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腰椎穿刺的方法,以期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在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共做婴幼儿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65例,通过对传统方法加以改进,采用一次性输液头皮针进行腰穿。结果改进后的腰穿成功率明显得到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60例,成功率高达92.3%。结论通过采用一次性输液头皮针的方法进行婴幼儿腰穿,穿刺成功率高,并且损伤出血较少,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 标签: 婴幼儿腰椎穿刺术头皮针
  • 简介:小儿由于抵抗力低,而易患各种疾病,头皮输液是最直接的给药途径.能否一次性输液完成,对家属的抱姿宣教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抱姿 宣教 小儿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保险”固定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患儿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68例患儿均于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头皮静脉输液治疗。其中对照组34例患儿采用传统的穿刺和固定方法,观察组34例患儿在传统的方法上加用“三保险”固定法。对比观察两组方法的效果和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患儿穿刺成功率、固定成功率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保险”固定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

  • 标签: &ldquo 三保险&rdquo 固定法 静脉输液 小儿 头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来我院行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并发症发生率为0较对照组的17.50%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期间并发症低,患儿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小儿静脉留置针 穿刺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凝胶在小儿静脉穿刺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88例,随机均分为接受一般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以及基于对照组接受利多卡因凝胶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9.5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72%(P<0.05);对照组穿刺疼痛评分为(3.85±0.87)分,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3.21±0.52)分(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利多卡因凝胶可促进患儿主动配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的穿刺疼痛感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利多卡因凝胶 小儿静脉输液护理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静脉穿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析。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在我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90例;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9%,护理满意度为100.0%,均分别高于对比组的86.7%、9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巧,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 静脉穿刺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护士协作对低年资护士小儿静脉输液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静脉输液的小儿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护士单人操作)和B组(家属-护士协作),各50例。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患儿依从情况、疼痛情况、家属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4%)、患儿依从性(74%)和家属满意度(94%)均明显高于A组的64%、46%和78%,B组患儿疼痛程度(3级及以下47例)明显轻于A组(3级及以下4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属参与可提高低年资护士小儿静脉输液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提高其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家属参与 低年资护士 小儿静脉留置针 穿刺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的5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模式的5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作为观察组,通过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评估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6.00%,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获得家属满意与认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 护理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方法为首先选取到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作为研究样本,具体样本数量为80例,然后采用随机分组法将这80例患儿在均分为研究组40例与常规组40例,分组完成之后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其中研究组患儿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待两组患儿分别接受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再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来分析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在统计两组患儿护理情况的过程中分别对比了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家属护理满意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指标,具体内容如下,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可知,研究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同时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与一次穿刺成功率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来说,应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这种方式可以提升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小儿静脉穿刺拔针后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静脉穿刺的患儿96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8例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结果和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5.84%较参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9.17%明显更高(p<0.05);试验组患儿总出血率8.33%较参照组患儿总出血率25%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静脉穿刺患儿拔针后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出血率,提高护理有效率,对患儿静脉注射有很重要的帮助,有可持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静脉穿刺拔针 小儿患者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提升效果及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于儿科住院治疗患儿52例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患儿住院期间均由同组年龄护士护理,以入院时间差异分组,21年1月~7月者入院为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21年8月~2022年2月入院者为实验组(27例)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单次静脉穿刺时间、穿刺疼痛评分、静脉穿刺依从度,护理满意度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穿刺时间、FLACC评分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护理模式的应用对年轻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技能水平具有显著明确提升效果,可实现对儿童患者的静脉高安全性、高效率穿刺,改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年轻护士 儿科 静脉穿刺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静脉留置针0-6岁患儿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2年6月,其中2019年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2020年-2022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比护理前、护理后的穿刺成功率,以及手术台次。结果:2019年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5.00%,手术台次为114台;2020年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12%,手术台次为125台;2021年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84%,手术台次为288台;2022年上半年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83%,手术台次为256台。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继而提高手术接台效率,提高手术间使用效率,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 标签: 小儿 静脉留置针 穿刺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收治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儿。5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护理管理,50例观察组研究对象接受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接受相应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儿科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显著降低了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患儿静脉输液的安全系数显著提升,同时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儿科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于小儿静脉输液穿刺的3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情况,分为穿刺成功组和穿刺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因素。结果:300例行静脉输液穿刺的患儿,成功者252例,成功率为84.0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操作环境嘈杂与穿刺成功率无关(P>0.05);年龄、血管等级、护士护龄、护士心理素质、护士穿刺技术、操作环境光线强弱、操作环境室温与穿刺成功率有关(P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穿刺成功率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实验动物静脉穿刺训练对提高护生小儿静脉穿刺技能的作用.方法将实习护生分成两组,实验组于实习前进行兔耳缘静脉穿刺训练,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模拟血管进行模拟训练.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技能考核合格率、病人对护生静脉穿刺技术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提供实验动物进行静脉穿刺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护生静脉穿刺技能.

  • 标签: 动物实验 静脉穿刺训练 护生 静脉穿刺技能 护理教学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