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两种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成本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呋辛酯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克洛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治疗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更好,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小儿 头孢呋辛酯片 头孢克洛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抗高血压药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将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8周后比较其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的成本效果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替米沙坦片(邦坦)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4种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二甲双胍+格列美脲(A组)、二甲双胍+吡格列酮(B组)、二甲双胍+那格列奈(C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D组)4种用药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B组、C组、D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06、4.24、3.56、3.37和3.18、4.42、3.31、3.24。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要优于其他口服药物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降糖药物 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组织胺类药治疗皮肤瘙痒的经济效果。方法根据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三组(L1、L2和L3),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L1扑尔敏和西咪替丁,L2息斯敏,L3仙特敏)。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三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L1价格低廉、安全有效。结论L1方案为治疗的最佳方案。

  • 标签: 成本-效果分析 扑尔敏和西咪替丁 息斯敏 仙特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硝苯地平控释片和尼群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与乙组,甲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乙组使用尼群地平片,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并对两种药物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的总的有效率为97.8%,乙组总的有效率为73.3%,甲组患者的降压效果明显高于乙组;甲组的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乙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所得成本效果明显优于尼群地平片。

  • 标签: 硝苯地平控释片 尼群地平片 成本&mdash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成本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实施氯沙坦治疗,分析两种方案的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药品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及血尿酸改善情况对比(P>0.05)。结论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成本-效果高于氯沙坦治疗效果,可考虑作为治疗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 标签: 依那普利 氯沙坦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种灭菌包装材料的阻菌效果和使用成本。方法将本院同一厂家常规器械随机分为纯棉布(A组)、医用无纺布(B组)、医用皱纹纸(C组)、纸塑袋(D组)和密闭硬质灭菌容器(E组),包装后进行灭菌,比较各组灭菌包的完整性、湿包情况、阻菌效果,并对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间的完整性和湿包情况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在灭菌后1个月、9个月、9个月、9个月出现细菌生长,E组在9个月未发现有细菌生长;A组单件综合包装成本最高,B组最低。结论常规且周转快器械建议用无纺布包装,精密小型器械医用建议用皱纹纸或纸塑包装包装,贵重且体积较大器械包装建议用密闭硬质灭菌容器包装。

  • 标签: 灭菌包装材料 阻菌效果 成本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常用于急性脑梗死的四种中药输液的成本-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B、C、D四组。A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粉针0.8g,ivgtt,qd;B组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0.5g,ivgtt,qd;C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40ml,ivgtt,qd;D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ivgtt,qd,疗程均为15天,观察四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D四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86.67%、90.00%、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1827.00元、813.00元、1986.00元、1506.00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58、9.38、22.07、16.73。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方案。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塞通 葛根素 银杏达莫 丹红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外消旋体与左旋体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把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旋体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外消旋体氨氯地平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记录血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析两组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不良反应人数观察组为4例,而对照组为26例,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119元,对照组成本115.5元,成本效果分别为129.8和135.9。结论氨氯地平与左旋体氨氯地平临床效果相近,但后者不良反应人数少,成本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国产与进口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成本和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向性。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根据其临床用药分为国产组50例和进口组40例,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发现,国产组临床有效率为72.0%,进口组临床有效率95.0%,两组患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国产组比值3.75,进口组比值11.26,国产组成本-效果比值显著优于进口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国产奥美拉唑虽然比进口奥美拉唑的临床效果差,但是国产奥美拉唑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比值,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奥美拉唑 国产与进口 消化性溃疡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联合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62例,随机分为A组(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33例)、B组(格列美脲联合吡格列酮,29例),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血糖控制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成本(1659.31元)低于B组(2036.4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成本较低的A组为参照,增量成本效果比B组为269.39,敏感度分析示两组药物降价10%后增量成本效果比B组为242.4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优于格列美脲联合吡咯列酮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的抗生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观察其疗效,分析抗生素的成本效果,从而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方法选取6组不同的抗生素治疗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300例病患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6组,每组人数各50例,分别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Ⅵ组。其中Ⅰ组予以利巴韦林与克拉维酸钾或阿莫西林结合的抗生药剂,Ⅱ组予以炎琥宁与头孢他啶结合的抗生药剂,Ⅲ组予以炎琥宁与头孢硫脒结合的抗生药剂,Ⅳ组予以利巴韦林与头孢呋辛结合的抗生药剂,Ⅴ组予以利巴韦林与舒巴坦那钠或者是头孢哌酮结合的抗生药剂,Ⅵ组予以利巴韦林与头孢曲松结合的抗生药剂,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将药物注入患儿体内,观察不同药物的治疗疗效,并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研究治疗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从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一定效果定量下,采用利巴韦林与克拉维酸钾或阿莫西林结合的抗生药剂的Ⅰ组花费成本最低,六组比较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效果。结论利巴韦林与克拉维酸钾或阿莫西林结合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抗生素 细菌性肺炎 成本 效果分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克林霉素磷酸酯序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意义。方法将206例急性盆腔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序贯治疗组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1.0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给予4天,后予克林霉素磷酸酯分散片0.2g,tid,口服3天。对照组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1.0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并对两组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同,但序贯治疗组所需费用低。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序贯治疗盆腔炎安全有效,并有更合理的成本效果比。

  • 标签: 克林霉素磷酸酯 序贯治疗 急性盆腔炎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干扰素组(干扰素治疗)与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结果两组患者HBeAg转阴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拉米夫定组成本-效果明显优于干扰素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优于干扰素,但拉米夫定因不确定疗程等问题,临床中需结合理选择药物。

  • 标签: 干扰素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成本-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胃食管返流病维持治疗的两种不同方案的成本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院收治的胃食管返流病患者共计96例,将其分为每日组与隔日组,并按时给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进行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时间为10个月,比较其疗效及成本。结果两组患者维持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比较,隔日组与每日组比较,治疗成本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胃食管返流病患者经初始正规治疗后,可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隔日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显著,成本较低。

  • 标签: 胃食管返流病 隔日给药 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应用WHOQOL-BRIEF自评量表(中文版)评价患者使用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采用等级尺度法(RatingScale,RS)将生存质量转化为RS效用值,据此计算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对比PICC置管和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成本-效用间的差距。结果PICC置管单项护理实际成本为(2259.99±30.99)元,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护理实际成本(1432.23±18.45)元。PICC置管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51,成本效用值为44313.53,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22和成本效用值65101.36。结论PICC置管成本虽高,但其效用值也高,其获得一个完整的QALY花费较少,成本效用相对较高。

  • 标签: PICC置管 成本效用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评价中成药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与成本。方法根据临床试验和文献资料,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中成药治疗高血脂症的经济学评价。结果2个月的治疗,中成药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X2=0.8,P>0.05);在药物经济学统计中,当P>0.05时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根据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9.48,P<0.01)具有可比性,中成药组的治疗成本最少。结论中成药不论是在疗效上,还是成本上都比普通西药更具优势,是及经济又实用的典范,称的上价廉物美。

  • 标签: 成本 中成药 高脂血症 血脂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成本-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溃疡消除效果,Hp根除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疡痊治愈率,Hp根除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成本低,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 十二指肠溃疡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克洛与清开灵颗粒在社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与药物成本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与观察组(100)。对照组患儿进行头孢克洛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进行清开灵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成本。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药物成本总和为1002.00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60.00元。结论将清开灵颗粒应用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药物费用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成本效果比较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头孢克洛颗粒 清开灵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非洛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成本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120例,采用口服非洛地平片进行治疗;乙组患者120例,采用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成本进行估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成本估算,甲组患者的用药成本显著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非洛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好、治疗费用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非洛地平片 非洛地平缓释片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