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颞骨岩部颈内动脉及面神经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 ,为颞骨岩部入路临床外科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取 10例 2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采取颞耳后入路解剖法,暴露颞骨岩段颈内动脉和面神经各段 ,观测并测量面神经各分段的长度,颈内动脉水平段和垂直段的长度,颈动脉管内口和外口距耳蜗最近点距离。结果 面神经内耳道段长度 10.33±1.77 mm,迷路段长度 4.05±1.19 mm,鼓室段长度为 10.74±1.92 mm,乳突段长度 11.05±1.14 mm;颈内动脉水平段长度 17.17±3.72 mm,垂直段长度 10.65±1.01 mm;颈动脉管内口距耳蜗长度 19.64±1.48 mm,颈动脉管外口距耳蜗长度 2.24±0.43 mm,左右两侧相关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面神经颞骨岩部内乳突段最长,迷路段最短,耳蜗位于岩大神经面神经迷路段之间的夹角内。临床外科手术操作中,以颈动脉管内口为参照点,向后方磨除颞骨岩部骨质保护耳蜗的安全距离范围为 19.64±1.48 mm,手术操作接近该距离末端时应停止操作或改变磨除方向,避免损伤耳蜗等重要结构。

  • 标签: [ ] 颞骨岩部 面神经 颈内动脉 耳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面部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面神经麻痹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予以试验组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1.40%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5.35%,对比数据间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能使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

  • 标签: 低频治疗仪 针灸 面神经麻痹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面神经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面神经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相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但观察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且疗程明显缩短。[结论]心理干预能促进大学生面神经炎的康复。

  • 标签: 面神经炎 心理干预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激素使用及疗效。方法将66例合并糖尿病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使用激素)及对照组(不使用激素),按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标准House-Brackmann(H-B)进行疗效判断,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9%,对照组总有效率63.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短期使用激素对于其恢复和预后明显利大于弊,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关注。

  • 标签: 激素治疗 糖尿病 急性面神经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瞬目反射检查对面神经炎诊断的帮助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面神经炎发病患者进行瞬目反射(BR)检查,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左侧病变和右侧病变,患者病程长短不一,最短半天,最长达20年。分别记录患者病侧R1波、R2波及健侧R2'波延长和消失例数,同时进行面肌功能临床评估。结果瞬目反射检查的异常率高达90%以上。结论瞬目反射能够及早反映出患者面神经的损害,是面神经炎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对评估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瞬目反射 面神经炎 诊断价值
  • 简介:面神经鞘瘤属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从桥小脑角至腮腺区的面神经任何节段和分支,以乳突段、迷路段多见。对肿瘤大、侵犯广的患者常采用侧颅底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脑脊液漏、脑水肿、后组脑神经麻痹失代偿、急性肺水肿等。肺动脉栓塞并非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未经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30%以上。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神经鞘瘤 后组脑神经麻痹 桥小脑角 腮腺区 侧颅底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的影响.方法7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实验组另外增加中频电体操、面部穴位按摩及面肌辅助操治疗.结果2组House-Brackmann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实验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表情肌电信号比较,实验组增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物理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ClinicalobservationofcomprehensivephysicalfactortherapyforperipheralfacialneuritisBeijingFriendshipHospital,CpitalMedicalUniversity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department100050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mbinationofphysicalfactorstherapyonperipheralneuritisplane.Methods70casesofperipheralfacialneuritiswere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Bothgroupsreceivedconventionalmedicaltherapyandphysicalfactortherapy;theexperimentalgroupanadditionalintermeGdiatefrequencyelectricgymnastics,facialmassageandfacialassistedexercisetherapy.ResultsGroup2House-BrackmanngradingtreatmentsignificantlyimGprovedcompared(P<0.01),andtheexperimentalgroupweremuchhigher(P<0.05).EMGexpressionaftertreatment,theexperimentalgroupincreasedmoresignificantly,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ComprehensivephysicaltherapyforpatientswithperipheralfacialneuritisrecoverasignificantroleinKperyowmoortdinsg.comprehensivephysicalfactor;therapy;peripheralfacialneuritis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91-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神经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9月的7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策,整体护理服务对策组开展整体护理服务对策。比较两组满意度;面神经炎相关临床症状好转时间、面神经炎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和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后面神经炎症状评分值、生存质量评分值;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整体护理服务对策组满意度、面神经炎症状评分值、生存质量评分值、面神经炎相关临床症状好转时间、面神经炎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和自我护理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常规护理服务组有优势,P<0.05。结论面神经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服务对策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面神经炎患者相关症状,并提高面神经炎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改善面神经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面神经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面神经炎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面神经炎患者 整体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依照其病程的长短均分为急性期、恢复期两组,全部行针灸治疗。结果恢复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远低于急性期组,治愈患者治疗次数明显多于急性期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尤其体现在急性期患者。把握好治疗时机,不仅可以缩短病程,而且可以提高效果。

  • 标签: 针灸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65例急性面神经麻痹用牵正膏加减贴敷治疗。结果有效率高达98.47%。结论牵正散为主方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有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面神经麻痹 外敷疗法 牵正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1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在针灸取穴上,分为额部取穴、面颊取穴、远端配穴;在中药治疗上,采取牵正散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并发症积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并发症积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为72.73%,大于对照组的41.94%,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并发症,协同提高临床效果,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炎 针灸 中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加艾条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艾条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在3个疗程之内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8%,平均治疗时间为11天;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8.1%,平均治疗时间为21天,电针加艾条灸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缩短病程更明显,所以治疗组治疗面神经麻痹起效快。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电针 艾条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