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煎剂对气虚瘀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气虚瘀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煎剂口服;对照组42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两组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而治疗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降低黏度,增加脑血流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气虚血瘀型 急性脑梗塞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68例胆总管结石需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禁食、补液、支持等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及泮托拉唑治疗:生长抑素3mg加入0.9%生理盐水60mL静脉微泵泵入,5ml/h,持续24h;泮托拉唑40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2次/d,共用48h。比较患者ERCP术前、术后3h、术后24h血清淀粉酶及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h、术后24h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14例(10.45%),术后3h、术后24h出现高淀粉症63例(47.01%)和37例(27.61%);观察组患者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2例(1.49%),术后3h、术后24h出现高淀粉症29例(21.64%)和13例(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预防干预可明显减少ERCP术后患者胰腺炎和高淀粉酶症的发生。

  • 标签: 生长抑素 泮托拉唑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Endoscopic RETROGRADE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罪犯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136例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12h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静脉3ml,测钾浓度,做18导联心电图.患者均同意做急诊介入治疗,给予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急性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钾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罪犯血管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的钾浓度最低,左回旋支钾浓度最高,右冠状动脉的钾浓度位于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之间.左前降支病变与左回旋支病变钾浓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右冠状动脉病变与左回旋支病变钾浓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低钾组与正常钾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是左前降支的发病早期最容易合并低钾,预后普遍较差.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低钾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钾浓度 冠状动脉造影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酸联合甲钴胺对脑小血管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60例脑小血管病(SVD)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症(Hcy)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叶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则为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DAS-cog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ADAS-cog评分下降,且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ADAS-cog评分则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而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ADAS-cog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叶酸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改善脑小血管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叶酸 甲钴胺 脑小血管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联合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谷氨酰转肽酶(γ-GT)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据血清葡萄糖及尿蛋白水平将受试对象分为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3组,分别测定各组受试对象β2-MG、CysC、γ-GT、肌酐(Cr)、尿素氮(BUN)数值,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早期肾病组β2-MG、CysC、γ-GT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受试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Cysc、γ-GT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即可升高,联合检测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Β2微球蛋白 胱抑素C 谷氨酰转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府逐瘀汤加减、针灸穴注并用治疗视神经萎缩。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主要为我院在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中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50例。对于所有患者主要采用葛根素注射液、府逐瘀汤加减、针灸穴注并用治疗。结果选取的50例患者共77只眼经过治疗后,24只眼显效,37只眼有效,16只眼无效,总有效率为79.2%。治疗后视力、视野以及视觉诱发电位相比于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视神经萎缩的患者采用葛根注射液、学府逐瘀汤联合针灸穴注综合性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血府逐瘀汤 针灸穴注 视神经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射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射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为实验组,另取32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BN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BNP水平为(156.92±16.5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52.67±4.98)ng/L,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射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其血浆BNP水平明显上升。

  • 标签: 高血压 射血分数正常 心力衰竭 脑钠肽
  • 简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藤类中药中K,Ca,Mg,P,Sr,Fe,Mn,Zn,Cu,Co,Cr,Al,Ba,Ni,As,Pb和Cd1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用微波辅助消解,ICP—AES法检测几种藤中17种元素的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03-O.00981μg/mL,加标回收率88.37%-110.0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0%,方法可快速、灵敏、准确测定藤类中药中多种常量、微量元素的含量。藤样品中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K,Ca,Mg外,还含有Fe,Zn,Mn,Cr,Co等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其它元素P,Ni,Ba,A1,Sr,Pb,Cd,Ba等。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血藤 微量元素 微波消解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若伐他汀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老年高胆固醇症方面的临床效果,并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方法病例选择的是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接受诊断、治疗的老年高胆固醇症患者,从中随机择取8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为1组和2组。1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1组和2组用药6周之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三酰甘油(TG)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1组和2组患者的TC、LDL以及TG之间的数值均存在差异,有可比性(P>0.05);用药6周之后,我们观察发现1组TC、LDL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2组(P<0.05),在TG方面的变化幅度则与2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高胆固醇症方面,瑞舒伐他汀药物的临床效果更显著于阿托伐他汀药物,用药时我们可以将瑞舒伐他汀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高胆固醇血症
  • 简介:8月7日至13日,由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台港澳部联合主办的“追忆中国远征军”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在云南举行.7天时间里,两岸四地23家媒体的32名记者踏着中国远征军的足迹,从腾冲启程,途经龙陵、瑞丽、楚雄、昆明,参观战场遗址,拜谒英雄墓园,访问健在老兵,重温中国远征军的峥嵘岁月,深情缅怀在滇西腾冲那片热土上为国捐躯的先烈英灵.

  • 标签: 中国远征军 两岸四地 采访活动 名记者 追忆 侧记
  • 简介: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乳酸(LAC)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动态监测54例AVM患者的hs-CRP、cTnI和LAC的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三项指标的水平均随着患者入院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其中,hs-CRP水平入院后0h即升高,阳性率达96.3%,并逐步升高,入院后24h达高峰,后逐步下降。而cTnI和LAC水平分别于患者入院后12h和24h升高。结论hs-CRP、cTnI和LAC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比较经肝动脉途径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近期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骨髓组33例和脐组32例;骨髓组患者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脐组经同样途径注入脐带干细胞治疗;治疗后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乏力、纳差症状均有改善,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8w,骨髓组和脐组白蛋白水平分别由(31.0±4.6)g/L上升至(34.6±7.1)g/L和由(34.6±7.1)g/L上升至(37.8±8.3)g/L,凝血酶原活动度上升由(48.8±13.4)%上升至(55.5±11.2)%和由(47.5±12.5)上升至(58.9±14.0)%,但两组间改善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8w末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甲胎蛋白在骨髓组分别为(45.6±12.3)IU/L、(28.1±13.5)μmol/L和(11.3±4.1)μg/L,在脐组分别为(47.2±11.8)IU/L、(30.7±14.8)μmol/L和(9.8±3.5)μg/L,两组间与基础水平相比改善程度的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或脐带干细胞经肝动脉途径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但两种细胞治疗的改善水平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肝硬化 自体骨髓干细胞 脐带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气虚瘀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超声EF值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中医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实施IT&WM。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心脏超声EF值,NT-proBNP以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为(14.1±3.6)分,NT-proBNP为(905.5±301.6)g/mL,较对照组在治疗后的(18.9±6.2)分、(1256.5±300.6)g/mL明显更低(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心超EF为(65.1±10.4)%,较对照组在治疗后的(60.2±10.5)%,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D合并CHF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以及NT-proBNP,增加心脏超声EF值。

  • 标签: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气虚血瘀 心脏超声 NT-proBN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高淀粉酶症及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2001年1月至2010年5月行ERCP术后未行ENBD术的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ERCP术后行ENBD术的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24小时血清淀粉酶变化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6小时、24小血清高淀粉酶症发生率分别38.71%、38.71%;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16.13%,实验组对照组术后6小时、24小血清高淀粉酶症发生率分别14.71%、6.25%;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6.25%,两组术后6h、24h高淀粉酶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RCP术后放置ENBD管及通过精心护理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及高淀粉酶症的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在达到中心静脉氧饱和度>70%复苏目标情况下,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能否进一步指导复苏进行。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断感染性休克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21例,一组18例,两组患者人科后均行中心静脉,动脉置管,抽取动静脉血气分析,监测ScvO2(中心静脉氧饱和度),计算P(v-a)CO2(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行EGDT,复苏6H后再次监测ScvO2,P(v-a)CO2,对于两组中ScvO2<70%者继续进行液体复苏,而第一组中ScvO2>70%者停止液体复苏,第二组中ScvO2>70%而,P(v-a)CO2>6mmhg者继续复苏,P(v-a)CO2<6mmhg者停止复苏,直至第二组所有患者ScvO2>70%,P(v-a)CO2<6mmhg后停止复苏,复苏期间监测第6小时(T6h),第12小时(T12h)ScvO2,P(v-a)CO2,乳酸清除率。结果两组中单纯以ScvO2>70%为复苏目标组其乳酸清除率在T6h,T12h,均小于ScvO2>70%并P(v-a)CO2<6mmhg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8天死亡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ScvO2联合P(v-a)CO2在感染性休克进行液体复苏时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乳酸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