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输液调配环境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程度。方法:以我院静脉输液调配室为观察对象,分为常规管理措施(设为常规管理组)与强化环境管理手段(设为环境管理组)。各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模式下静脉输液调配环境的质量、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环境管理组在静脉输液调配环境质量方面的各项评测指标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环境管理组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7.0%),而患者满意度(97.0%)则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88.0%),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加强对静脉输液调配室的环境管理,可以显著提高调配室的环境质量,有效减少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这一做法值得在医院中推广实施。

  • 标签: 静脉输液调配室 环境管理 药品不良反应 影响
  • 简介:中心药房进行调配,分临时医嘱用药和长期医嘱用药。临时医嘱用药是指药房根据医嘱一次性调配,交待服用方法,由病人自己服用的药物。长期医嘱用药是指临床医师根据住院病人病情需要开写的、药房必须每天重复调配同一种、同一组药物,由护士执行。长期医嘱片剂用药由于每个病人药品不同、剂量不同、时间不同等,需分时间,一种药物分剂量调配于一次性服药杯内,调配时需一瓶一瓶地开启,既费时又费力。为了方便调配,采用了桌面式片剂调配盘(即将各种片剂倒入小瓷杯内,将小瓷杯嵌入木制箱的表面,在木箱上面覆一盖板。),此种调配盘尚方便简行,但放片剂的小瓷杯间互相窜味,密封

  • 标签: 中心药房 抽屉式 片剂 长期医嘱 玻片 剂量调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心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类型及原因,制定相对应改进措施,以提高药品调配准确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中心药房门住院既往发生登记的口服药差错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生差错的原因和处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药剂处方中出现差错事件频率较高为数量差错,而后依次为品种差错、输写错误及其他。结论:中心药房将通过改进调剂规范,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优化流程并明确药师责任制,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地降低药品调配错误率。

  • 标签: 中心药房 药品调配差错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心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类型及原因,制定相对应改进措施,以提高药品调配准确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中心药房门住院既往发生登记的口服药差错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生差错的原因和处理对策。结果:通过分析后可知药剂处方中出现差错事件频率较高为数量差错,而后依次为品种差错、输写错误及其他。结论:中心药房将通过改进调剂规范,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优化流程并明确药师责任制,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地降低药品调配错误率。

  • 标签: 中心药房 药品调配差错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加强医疗设备集中管理,使设备资源充分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提高设备利用率,进一步完善医疗设备管理

  • 标签: 医疗设备 调配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静脉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住院医嘱共计82178条,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析。结果大多数医嘱用药合理,合理率为99.47%,不合理用药医嘱439条,占0.53%,主要表现为配伍、剂量、用法、溶媒选择错误及用量不合理等。结论我院静脉用药医嘱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医院药学部门应加强合理用药检查,加强审方检查力度。

  • 标签: 注射剂 住院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主要通对近几年来对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文献分析,了解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现状和工作中存在问题做一简要概述。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流程 发展前景
  • 简介: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9年第4季度和2010年第1季度提交的不合理医嘱汇总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药师的干预.不合理用药比例由2.80%下降为1.74%.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输液浓度、载体选择、配伍禁忌、给药方式、使用剂量、给药频次、药物剂型选择等方面。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配置前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可及时发现纠正不合理用药.通过与医师沟通.及时予以纠正。为患儿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审核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对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的影响。方法:比较我院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效果。随机抽取的1000份静脉药物调配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结果: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前500份静脉药物调配成品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实施后,P<0.05。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后静脉药物调配平均耗时明显少于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前,P<0.05。结论:静脉药物调配实施成品输液质量管理有利于提升静脉药物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

  • 标签: 静脉药物 调配技巧 成品输液质量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设立非静脉用药警示标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确定非静脉用药警示标识的种类和使用工具。结果使用方便的非静脉用药警示标识大大减少了视觉错误所导致的护理风险,促进了护士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安全护理质量。结论非静脉用药警示标识有效的提高了ICU用药安全,应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非静脉用药 警示标识 ICU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设立非静脉用药警示标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确定非静脉用药警示标识的种类和使用工具。结果:使用方便的非静脉用药警示标识大大减少了视觉错误所导致的护理风险,促进了护士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安全护理质量。结论:非静脉用药警示标识有效的提高了 ICU用药安全,应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非静脉用药 警示标识 ICU应用
  • 简介:在分析安徽省应急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安徽省应急物流调配中心选址问题。结果表明:安徽省应急物流调配存在物流企业对应急物流业务的参与度不高,应急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配送能力不佳等问题。对此,以合肥、芜湖、蚌埠、安庆4座城市为候选调配中心,利用专家打分法给出对应的影响要素权重,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排序,最终得到安徽省应急物流调配中心选址候选城市排序:合肥〉蚌埠〉芜湖〉安庆。

  • 标签: 应急物流 调配中心 层次分析法 选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静脉用药安全监控平台,保证静脉输液安全、有效。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最新方法、技术,逐步建立静脉用药安全监控平台。结果不同种类的药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方法存在很大差异,结合药品说明书制定出相应的使用规范。结论应建立静脉用药安全监控平台,为临床规范使用静脉输液制定标准。

  • 标签: 静脉用药安全 抗菌药物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常见静脉输液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9600份静脉输液医嘱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286份,不合格率为2.98%,合格率为97.02%。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溶媒选择不合理、超剂量用药、药物配伍不合理、输液速度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加强医嘱审核,可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降低用药风险。

  • 标签: 静脉输液 不合理 用药
  • 简介:静脉用药是临床疾病救治、营养供给的重要途径,其终端均由护理人员完成,成功与否关系到疾病救治效率,甚至医患间融洽。护士在临床静脉用药终端环节中,保证"每一针、每一滴"的安全性、可靠性至关重要,凭借多年的临床静脉用药经验,对这一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保证疾病救治质量,促进医患和谐。

  • 标签: 临床疾病 静脉用药 终端 救治质量 医患和谐 营养供给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4年1月-9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日常医嘱147360条,不合理医嘱8472条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结果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在电脑医嘱录入错误,溶媒选择不适宜,药物配伍禁忌,超说明书用药,给药途径不宜等五个方面。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达到规范医师处方,促进合理用药的目的。

  • 标签: 静脉用药 不合理医嘱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