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治疗的54例大中型(Koos分级3、4级)听神经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乙状窦后路径下肿瘤完全切除术,术后12个月根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分为面神经功能优良组(H-B分级Ⅰ~Ⅱ级,38例)以及面神经功能受损组(H-B分级Ⅲ~Ⅵ级,16例)。收集两组患者肿瘤长径、面神经位置等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面神经位置、肿瘤囊性变化情况、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肿瘤长径、手术时间、年龄、Koo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肿瘤侧别、性别、同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OR=2.431)、肿瘤囊性变化(OR=5.821)、肿瘤与面神经重度粘连(OR=3.754)、面神经位于肿瘤上方(OR=2.066)是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存在部分面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这与肿瘤长径、肿瘤囊性变化、肿瘤与面神经粘连情况以及面神经肿瘤相对位置等具有明显联系,术前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精准评估,以期改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神经瘤,听 面神经功能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DTI重建追踪面神经的位置,以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结果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定位的一致性。结果17例患者术前行DTI重建均成功追踪面神经,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成功定位面神经的实际位置,其中15例与术前DTI重建面神经的位置相符合,2例与DTI不相符合,包括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上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上级,1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侧前下部,而术前DTI显示面神经位于肿瘤下级。术前DTI定位面神经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76.5%,AUC=0.900(P=0.011),与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定位面神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734,P<0.01)。结论术前DTI对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的定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术中保护面神经,从而减少面神经的损伤。

  • 标签: 神经瘤,听 面神经 弥散张量成像 电生理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7月~2015年3月,采用面神经侧方扩散法,对126例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126例中123例术前记录到典型异常肌肉反应(abnormalmuscleresponses,AMR)波形,经手术后AMR消失。术后1个月内面肌痉挛症状消失119例(94.4%),残余轻微症状7例(5.6%)。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有利于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对责任血管的判断和减压效果的预估。

  • 标签: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治疗的54例大中型(Koos分级3、4级)听神经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乙状窦后路径下肿瘤完全切除术,术后12个月根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分为面神经功能优良组(H-B分级Ⅰ~Ⅱ级,38例)以及面神经功能受损组(H-B分级Ⅲ~Ⅵ级,16例)。收集两组患者肿瘤长径、面神经位置等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面神经位置、肿瘤囊性变化情况、肿瘤与面神经粘连程度、肿瘤长径、手术时间、年龄、Koo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肿瘤侧别、性别、同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OR=2.431)、肿瘤囊性变化(OR=5.821)、肿瘤与面神经重度粘连(OR=3.754)、面神经位于肿瘤上方(OR=2.066)是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存在部分面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这与肿瘤长径、肿瘤囊性变化、肿瘤与面神经粘连情况以及面神经肿瘤相对位置等具有明显联系,术前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精准评估,以期改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神经瘤,听 面神经功能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过程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36例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均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0.5~1年。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大于90%)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面神经损伤3例。术后6月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0例,Ⅲ、Ⅳ级12例,Ⅴ、Ⅵ级4例。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评价面神经功能。

  • 标签: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面神经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对面神经炎 采取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神经炎患者康复的 应用效果 。 方法选用在本院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面神经炎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4 例, 对照组 给予 常规护理, 研究组 则 给予 早期综合护理 干预 , 对比 两组患者的 临床 康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 结论  面神经炎患者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改善,对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面神经炎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护理干预对面神经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面神经炎患者 86 例 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 对照组、干预 组,每组各有患者 43 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 传统护理,干预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显著 提高面神经炎患者的 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具有大力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临床价值 。

  • 标签: 护理干预 面神经炎 生活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推拿在面神经炎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单侧面瘫100例病人,按11的比例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1周后给予推拿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治疗组Sunnybrook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安全级别均为1级。结论在面神经炎恢复期介入推拿手法按摩,可以促进面神经的恢复,降低面神经炎后遗症的发生。痛苦小,易于被病人所接收,长期疗效更好。

  • 标签: 推拿 面神经炎 恢复期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药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药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经过治疗以后分别对4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疾病治疗,在40例患者中,(治愈36例,占90%,显效3例,占7.5%,有效1例,占2.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针药综合治疗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其联合了针刺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的作用和中药活血化瘀功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面部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面神经炎 针刺疗法 按摩 中西结合
  • 简介:神经外科手术中,翼点开颅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如分离颞筋膜时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面神经颞支的损伤.我们自1998年至今,采用了一种较简单、易掌握、易推广的新方法保护面神经颞支,连续应用38例,均未发生面神经颞支的损伤,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标签: 翼点开颅术 面神经 神经外科 颞筋膜 医源性损伤
  • 简介:目的比较面神经垂直段CT定位和解剖定位。方法15例开颅取脑后的颅底标本,对面神经管垂直段至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颈静脉窝外侧壁与前壁水平之间距离进行直接测量,并与64层螺旋CT测量进行比较。结果尸骨直接测量与CT测量结果分别是(3.01±0.65)mm与(3.09±0.68)mm,(10.98±1.72)mm与(10.98±1.64)mm,(3.99±1.23)mm与(3.91±1.17)mm,(8.32±1.86)mm与(8.24±1.92)mm;两种方法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测量方法可靠,测得值可信。CT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

  • 标签: 面神经管 计算机断层摄影 人体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