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扎西威色先生所著《藏族金属工艺》是一部研究藏族金属文化艺术工艺的专著,同时更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佘万治、胡恒二先生把它译出来,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为了避免思想和文体的束缚,译本略去原作以下部分:一、书首礼赞和某些章节后的诗句。它们的内容是祈祷神佛,概略介绍本书内容和重要性,以及总结某章的内容。这类诗,缺乏意境,译为汉文,读者不欣赏这种文体。二《略论工巧明和其中的金属工艺》一节,首先援引佛籍罗列古印度十八种、六十四种手工技艺的名称、释迦牟尼出家前所学技艺的名称。为使读者读懂、至少要加写十倍注释。接着作者援引藏族古人的论述给工巧明下定义,提出身语意三种工巧明,所谓身门工巧明,指建造佛像和佛塔;语门工巧明是讲辩著作;意门工巧明即闻思修。对于后二者把手工技艺和佛教徒的日常功课混为一谈,让人感莫名其妙。最后作者介绍藏族传统文化大五明、小五明,引文多,叙述沉闷,且与该书内容游离。三、引用《律经》介绍变量衡、时间、温度等方面的标准。这一节内容旧,又无实际价值,例如关于体积,作者从极微尘开始,谈到微尘、铁尘、水尘、兔尘、羊尘、牛尘、日光尘等微观世界;从一指谈到肘、卡、庹等粗分世界,既不精确,又非实际体积标准。四、有关金属工艺的谚语。有的谚语在汉语无相应的成语,只好破译,效果不好。五、原书的后记,说明写作的缘起和过程。

  • 标签: 金属工艺 五明 藏族社会 身门 光尘 实际体积
  • 简介:金属工艺的原材料:金子、银子、水银、红铜、铁、黄铜、响铜、白铜、金银铜合金、青铜、铝、金银合金、锡、铅、锌。资以打造的必需品:白硼砂、矾、硇砂、芒硝、乳香、松香、火漆、姜黄、石炭、耐火土、砂模用砂、木炭、金礅、诃子、泽漆。

  • 标签: 耐火土 金银合金 金银铜合金 泽漆 尼泊尔银币 铜矿石
  • 简介:泼洒到一个废画框后,它就不是一种“待定义”性质,而是具有一种新定义特征,即它可能是一幅新派的“抽象画”。相对而言,涂墨砾石的钢框更像是一件“纯粹”的材料实验,即石头、墨和刚性结构的材料感性在一起的“搅合”。它比“空”框架更为“无意义”,相比另两个钢框中的墨书和抽象墨象的“坏画”,砾石、墨及钢框的感官组合是一种近于“零度”材料的实验性组合。当然,包含自然材料的“人工”装置,吸收了日本的“物派”和英国的理查德让的大地艺术有关自然物的最低限人工处理的概念。

  • 标签: 装置 感官 自然材料 坛场 人工处理 “纯粹”
  • 简介:通过金属材质的介入,从材料的角度上可以令现代漆艺焕发新生。本文对金属材料在现代漆艺中的使用方式进行研究,分别列举了日韩现代漆艺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此证明金属材料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它对现代漆艺的重要性。

  • 标签: 金属材料 漆艺 工艺
  • 简介: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对一个工业时代的触觉,金属雕塑艺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在材料上,以此思考机械文明为审美带来的可能性。许多艺术家试图通过现代工艺的创造来反映新的机械运动的视觉形式,而文楼先生通过制造新的速度感、空间、材料和运动形式,演绎着不仅仅同传统美学相承续的现代文人的追求。

  • 标签: 金属雕塑 雕塑艺术 立体构成 现代文人 现代构成 现代工艺
  • 简介:高职阶段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对学生的培养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将新元素引进艺术课堂,让艺术设计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培养也更加有效和有意义,让艺术教学课堂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 标签: 高职艺术设计 网络课堂 艺术设计课程 混合式学习模式
  • 简介:课堂面授学习与网络学习结合混合式学习模式已成高校教改有效方式,如何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构建适合该模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成为核心问题。文章结合高职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实践探索,采取对照试验和问卷调查法,分析课程传统教学存在问题,提出从人员服务体系、资源服务体系、环境服务体系、活动服务体系四个维度组成学习支持服务框架。通过四维体系在课程实践中研究,建构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理念。

  • 标签: 混合式学习 学习支持服务 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