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回顾新世纪以来的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论自觉与范式创新成为其突出特征,随之而来的是学术品位的提升、话语的个性化以及国际对话的加强。文本学研究、中国“马克思学”、马克思的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等热点研讨,使马克思哲学的意义与性质得到重新审理,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资本批判理论得到富有时代感的发掘。从研究动向看,基于原文语境的思想考古将再度启程,同时跨学科视角和国际化视野下对中国问题的进一步聚焦,将推动学界实现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哲学建构。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范式创新 文本学 历史唯物主义 思想考古
  • 简介:江泽民同志在论述迎接党的十六大的思想理论准备工作时指出,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强调十六大报告要"对党和国家的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作出回答,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无疑,十六大报告完成了这一任务.实际上,十六大报告本身就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谱写了新的理论篇章,为我们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重要性,同时又必须自觉地意识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 标签: 实际问题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 人民民主专政 公有制 按劳分配原则
  • 简介:启蒙世纪的欧洲,一半是光明,一半是忧郁;前者表现为理性的哲学和科学,后者则是非理性的情感,即历史通称的古典浪漫主义,我们也称它为心情哲学。但是,在国内关于启蒙世纪的研究中,“光明”遮蔽了“忧郁”,后者的价值在性质上是哲学的。随着启蒙世纪的淡去,“忧郁”的价值反而越来越凸现出来,它成为理解当代欧洲大陆哲学的一条重要的但是还没有被人们充分意识到的线索。

  • 标签: 启蒙世纪 欧洲 古典浪漫主义 心情哲学 精神 理性
  • 简介:Made,生存即实践,是除了从圣经首章《创世纪》到《约翰福音》的“语词中心论”之外的另一个主题,即身体化的行动.从male(造物)在《创世纪》中的位置来说,某种程度实际上预示着“语言-时间”向“实践-空间”的变奏.这同时也是对从古希腊转化而来的语词中心主义的内在挑战,但这一点却与圣经《约翰福音》中译本的“太初有道(Wod)”内在契合.这种“身体-实践”的行动主义在西方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时代进程中得到强化,并进而表现为歌德以“太初有为”重译“太初有言”的行动主义的自觉.在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以来,“身体/实践”与“语词/言说”的紧张得到了调和,叙述中的双重合奏.呈现出的是人之存在就是在行动的空间展开与言说的时间,

  • 标签: made(造物) 生存 实践 身体 语词
  • 简介:<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指出:“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忘记了祖先的民族也是没有出息的民族。”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而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在逆境下的奋进,劣势下的抗争。中国决心要走向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看待别人的问题。这不仅涉及立场而且也有一个方法问题。

  • 标签: 民族 纵向思维 横向思维 相结合 改革开放 中国人民
  • 简介:从近代哲学到现代哲学再到后现代哲学的过渡,就身体问题而言,存在着由机械的身体到身心统一的灵化身体再到物质性欲望身体的演化;就语言而言,存在着由透明的理想语言向半透明的生活语言再向完全不透明的自足语言的变迁;而就他者而言,存在的是从否定他性到相对他性再到绝对他性的过渡。这些或者渐进或者突变的趋势在扩大“主体”外延和广度的同时,逐步掏空了近代“主体”的内涵和深度,导致了主体形而上学的最终解体。

  • 标签: 主体形而上学 法国 哲学 身体 语言 他者
  • 简介:<正>中国的许多工业企业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时期,也面对着国际、国内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巨大挑战。机会和挑战的同时出现,对现代企业的领导者提出了空前高的要求。怎样成为一名有效的领导者,怎样掌握科学的领导工作方法,已成为企业领导者的紧迫课题。本文试就企业领导工作方法的几个基本方面略作讨论。

  • 标签: 黄金时期 工作方法 企业领导者 现代企业 工业企业 百分比
  • 简介:<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雄县积极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特别是1984年以后,在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程中,致力于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把具有300多年种植历史的黄烟生产作为发展南雄商品经济的突破口,确立

  • 标签: 主导产业 市场调节 计划经济 协调发展 资源优势 综合开发
  • 简介:该文受戴维森的启发,并基于唯特根斯坦对“把…看作…”的分析,尝试提出隐喻创造相似性的工作机制以及这一机制运作如何可能的恰当件条件,并将笔者的这一理论与哈雷等提出的语义学一本体论分析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把……看作…… 隐喻性分析 类型层级
  • 简介:本文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例介绍了MEGA2即历史上第二次启动的马恩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编纂工作和特征。作者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差异,以及马克思研究工作方式的开放性,是MEGA2这一历史考证版力图展现的两个重点,这一全集版本将开启通向马克思与恩格斯及其浩瀚著作的新入口。文章主体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写作过程为例考察了马克思的工作方式,即他在研究写作中体现出的作为修改者和收集者的特征;第二部分以MEGA2中《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编纂为例,介绍了这一历史考证版是如何展现马克思的工作方式,以及作者马克思和编者恩格斯之间差异的;第三部分介绍了目前网络空间里MEGA2的发布情况。(摘要为译者补充)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历史考证版 MEGA2 资本论及其手稿 马克思 恩格斯
  • 简介:<正>自中共十三大提出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来,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现实功能便在我国的政治、经济以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深刻的昭示。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包括诠释、论证和创造性应用在内的广泛而有益的研究

  • 标签: 社会生活 生产力标准 现实性 宏观把握 政治标准 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