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美国和欧洲稳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第二位,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1988~1992年、1993~1997年和1998~2002年这3个时间段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分别为1.96/10万、3.09/10万、4.36/10万,不同地区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 标签: 前列腺癌 蛋白质组学技术 血清标志物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 应用 癌发病率
  • 简介:目的探讨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在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igh-gradeprostaticintra-epithelialneoplasia,HGPIN)和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蛋白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探索HGPIN向PCa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研究为11例HGPIN患者,对照为15例PCa患者。用二维电泳(two-di-mensionalgelelectrophoresis,2-DE)和质谱分析(massspectrometry,MS)对两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进行研究,并用ELISA方法进一步确认。结果在两中发现了12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um-derivedfactor,PEDF)在PCa患者中显著下调。结论蛋白研究方法对HGPIN和PCa患者的血清进行差异比较是有效、可行的。PEDF可能与HGPIN向PCa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机制密切相关。

  • 标签: 前列腺上皮内瘤病 前列腺肿瘤 蛋白质组学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U)诊断早期肾结核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5例早期肾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IVU诊断的65例早期肾结核的影像特点是:①肾实质钙化斑;②肾盏杯口虫蛀样改变或消失;③肾乳头破坏肾盏消失,造影剂渗入肾实质;④肾盏颈狭窄,局限性肾盏积水;⑤输尿管壁虫蚀样改变,管腔狭窄。结论IVU是诊断早期肾结核最敏感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 标签: 静脉肾盂造影 肾结核 诊断
  • 简介:中医男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专门研究男性保健及特有疾病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门学科迟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其独立成科至今不过20余年,但一些现代医学颇棘手的疑难病症,诸如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通过中医治疗取得了令人折服的成效,引起国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 标签: 传统养生学 中国古代 男性学 中医男科学 性功能障碍 前列腺疾病
  • 简介:目的提高对后肾腺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检查诊断为左肾嫌色细胞癌,行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后肾腺瘤。结果CT提示左肾下极实性肿物,平扫期肿物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稍低于邻近肾实质密度,伴有坏死灶和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轻度强化,双期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始终明显低于邻近正常肾实质。术后病理确诊为后肾腺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后肾腺瘤是罕见的肾上皮源性肿瘤,其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异性,但与其他乏血供肾肿瘤难以鉴别,特别是肾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前的准确诊断对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策略十分重要,可行术前或术中的病理检查鉴别。

  • 标签: 肾肿瘤 后肾腺瘤 诊断
  • 简介:198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之后分别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和生殖中心工作。先后在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妇产科和美国生殖和遗传研究所学习和进修显微操作和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现为妇产科学主任医师,

  • 标签: 《亚洲男科学杂志》 期刊 编辑部 编辑工作
  • 简介:自19世纪中期开始,根治性膀胱切除(RC)后采用正位代膀胱手术是女性侵袭性膀胱癌患者常用的治疗选择,本研究目的是对大样本同类型系列患者术后的肿瘤和功能效果进行分析。1995~2010年,德国Ulm大学医院行RC+回肠新膀胱治疗局部局限性膀胱尿路上皮癌121例,对其病理、临床、肿瘤和功能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平均随访56个月,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8%,按Clavien分级,轻度并发症(O~2级)56例(46.3%),

  • 标签: 回肠新膀胱 肿瘤学 功能学 长期效果 女性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膀胱肿瘤的有效治疗有赖于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早期诊断方法。另外,由于膀胱肿瘤复发率高的特点,简便易行的诊断技术也同样有利于膀胱肿瘤治疗后的跟踪监测。现在,临床上膀胱肿瘤的传统诊断和随访方法主要是膀胱镜检查和尿脱落细胞检查,其中膀胱镜检查仍然是目前膀胱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膀胱镜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是该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尿脱落细胞检查具有高特异性、非侵入性等特点,但是其检出率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敏感性较低。

  • 标签: 膀胱肿瘤 肿瘤生物学标志物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膀胱镜检查 高特异性 诊断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免疫化染色法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应用前景。方法:改良免疫化染色法采用高温高压+XXIV型蛋白酶消化的抗原修复法,行一抗和二抗两步孵育法,其中二抗与酶标多聚体相连。病人肾组织标本同时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作对照。结果:(1)40例血清HBsAg阳性患者的肾穿组织标本中,改良免疫化染色法HBsAg阳性27例,阳性率为67.5%;HBcAg阳性7例(其中HbsAg同时阳性6例,HbsAg阴性1例),阳性率为17.5%;HbsAg、HBcAg同时阴性12例。免疫荧光染色法HBsAg阳性29例(72.5%);HBcAg阳性10例(25.0%,均同时呈HbsAg阳性);HbsAg、HBcAg同时阴性11例。(2)两种染色比较,HbsAg阳性率相近(改良化67.5%VS荧光72.5%),其中同时阳性的有22例,同时阴性的5例,总一致率为67.5%(27/40),阳性一致率在改良免疫化染色中为81.5%(22/27),在免疫荧光染色中为75.9%(22/29)。(3)10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中,改良免疫化HbsAg染色阳性9例,免疫荧光染色阳性7例;血白蛋白〈30g/L而尿Pro定量未达到〉3.5g/24h的患者7例;6例病理呈膜性或/和膜增殖性肾炎(其中改良化染色阳性5例,荧光染色阳性3例)。有2例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显示肝脏病变。结论:改良免疫化染色可提高HBV-GN的乙肝抗原检测率,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改良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荧光染色
  • 简介:目的:构建大鼠Uqcrfs1的重组质粒并检测其在人胚胎肾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大鼠肾脏组织总RNA中扩增出编码Uqcrfs1的cDNA,克隆至pUM-T载体并测序,然后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以磷酸钙共沉淀法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使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重组质粒在转录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证实PCR扩增得到编码Uqcrfs1的cDNA序列正确;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HEK293T细胞后,在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达到预期。结论:成功构建大鼠Uqcrfs1的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可在HEK293T中过表达。

  • 标签: Uqcrfs1 重组质粒 糖尿病肾病
  • 简介:东吴大学物理系教授陈国镇在《康健杂志》中分析:西医运用开箱法,将身体一层层打开,由解剖到组织、细胞、染色体、基因,由大而小,因此西医符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中医则运用黑箱法,将各种不同刺激所得到的种种反应加以综合推理,得到系统化的概念,类似物理学研究复杂的电路,是系统的方式。

  • 标签: ASSUNTA 物理学研究 医疗 诊断 世界 自然科学
  • 简介:在江苏省的徐州市,人们一提起秦云峰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他是这里的一位名中医、主任医师。194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68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和中医男性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先后被聘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国际中医男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副主席兼监委会副主席、

  • 标签: 中医男科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专业委员会 专家 性功能障碍 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