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共计纳入80例子宫肌瘤患者,患者均由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组(阴道手术组,27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组(腹腔镜手术组,27例)、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组(开腹手术组,26例),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前、术后1d三组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等指标。结果阴道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均优于其余两组,而腹腔镜手术组各项指标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术前,三组IL-6、TNF-α水平相当,术后1d,各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上升,开腹手术组水平>腹腔镜手术组水平>阴道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术前三组患者E2、LH、FSH水平相当,无差异显著(P>0.05),术后1个月,三组患者E2水平均下降,阴道手术组水平最低,腹腔镜手术组水平次之,开腹手术组最高,患者LH、FSH水平升高,阴道手术组水平>腹腔镜手术组>开腹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术后患者性激素水平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不同手术方法 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 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86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分为2组,各93例。手术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保守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结果在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对比中发现,手术组远优于保守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保守组为47.3%,手术组达到了73.1%,明显高于保守组(P<0.01)。结论手术治疗相较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03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5例早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情况及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感染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周内痊愈出院,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并发腹腔残余脓肿1例。结论早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可以替代传统保守疗法,而且是安全可靠。

  • 标签: 早期 手术 治疗 阑尾 脓肿
  • 简介:摘要探讨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的麻醉特点。对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的麻醉方法特点进行分析。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此时患者可行择期手术手术方式可采用传统上的开腹手术,也可采用腹腔镜手术。一般可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或全身麻醉。输卵管妊娠破裂为常见急症手术,麻醉处理主要取决于失血程度,取决于失血量的多少。麻醉方式的选择以休克指数为主要依据,<1者用椎管内麻醉;>1者选全身麻醉。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手术治疗 麻醉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32例,采用骨折创伤面复位、修复、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2~18周,随访1-3个月,进行综合评分,优良率为87.5%,除切口感染2例,经切口换药后愈合外,无螺钉断裂、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及脱位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的期待疗法和药物治疗。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30例采取期待疗法和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愈24例,6例治疗过程中腹痛加重,血HCG持续上升,改用手术治疗。结论一些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可以通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退化自然吸收消退,不用治疗,临床上存在着过度治疗的情况。药物治疗安全、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严格选择病人。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期待疗法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术后24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较对照组均存在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24个月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确切,其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4例采用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病例。结果术后84例患者中均进行为期6个月-13个月的随访观察,肩关节功能按照国际上通用的Neer’s评分标准评定优74例,良6例,中4例,优良率95.2%。结论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手术简便,损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锁骨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锁骨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治疗,首先采取一系列临床综合措施,保护器官功能,降低死亡率,非手术治疗不能奏效时把握好中转手术的时机;手术主要是腹腔减压、引流、清除毒性渗液及炎症坏死组织,解除胆道梗阻;应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演化的具体情况,有无合并感染及严重程度等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择期手术应尽量在病情较为稳定、病灶较为局限时进行,手术风险较小,引流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SAP 保守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7例Schi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内、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术后随访统计并汇总结果,探讨Schi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内、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与疗效。结论双切口能有效降低软组织损伤的并发症,锁定型钢板的角稳定作用牢固,有利于膝关节早期功能练习,利于功能恢复。其方法是治疗胫骨平台Ⅵ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锁定型钢板 外侧双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具体效果情况,为后期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接受的12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中的6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效果。结论重症胰腺炎作为一种紊乱性疾病,受局部病变的严重影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采取手术治疗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以及满意度。

  • 标签: 普外科 重症胰腺炎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达到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均行早期手术治疗,49例右下腹腹直肌旁切口,149例麦氏切口。结果189例治愈,9例好转,无死亡病例;治愈率为95.5%。住院时间最短4d,最长20d,平均14d。切口甲级愈合143例,乙级愈合55例。结论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可以达到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 标签: 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钉板系统治疗有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移位>2m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关节面有移位的跟骨骨折(移位>2mm)采取钉板系统+植骨(必要时)手术治疗。结果45例病例均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及固定,43例患者获得3~15个月随访,平均8.5个月,患者均在3.5~7个月获得骨性愈合,2例出现螺钉松动,未发生钢板松动、断裂;伤口感染、部分皮肤坏死2例,均经换药愈合;疗效采取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3例,良36例,可6例。结论钉板系统+植骨(必要时)手术治疗对于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移位>2mm)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稳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此类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 标签: 关节面移位 跟骨骨折 钉板系统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研究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疝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病发率低等优势,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腹横纹小切口 疝气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为主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1月于我院外二科住院治疗的7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肝叶切除组及单纯取石组两组各38例,肝叶切除组采取肝叶切除术治疗,单纯取石组采取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或)胆肠吻合术治疗。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1~5年随访,记录是否取尽结石、术后并发症、残留结石、术后结石复发等情况,分析比较两组以上情况的差异。结果肝叶切除组术后残留结石2例(5.3%),单纯取石组术后残留结石13例(34.2%),显著多于肝叶切除组(P<0.05)。肝叶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8%,单纯取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4%,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结石复发方面,肝叶切除组复发率为5.3%(2/38),单纯取石组术复发率为15.8%(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最大限度清除结石及胆管狭窄病灶,术后残留结石少,复发率较低,效果优于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 残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接收的甲状腺乳头状癌64例患者,对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术后12个月随访复发率为3.1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治疗 临床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头及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科2008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6例桡骨头及桡骨颈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并跟踪随访疗效评价后探讨手术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手术效果满意。讨论桡骨头及桡骨颈骨折经手术治疗,桡骨头切除术或努力达到骨折解剖复位,多能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

  • 标签: 桡骨头及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发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现代囊内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疗并发性白内障40例(48眼)。随访3~12月,平均8.7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1.0者36眼(75.00%),<0.3者12眼(25.00%)。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有提高者46眼(95.83%),无改变者2眼(4.17%),考虑原合并视网膜病变所致。结论并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复杂,术中操作技巧以及术后处理是关键因素。

  • 标签: 并发性白内障 小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