对 C-UBT用药中 C-尿素含量进行检测,准确率高,建议推崇。

  • 标签: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HPIEC) C-尿素呼气试验用药 C-尿素含量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盐酸乐卡地平原料中有机残留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N,N-二甲基甲酰胺在进样量为51.0~153.0μg/ml范围内,其进样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线性方程Y= 0.1418x -0.6255(r=0.9994)。在相当于标示限量量80%~120%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5.8%,RSD为0.44%。结论:N,N-二甲基甲酰胺含的量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可用于盐酸乐卡地平原料中有机残留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盐酸乐卡地平 N N-二甲基甲酰胺含量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S-100β蛋白、NSE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后,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开始时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5μg/kg,10min后以0.2~0.4μg/kg/h维持泵注到手术结束,对照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麻醉前和术后为患者抽取静脉血,对其S-100β蛋白和NSE血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血清中S-100β以及NSE的含量(P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NSE S-100β脑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母孕期及哺乳期不同含量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饲料对成年期仔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6~8W龄清洁级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n-3PUFAs缺乏和3种不同比例n-6/n-3PUFAs(n-6/n-3PUFAs比值分别为15:1、5:1、1:1)饲料及1种高含量鱼油n一3PUFAs饲料(n-6/n-3PUFAs比值为1:5)喂养。小鼠12~14W龄时雌雄合笼交配繁殖,仔鼠断乳后继续行母鼠相同饲料喂养,选取生后3m成年仔鼠用于实验。取脑进行组织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脑组织海马区Bcl-2和BaX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n-3PUFAs缺乏组相比,n-3PUFAs饲料喂养组,尤其是13—6/n-3PUFAs比值(5:1)和(1:1)组小鼠海马CA3区神经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致凋亡蛋白Bax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但高含量鱼油n一3PUFAs喂养组(即n-6/n-3PUFAs1:5组)与n一3PUFAs缺乏组相比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及哺乳期添加13—3PUFAs,尤其是n~6/n-3PUFAs比值在5~1:1之间时有助于减少成年仔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而过高含量n-3PUFAs摄入则未对脑凋亡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小鼠 海马 凋亡 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值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价值探究。方法 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入住赣州市人民医院综合ICU诊断为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2例,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v-a)CO2/C(a-v)O2治疗组(16例作为观察组)和ScvO2治疗组(1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设定不同复苏目标进行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液体复苏后6小时的SCVO2、P(v-a)CO2/C(a-v)O2、P(v-a)CO2各项值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应用P(v-a)CO2/C(a-v)O2作为监测指标,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对提高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氧含量差值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