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规程》指出“创设与幼儿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

  • 标签: 〔〕幼儿教育美术区域环境创设途径
  • 简介:2011年9月-2012年5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利用安装在各检测点学校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对浙江省7579名中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检测。结果发现:浙江省中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省中学生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12个维度中检出有心理问题的比率为0.00%-2.55%,显著低于全国常模。

  • 标签: 心理健康状况 检测报告 浙江省 中学生 学生心理健康 全国平均水平
  • 简介:〔摘要〕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谓珠联璧合,润物无声,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发展的需要。师生关系,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积累材料,培植学生心理健康的土壤;写作训练,追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品位;作文评语,滋润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田;家校合作,巩固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

  • 标签: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道德人格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作出独特的社会行为反应的内在心理机制。德育的终极追寻是培养道德人格。这是生本理念下的道德发展的诉求,体现现代德育观。道德人格作为个体社会行为内部的心理机制,一旦形成体现为惯常的行为模式与稳定的动机结构。儿童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是动态建构的过程,体现为由外而内、由低向高的依次递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健康是基础,教养是外显、情操是内核、理想是动力,这就是道德人格建构的四大支柱。

  • 标签: 青少年 道德人格 心理建构
  • 作者: 吴军强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教育研究》 2015年第9期
  • 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人们的心理问题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特别是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尤其突出。学生厌学、自卑、忧郁,甚至自杀、谋害他人等事件逐年上升,让教育者不禁思考:现在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现在的教育侧重于学科教学,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因此,在学校,单纯开设一门心理健康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开展,有机渗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笔者就谈谈在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趣而快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活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还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 标签: 〔〕小学课堂数学快乐
  • 简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空前繁荣,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大功能。

  • 标签: 学生社团 社团活动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学生的培养是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其中概括之就是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发展,要求身体的健康和基本素质,还有学生心理的健康与内心意志的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符合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而学校和家庭的联合培养,对于学〔关键词〕学生身心健康课内课外拓展反馈1打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农村进行改革,农民开始脱离土地进入城镇成为城市化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当中,处理好农村打工者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个焦点,这些儿童就属于留守儿童,加强留守儿童开展有效实践活动策略研究视为关键,教育机构特别是学校和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如何有效的去引导留守儿童进行实践活动与策略研究,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 标签:
  • 作者: 周文益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摘要〕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考验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考验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结合初中体育教学案例,系统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具体的渗透策略。
  • 简介:体育学习评价涉及体育课程评价与体育学习评价两个层面。其中,体育傈程评价的概念与对象是作为客体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而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则主要针对作为体育课程学习的主体学习情况的分类评价。学界对于体育学习评价理论探究集中在发展性学生评价、多元智能、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目前情况来看,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阻碍体育素质教育发展的传统学习评价方式仍然有一定的生命力,尤其是在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方法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于可红教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针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这一基本议题,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体育学习评价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构建了相应的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评价指标体系 课程学习评价 体育学习评价 体育与健康 发展性学生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简介:文章选取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探究教育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根据预算约束放松说、效率提升假说和认知丰富假说分析教育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将老年人健康分为身体功能健康、认知功能健康健康自评三个维度,教育对老年人的三项健康指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2)教育通过社会经济状况、心理状态和健康行为对老年人健康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健康行为的干预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物质生活质量,以积极应对中国老龄化中的健康问题。

  • 标签: 教育 健康 老龄化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存在,在自然和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它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它提倡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的价值。这些思想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对高校教育者的启示是,要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努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启示是,要学会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合理调适自己的心态;学会控制不合理欲望,维护心理平衡;不断培养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 标签: 儒家思想 人本主义 大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根据当前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现状,我们认为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教育 可行性
  • 简介:闵行区蔷薇小学创办于1999年。学校坐落在梅陇镇蔷薇社区。校园环境优美,小而雅致,人文和谐。学校自2008年成为“上海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以来积极投身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近两年又作为“区数字校园实验校”以大胆尝试、小心求证的策略自主摸索数字化校园建设之路。

  • 标签: 校园环境 健康快乐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教学改革实验 数字化校园建设 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