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时间:2006年4月2日-5月3日(9:00-16:00)地点:上海美术馆由上海美术馆和古根海姆基金会联合推出的乔治·阿玛尼回顾于4月2日拉开帷幕。展览中有400余件服装,原作草图和视听展示,为观众了解过去30年中乔治·阿玛尼的设计对当代文化带来的文化与社会的冲击,突出介绍了他在电影方面做出的开拓性投入。

  • 标签: 乔治·阿玛尼回顾展
  • 简介:2006年10月11日上午,轻风拂面,阳光浅浅,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第二届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隆重登场。TopMarques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奢侈品展览,以展出全球最顶级品牌闻名于世。本次展览亦汇集诸多全球顶级品牌,件件展品身价昂贵,可圈可点。

  • 标签: 私人物品 国际会议中心 TOP 奢侈品 上海 展览
  • 简介: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会之一,威尼斯双年展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年展。到目前为止,威尼斯双年展已举办了53届,而第54届即将于6月4日至11月27日举行。据悉,本届威尼斯双年展董事会任命瑞士苏黎世艺术馆馆长比奇·库莱格(BiceCuriger)为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视觉艺术部分的总策人。本次展览的主题确定为"光照(illumination)"与"国家(nations)"。

  • 标签: 威尼斯双年展 当代艺术 视觉艺术 艺术馆 苏黎世 董事会
  • 简介:从7月开始,著名艺术家田太权将带着他的观念摄影新作《7010》在上海做首。田太权对这套系列作品的阐释是:以图片方式.表达“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并长期关注人类的终极问题,呈现的是人类消失或者地球毁灭后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人类文明的遗迹。

  • 标签: 上海 人类文明 观念摄影 终极问题 艺术家
  • 简介:持续六天的“新中国六十年阅兵图片”11月1日在香港圆满落幕。展览期间有逾60万港人踊跃参观展览。很多香港市民表示,图片为人们留下珍贵的回忆,也让年轻一代看到国家的巨变:展览令人感动,更令自己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 标签: 新中国 香港 图片 阅兵 展览 中国人
  • 简介:北京大学赵德明教授翻译的墨西哥作家皮托尔的随笔集《逃亡的艺术》作为“世界文学论坛·新名著主义丛书”之一种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皮托尔这个名字对我国读者,甚至从事拉美文学研究的人都是陌生的,鲜人为知,直到2006年获得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才声名远播。《逃亡的艺术》分为四个部分:回忆篇、写作篇、读书篇和结尾篇,它们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进行反思,通过写作记录下反思的成果,在读书的同时比较自己的写作经验,并且吸收和借鉴他人的智慧和技巧”。

  • 标签: 艺术 逃亡 写作经验 世界文学 北京大学 文学研究
  • 简介:2005年9月,长江EMBA与MBA的300余名学子举行了毕业式。他们在读期间,曾与李嘉诚进行了三次“与大师谈心”,得到李先生真传。本文为长江学子将在读期间珍藏之录音化成的文字,本刊发表,以飨读者。

  • 标签: 李嘉诚 赚钱 企业家 儒家思想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 简介:《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语言极富活力和魔力,这主要源自它的对应性、通感性、音乐性、隐喻性和象征性。本文从文本入手,结合具体的语言实例,剖析了《肖像》语言的五大特征。

  • 标签: 《肖像》 对应性通感性音乐性 隐喻性 象征性
  • 简介:沈德潜《说诗啐语》卷下“七六”云:“姜白石《诗说》谓:一篇之妙,全在结句。如截奔马,辞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辞尽意不尽。又有意尽辞不尽,剡溪归棹是也。辞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也。”(见《庄子·田子方》篇)中国古代诗歌的结尾方式众多,但比较高明的当属上述“辞尽意不尽”和“辞意俱不尽”两种。这两种方式都强调诗歌结尾要用有限的语辞表达无尽的意蕴,但后一种情况比前者更注重语象本身的精美,具备无尽的形象美,而不仅仅是意蕴的“无尽”。

  • 标签: 结尾艺术 中国古代诗歌 唐诗 《诗说》 结尾方式 姜白石
  • 简介:这天下午,铁托·阿纳托尔·布洛克早早地就被吵醒了。他身上穿了条新裤子。他抬起头,竖耳倾听。他是躺在草垛后的悬钩子树丛间睡觉的,找了块暖洋洋无风的地方,且不易被人看到。他审慎地选中这块地方藏身,因为他知道,一旦被发现,在这里他可以找到借口。坦率地说,这天下午他受吓不轻,从睡眠中被吵醒时他真担心会发生最

  • 标签: 布洛克 小公鸡 铁托 多愁善感的人 鲁尔 悬钩
  • 简介:河南大学教授梁工所著的《圣经叙事艺术研究》于2006年7月出版。梁工教授致力于《圣经》和基督教文化研究已多年,他主编、撰写及编译了十多部作品,并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圣经研究的论文。《圣经叙事艺术研究》“标志着梁工教授在《圣经》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新起点,它从梳理和探讨《圣经》和基督教对西方文学、文化、政治、社会和思想各方面的巨大和深刻影响,

  • 标签: 圣经叙事 艺术研究 《圣经》 文化研究 大学教授 西方文学
  • 简介: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游走于现实和梦想之间,一边是他们的事业,一边是他们的艺术。纵情在艺术世界的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追逐艺术的梦想,他们希望有一天把艺术当作一种事业去经营。

  • 标签: 艺术世界 梦想 事业
  • 简介:昆德拉的小说艺术刘润奎“认识你自己”这句代表了古希腊最高智慧的格言,揭开了西方人对自我存在追寻的历史。我们是什么?自何处来?到何处去?不知困扰了多少先贤哲人。自从人在思想上逐渐摆脱了神的束缚后,笛卡尔庄重宣言: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然而,20世纪的...

  • 标签: 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小说艺术 小说结构 《生活在别处》 卡夫卡
  • 简介: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艺术品市场领先复苏......这一切都将我们指引向另外一个层面——精神生活。我们需要继续快马加鞭,去追赶艺术。于此,我们即将进入追赶艺术的岁月里。

  • 标签: 艺术品市场 经济高速发展 精神生活
  • 简介:第五届“大唐西市海外回流文物”于9月27日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的大唐西市国际展览馆开展。来自美国、法国、瑞典、阿富汗等地区50余家知名收藏机构,共展出珍贵文物艺术品万余件,包括陶器、青铜器、玉器、瓷器、杂项等六大类。上至新石器时代的祭祀用具,下至明清文人雅士的文房清玩,其中不乏欧美和西亚的金银器和珠宝。精彩绝伦的文物生动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时代气息,投射了中华文化在艺术创造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北京翰一堂的清代官窑瓷器,都是以成对的器形展出。

  • 标签: 文物展 回流 海外 西安 官窑瓷器
  • 简介:<正>一般认为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欧洲十九世纪末,可是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澳大利亚文坛现实主义流派一统天下的单调局面才有所改变。继切斯特·科伯之后,澳大利亚出现了一大批作家,他们不仅吸收了欧洲的文化传统,而且勇于实践,把现代派的写作手法运用于小说、戏剧等艺术领域,写出了大量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现代主义小说,极大地丰富了文学创作,帕特里克·怀特的小说《风暴眼》就是此中之一。

  • 标签: 《风暴眼》 澳大利亚 帕特里克·怀特 文学创作 现代主义小说 现代主义文学
  • 简介:中国古代绘画有所谓疏体和密体,有大笔写意和工笔细描两种表现技法。古代诗歌写景状物,也有类似绘画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前者是大处着墨,重在传神写意,在传神中显形,三笔两笔便勾画出景物的总体印象和大的轮廓,至于景物的细微之处,则由读者引发的联想去补充、再现。这类诗歌的意象往往是巨大的,意境往往是壮阔的。后者,小处着墨,用白描手法精细地刻画景

  • 标签: 写景状物 杜甫 景物 意象 中国古代绘画 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