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正>心理学研究往往是以个体为对象的。国际象棋同其他棋类一样都是两个人的心力智力和两种知识之间的竞赛。人们下棋要想获胜,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应用自身的心智思索能力。研究心理学,将能了解并掌握这些能力的形成、发展和发挥。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对手的长处和弱点,知己知彼,以便正确地制定下棋的战略和战术。因而棋手研究心理学,可以提高奕棋的水平。目

  • 标签: 心理学家 国际象棋 研究心理 棋手 心理学研究 运动员
  • 简介:随着社会日趋开放、多元,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愈来愈宽容。疾控网站首设同性论坛,辟有“心灵家园”和“同性天地”讨论区,为同性恋者提供情感交流和心理咨询。对待性取向不同的少数群体是接纳还是排斥,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同性恋者 网上论坛 人性关怀 社会文明程度 北京 “心灵家园”
  • 简介:本研究采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灰、白10种单色,研究美术专业人员(117名)和非美术专业人员(447名)的颜色爱好特点的异同。采用物体图和抽象图形两类图形共7种,其中又按颜色特性分为记忆色和任意色两类。结果表明:两类人员都具有偏好记忆色的共同倾向,但偏好程度有显著差异;对任意色的爱好,美术专业人员与非美术专业人员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前者明显地偏重爱好无彩色灰黑白颜色

  • 标签: 颜色爱好 记忆色 任意色
  • 简介:本研究使用相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北京人和上海人对对方社群的社区性格的评价,发现北京人普遍认为上海人具有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进取性、开放性和适应性,而较少具有保守、重人际关系的人格特点;上海人则认为北京人继承了守信用、重感情、乐于助人等优秀的品质,而相应缺乏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些特质。同时,本研究也说明相应分析是深度加工数据获得更深入信息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北京人 上海人 社区性格 相应分析 人格特点 居住环境
  • 简介:<正>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于1980年7月6日至12日在莱比锡举行,包括中国心理学家在内的57个国家的3960多名心理学家出席了会议。在国际心理学大会期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召开了代表大会,决定接纳中国为会员国。在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心理学会的入会申请以后,中国心理学会的两名代表随即参加了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各成员国代表大会,同各国代表一起,对该会的有关活动和新的执行委员会参加了讨论和选举。

  • 标签: 国际心理学大会 中国心理学会 联合会 心理科学 代表大会 心理学家
  • 简介:中国人平均睡眠时长7.5小时:54.8%中国人起床后仍会犯困:57.1%中国人起床需要闹钟叫早;一成中国夫妻分床而睡;超四成中国人有睡回笼觉的习惯:48.6%的中国人半夜醒来上厕所;学龄期儿童平均睡眠时长为8小时40分钟;媒体人睡得最差,睡眠指数得分仅为56.5;7612%的职场人士上下班路上曾在车里睡着过,中国人躺在床上玩手机、平板的时间平均为29分钟;城乡居民睡眠得分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和小城镇居民的睡眠指数得分均在70分之上,而城市居民的睡眠指数得分仅为61.6分;高知群体指数得分持续走低。中低学历人群的睡眠指数得分已逾70分,而高学历群体与低学历者问的差距扩大到11分;睡眠指数调查所涉及的40个城市中,三线城市的睡眠指数平均得分为61.4,而一线城市则降为60.3分;城市职场人在工作的强压之下,有七成会在车上倚窗椅小睡,上班时大脑空旷也司空见惯;城市职场人的睡眠指数得分皆处于平均分之下,即便是得分最高的教师群体,也只有63.7分,而分数最低的媒体人仅为56.5分;超两成公众在受访时报告自己每天睡不够7小时;人们都在抱怨自己睡不好,却舍不得早早睡着。58.9%的人将上床后睡着前的时间全交付给了各种网络活动。

  • 标签: 中国人 睡眠 城市居民 职场人士 低学历者 高知群体
  • 简介:2004年5月14~16日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举行了我国第一届眼动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芬兰和德国以及我国香港特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90余人参加了会议。虽然眼动研究是国外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之一,但我国起步较晚。为了推动国内眼动研究的发展.加强国内外眼动

  • 标签: 眼动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 心理与行为 天津师范大学 眼动特征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厌学学生的教育问题,是近几年来,普通中学干部和教师经常议论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已成为学校方面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如不设法使之得到控制和一定程度的解决,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研究拟通过对宣武区普通中学初中的厌学学生进行一次现状的调查,以期摸清情况,有利于提出可行的对策。

  • 标签: 普通中学 非智力因素 学生现状 二年级 班主任 意志力
  • 简介: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525名北京儿童和568名农村儿童为被试,考察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城市流动性和住房流动性偏高,而学校流动性相对偏低;(2)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方面,流动儿童显著高于北京儿童和农村儿童;住房和学校流动性高的儿童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儿童;(3)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对其孤独感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预测系数为30.2%。流动儿童存在较高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社交焦虑能够显著预测孤独感。

  • 标签: 流动儿童 流动性 社交焦虑 孤独感
  • 简介: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北京人愿意资助前夫或前妻,七成人对婚外情表示容忍,四成人认为“作风问题”是隐私。一个正日益突出的现象是涉外离婚案迅速上升。有关报道说,调查还发现,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共受理1321件离婚案,原告为女性占了六成,这些女性提出的离婚理由很复杂,往往是很多因素交叉,不过最常见的理由是性格不合。

  • 标签: 婚外情 北京人 婚姻状况 成人 容忍 乐观
  • 简介:如今,中国城市中行乞的人到处可见。有专家将中国乞丐分为五类:一、挟技之丐,他们唱歌、舞蛇或玩杂耍等,靠卖艺行乞:二、残疾之丐,如断肢、毁容者等,靠博得行人怜悯得到施舍;三、行乞之丐,在繁华商业区,向路过的行人、商店等讨钱;四、诡托之丐,诡言与亲人走散,身无分文,或假称父母有病,无钱上学,从而骗取钱财;五、强索之丐,乞钱不给,或口出脏话,或拦住不让走,这多是一些商场附近和天桥上的儿童乞丐。

  • 标签: 乞丐 中国 职业化 行乞 商业区 行人
  • 简介:PTSD是近十年来在中国精神病学界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随着国外对PTSD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文章对中国PTSD的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基础、病因学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作了初步总结和探讨.

  • 标签: PTSD流行病学 神经生物学基础 病因学 诊断和治疗
  • 简介:漫长的农耕文明.铸就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信条,请客吃饭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好礼尚往来,请客遂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有趣地阐释了请客行为中的经济学原理.本刊刊出,以飨读者。

  • 标签: 请客吃饭 中国人 经济学原理 农耕文明 交际方式 礼尚往来
  • 简介:通过对囚徒困境博弈的囚徒策略选择发现,中国被试的囚徒策略选择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的影响:在一次囚徒博弈中,并不像传统博弈论预测的那样被试选择坦白为最优策略,而是有一半多的被试选择了不坦白策略;在进行囚徒选择时大多数被试都意识到了囚徒之间的熟悉关系。囚徒关系被激活后,选择不坦白策略的被试与选择坦白策略的被试之间有显著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以及相应的人际信任是导致被试选择不坦白策略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策略 人际信任
  • 简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深入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教育政策研究、国际比较研究、传统文化分析、课标分析以及实证调查等支撑性研究,我们建构了三大领域六个指标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

  • 标签: 学生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国际比较 传统文化.
  • 简介:宗教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在民国初期传入我国后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现如今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队伍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 标签: 宗教 心理学 心理机制 心理治疗 佛教 道教
  • 简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易经》中卦辞和爻辞所运用的象征或比喻与无意识所表达的原始认知是相通的,《易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改变思维方式和心灵暗示功能。道家的“无为”和“自然”思想对于矫正人的认知方式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禅宗有关人心本体和现象的认识对于人类心灵的净化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根据。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可在现代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学思想 《易经》 积极作用 暗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