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俄韩建交以来,两国在贸易、投资、科学技术、天然气开发、铁路运输以及工业园区建设等各领域开展了较全面的合作.由于开展对俄合作风险高、韩国企业对俄罗斯市场不熟悉和两国政治关系疏远等,两国的经济合作并未真正发展起来.妨碍俄韩两国开展经济合作的一些因素近年来有了不同程度的克服.有利于开展合作的新环境已经基本建立,双方合作将会进入一个新阶段.

  • 标签: 经济合作 现状 前景 韩国 俄罗斯 合作风险
  • 简介:欧亚经济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来,对内努力建立统一市场,对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进程,其中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对外建立自贸区。目前,联盟对外自贸区的情况远没有联盟官方和学界所宣扬的那样成效显著,仅与越南达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外自贸区协议,其他准备建立自贸区的几个国家多是经济小国,对联盟影响不大。这种情况说明欧亚经济联盟的经济实力难以支撑其强烈的融入世界经济的梦想,因此出现了自贸区战略意图和实际做法的矛盾和两难。目前,欧亚经济联盟的对外自贸区,不仅水平低、内容少,而且短期内中国与之建立自贸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之对接的过程中从贸易自由化转向贸易便利化,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从项目带动转向制度安排。

  • 标签: 欧亚经济联盟 自贸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
  • 简介:一、金融危机与亚洲的动向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成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是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此危机包括美国金融体系危机、国际通用货币美元体制危机、财政危机、就业危机、社会危机,以及美国霸权的危机。美国已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高达7.2%,创16年以来的新高,从而引发社会动荡。20世纪高歌猛进的美国霸权体系迎来了最大转折,曾经是象征WTO、IMF的美国全球经济体系面临着后退和转折。

  • 标签: 经济危机 共同体 美国霸权 金融危机 亚州 金融体系危机
  • 简介:目前,美国正在经历一场金融危机,此次危机已经开始向全球扩散,美国经济衰退初露端倪。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此次美国经济衰退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异同点,然后对本次经济衰退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本次经济衰退对东亚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 标签: 美国 经济衰退 实体经济 东亚经济
  • 简介:本文从德法违反稳定与增长公约出发,对欧元区稳定与增长两难的原因进行探析,认为欧元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对称是两难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原因。在此理论基础上,并考虑到目前形势的急迫性,作者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政策建议,长期内建立欧元区的财政联邦体制,与统一的货币政策相对应;短期内,把SGP对成员国财政赤字的限制修正为对通胀率的限制。

  • 标签: 经济政策 财政 制度 欧盟 成员国 货币政策
  • 简介:引言越南在1985—1995年这10年期间所经历的转变确实是引人注目的。在80年代中期,越南严重依赖于前苏联的援助。它同包括东盟成员国等其它大多数国家(地区)相隔绝。它的经济状况糟透了,它的人民处于极度贫困中。前苏联在过去的10年期间瓦解了,这对其附属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越南迅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在前苏联集团国家中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在

  • 标签: 越南 东盟国家 贸易自由化 宏观经济管理 外汇率 国营企业
  • 简介:中东欧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已经10年,已渡过混乱、衰退的最艰难时期,大多数国家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框架,转型开始进入攻坚阶段,制度基础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及大中型企业的改造将成为今后的主要挑战。随着地区局势逐步稳定、入盟进程加快,中东欧经济增长前景较为乐观。

  • 标签: 中东欧国家 经济转型 市场经济 金融体系 市场经济 产业结构
  • 简介: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差距战后,世界贸易大致在任何期间均一直是以高于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速度扩大着。在战后世界经济的黄金时期、即:六十年代期间,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在七十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时期,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为5%,

  • 标签: 出口贸易 世界石油危机 年平均增长率 工业制品 国内生产总值 中间产品
  • 简介:本文简要分析促进中印经贸联系发展的原因,并指出了影响中印经贸联系发展中的问题;在分析中印经贸联系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印经贸联系光明的发展前景.

  • 标签: 中印 经济联系 前景光明
  • 简介:<正>1985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各界人士和预测机构的估计预测差距较大。从目前东盟各国的情况来看,1985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2.7%。最使人难以料到的是1985年新加坡的经济情况。1984年预测1985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大约可达7.5~8%,但是从1985年整个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要出现2%的负增长。其他如马来西亚、

  • 标签: 经济增长率 新加坡 东盟国家经济 经济情况 各界人士 菲律宾
  • 简介:一、远东地区的经济1992年的俄罗斯经济急剧衰退、形势严峻.国民生产总值比前一年下降19%,工业产值下降18%,农业产值下降8%;贸易总额降低23%,出口减少25%,进口减少21%,主要经济指标大体上呈负增长.另一方面,消费物价上扬达2600%,决非令人满意,若干经济指标的增长值是有限的(见表1).

  • 标签: 俄罗斯远东地区 哈巴罗夫斯克 消费合作 外贸易 民营化 国营企业
  • 简介:自独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主要推行了尼赫鲁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模式成为印度经济发展必然的历史选择.印度较成功地实现了由尼赫鲁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同的经济模式对印度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两种模式产生的背景,剖析了两种模式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对印度产生的深远影响.

  • 标签: 印度经济 尼赫鲁模式 市场机制
  • 简介:印度近期经济增长放缓有其内在必然性,是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经济周期循环、经济结构性障碍以及改革滞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印度近期的经济波动,在充分暴露出了印度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的同时,也让世界对印度经济前景的评估多了一份理性。这对一些跨国企业的投资和一些大国的战略取向可能都会有所影响。对我国来讲,印度近期经济增长放缓,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启迪或借鉴。

  • 标签: 印度经济 放缓 原因 影响
  • 简介:本文试图探究中泰关系议事日程中的优先考虑从他们反对越南侵占柬埔寨的共同战略利益向着经济外交的转变。它将讨论自1989年9月以来,即柬埔寨问题之后中泰双边关系的新趋势与动态。它还将探讨当前与未来中泰关系所面临的机会和困难。鉴于近来印度支那发生了剧变,本文也许有助于了解中国同东盟的关系,特别是中国同泰国的未来关系。

  • 标签: 中泰关系 越南侵占柬埔寨 柬埔寨问题 东盟国家 共同战略 中国外交政策
  • 简介:前言新加坡于1995年8月迎来了建国30周年。从马来西亚脱离、独立时人们还怀疑它能否作为一个国家继续存在下去。但现在已发展成为受到全球注目的具有各种特色的国家。它已经拥有国际性电子·化学企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亚洲金融贸易中心、通讯、机场、港湾、公路网等效率高、竞争力强的产业和基础设施。

  • 标签: 新加坡 工业区 印尼 旅馆 越南 经济发展战略
  • 简介:自8月2日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以来,中东形势持续紧张,其影响所及甚广。世界多数国家因海湾危机在经济上蒙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尤以依赖进口石油、出口劳务以及同伊、科两国经济联系较多的国家的损失更为严重。下文所列经济损失数字不够全面完整而且多系估算,个别国家为争取外援,可能有所夸大,仅供参考。亚洲中国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中国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伊拉克的661号决议,在经济上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 标签: 经济损失数 经济联系 外汇收入 联合国安理会 外交部发言人 财政收入
  • 简介:前言2011年以后,人们仍然对缅甸经济保持着高度关注。想要对缅投资的日本企业大多关注以日本政府主导的迪拉瓦经济特区为中心的特区开发计划的概要及其效果,但是,在考察开发计划实际上能否顺利进行时,汇率变动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拟先整理经济开发计划和缅元汇率改革的概要,而后对汇率前景进行展望,同时就提高汇率稳定性的进展情况加以分析。

  • 标签: 经济开发 汇率变动 缅甸 经济特区 日本企业 政府主导
  • 简介:导言在“新秩序政府”时期,印尼的贸易改革和工业调整是有所变化的。一种历史观点认为,贸易和工业政策趋向的主要变化是同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相联系的。虽然政府内外人士有时也认为有改革的必要,但采取改革措施所必需的政治决心却常常来自于重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而且,推动改革的最重要经济变化往往来自于外部(油价下跌)。

  • 标签: 经济变化 政策改革 油价下跌 工业调整 外国银行 非关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