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省际边界区域应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培育区域增长极,扩大边界区域“中心市场”的质量和数量,发挥省际边界区域的扩张效应,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怀化具备成为湘鄂渝黔桂省际边界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前景,应积极推动边区经济协作向深层次发展;加快发展步伐,构建区域增长极,大力推动企业跨区兼并、收购和联合,制定政策法规,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

  • 标签: 省际边界区域 增长极 中心城市
  • 简介: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60年代中以前,从人类生态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的社会地位、家庭状况、经济收入对人口迁居的影响。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从数量分析、行为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迁居的空间特征、数量模式、迁居行为、住房链。70年代中至现在,从社会结构深层角度来研究迁居,并对绅士化现象作了全面研究

  • 标签: 西方国家 人口迁居研究
  • 简介:二战后,美国和欧盟的城市化出现分散趋势,但由于城市化政策差异,其城市化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美欧城市化模式对各自的城市空间与功能发展、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美欧城市化政策、模式影响的比较,从长期的经济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能为当今我国的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 标签: 美欧 城市化 模式 比较
  • 简介:本文介绍了798艺术区的保护现状,以此为例阐述中国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的理念和措施。优秀近现代建筑是某一时代建筑的代表,是当时历史文化的载体,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我们应采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等措施,使之形成体系并进行科学保护。

  • 标签: 798艺术区 近现代建筑 保护
  • 简介:李鸿章在上海创设了江南制造局等一系列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近代化大工业在上海的异军突起。这种开中国风气之先的做法,不仅挽回了国家利权,同时也刺激了上海富商投资新兴近代企业的兴趣。特别是招商局和织布局发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之先声,是上海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中,迅速缩短与国际先进工业技术之间差距的开端,引领了上海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李鸿章创办电报总局和铁路公司,将上海的水陆交通、电讯事业推进到一个新时期后,上海的城市经济最早跨人了大工业时代。李鸿章筚路蓝缕的卓越贡献,为后来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夯下了坚实基础。

  • 标签: 李鸿章 上海 机器制造 近代通讯 城市经济
  • 简介:新型城市化增长模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发展的战略,老城区成为城市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一环。与城市发展战略背景相平行,新时期国内城市面临重要转型,以北京、广州、武汉、济南、景德镇等城市为例,阐述新时期城市遗产保护发展的模式与面临的主要任务。

  • 标签: 新时期 城市遗产 保护 任务
  • 简介: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目前处于近乎“公地”的状态,其产权模式选择过程中,不能仅仅依据有关公共资源治理的国家集中控制、私有化或者自主治理的任何一种理论,而应该考虑其具体特征。在考虑其属于可耗竭自然资源的属性、开发利用中的强竞争性和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得出,选择国家所有制是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产权模式必然的、理性的、可行的选择。在国家所有的情况下,具体应该由政府代替国家,作为所有者代表,行使占有权和支配权,并对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做出相应规定。

  • 标签: 城市地下空间 自然资源 产权
  • 简介:卡舒巴认为,把文化视作全部生活样式的宽泛定义可以作为研究城市文化动相与变相的概念基础。他指出,文化几乎只存在于迁变之中,是迁移的、变形的、混合的、杂交的、过程的……。依据“迁变生起”的标准,可以划分为自然发起的常规文化迁变与基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利益而人为有意推动的新式文化迁变,后者可以称为“文化的转基因”,并促成了新的共同体结成形式。借鉴西方经验,探析文化传承中的动相与变相,实现城市的移风易俗与社会和谐,是中国民俗学者的新使命。

  • 标签: 文化迁变 常规文化迁变 新式文化迁变 共同体新结成形式
  • 简介: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正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论述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的缺失,分析了社区支持在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与心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支持的策略。

  • 标签: 城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社区支持
  • 简介:本文提出近十年来,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已形成过度膨胀.其特点为,行政建制和行政区划上的"市镇化",高速超过了经济结构和经济功能上的城市化.必须强化商品经济观念和现代城镇管理智能,才能把行政建制上的市镇真正规划建设成经济结构功能上的城镇.

  • 标签: 城市化 过度膨胀
  • 简介:城市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城市的建置、成熟与发展,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水平。本文所述的城址,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称之为"城",是一种以高墙围绕起来的具有防御功能的新型聚落形态。通过对古代城址的考古学研究,可以窥见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

  • 标签: 河套地区 秦汉时期 中原王朝 古代城市 城址 匈奴
  • 简介:在我国,城市化不仅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还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和城市自身功能的完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区域的扩张和城市外貌的更新.而其中,城市区域的扩张和城市外貌的更新,必然引发城市建设与历史文物保护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建国以来的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日益成为一个十分显眼的问题,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中国 城市化 文物保护 历史文化
  • 简介:生态城市建设有两个基础平台,一是市区本身的“城市生态系统”,二是市区周围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区域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在双重空间尺度上展开:在城市尺度上,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区域尺度上,优化城市—区域生态系统。洛阳在我国乃至世界城市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典型意义,在双重空间尺度上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对洛阳市的城镇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洛阳市 生态城市 建设 生态系统
  • 简介:2015年岁末的一天,我在与湖北省社科院龚益民教授聊天的过程中,他向我说起了社科院的一则轶事,最近国家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出台后,省社科院有几位同仁都在争夺"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一概念的"首倡之功",一时之间,莫衷一是。为了平息争议,决定进行网络检索,结果发现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我在2002年提出来的。回忆的闸门顿时打开,十多年前那段往事就如电影放映般历历在目。多年来,我一直在城市史和城市学的研究领域耕耘,

  • 标签: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现代化 电影放映 城市学 城市规模 网络检索
  • 简介:一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是地理和历史条件双重作用的结果.西部名域乌鲁木齐的兴起与发展正是这一结果的具体体现.加深对乌鲁木齐兴起、发展的了解、研究,会对城市的管理、规划、建设等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 标签: 乌鲁木齐 历史 地理 城市 发展 城市兴起
  • 简介:在GIS技术支持下,根据兰州市1990年、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04年的卫星影像图,提取了1990年以来兰州市的城市空间扩展信息,并利用年均扩展指数(AGI),分析了兰州市1990—1995年、1995—2000年和2000—2004年三个研究时段城市空间扩展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990—1995年处于快速扩展期,1995—2000年处于缓慢扩展期,2000—2004年处于高速扩展期。城市空间扩展主要发生在城关区和安宁区,主要表现为圈层式扩展与内部填充式两种过程。最后,探讨了兰州市空间扩展机制,重点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兰州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城市空间扩展 年均扩展指数 兰州市 扩张机制
  • 简介:<正>日前,《运城市教育志》首发式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殿民及文化、地方志办负责人等出席首发式。该书为运城市第一部教育专业志书,全书共分3卷,300余万字。由运城市教育史志编

  • 标签: 城市教育 史志 印刷精美 扛鼎之作 王殿 城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