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迅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在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摩擦增多。1950~1990年的40年间,全世界通过GATT专家小组解决的

  • 标签: 欧盟 国际经济摩擦 企业 强强联合 竞争能力
  • 简介:2015年1月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正式成立欧亚经济联盟,亚美尼亚随即于1月2日加入,吉尔吉斯斯坦也于5月8日签署加入条约,这意味着俄罗斯多年来推动的欧亚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欧亚地区是俄罗斯的战略依托,而中亚国家鉴于历史原因在经济领域对俄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这种相互需求是欧亚经济联盟成立的动因。但据目前状况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缺乏货币一体化和深度一体化的现实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体化给成员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否足以抵消其付出的成本,在这一点上,欧亚经济联盟似乎并不能令人乐观。

  • 标签: 欧亚经济联盟 俄罗斯 中亚 地缘政治
  • 简介:通过"软着陆"使有史以来最长增长期持续下去是近两年美国经济政策调控的首要目标.去年下半年增长的制约因素增加已使美经济明显减速,但因基本面仍然良好,今年"软着陆"目标有望实现,其经济走势对全球经济影响重大.

  • 标签: 美国经济 经济政策 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股票市场
  • 简介:新加坡自1960年推行发展工业化的经济政策以来,在发展国民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改变了其过去单一性的经济结构。六十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是7.2%,而在68/73年间曾高达12.5%。现在,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港和第三大炼油中心,也是亚洲地区的金融中心。1978年,新加坡的国民收入按人口平均计算是

  • 标签: 新加坡经济 经济发展 工业化阶段 年平均增长率 工业发展 地区经济
  • 简介:《南洋问题研究》1988年第二期刊登了汪慕恒同志的《泰国经济发展战略》一文。该文分四个部份:一、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阶段,二、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阶段,三、八十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四、展望。如所周知,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文章,应该对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的原有状况、所实行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及其作用和效果,作全面的评价、分析和论证。可惜该文并没有这样做,尤其对战略措施的实施、作

  • 标签: 经济发展战略 农产品加工工业 工业化阶段 进口替代 出口贸易 主要部门
  • 简介:一、前言近年来人们对“东亚共同体”的期待越来越大,不仅在经济方面,包括政治、安全保障、文化等因素,对其设想、现状、背景、实现的可能性、战略、政策、设计等进行着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如果将设想限定于经济领域,那就是“东亚经济共同体”,相当于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态。

  • 标签: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亚共同体”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东亚经济共同体 北美自由贸易区
  • 简介:东亚的成功经历一直促进了80年代和90年代发展中经济和原社会主义经济经济改革。在世界上没有别的地区能象香港、南朝鲜、新加坡和台湾等所谓新兴工业化经济和东盟的三个成员国那样保持着持续优异的经济成就。这些国家属于在过去的30年中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而新兴工业化经济则是仅有的从发展中国家逐步变成的发展中国家。鉴于新兴工业化经济是资本输出国,而且台湾和南朝鲜已建立了自己的开发援助计划,很多人都认为它们已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中脱颖而出。虽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三个东盟国家还比它们穷得多,但近年来其经济增长已加快了。这三个国家已成为该地区的最新增长点,而且据认为将成为下一批的新兴工业化经济

  • 标签: 新兴工业 东盟国家 经济成就 南朝鲜 引以为鉴 拉丁美洲
  • 简介:20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东盟国家与日本建立了联系紧密的经济关系。但自2000年以来,随着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东盟与中国签订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后,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也在不断地扩大与深化(如2005年以后中国成为对老挝投资的最大国)。

  • 标签: 东盟国家 经济关系 投资因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日本 经济发展
  • 简介:新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再工业化战略规划是具有联邦意义的创新规划。其内容主要是创新发展非原料型经济,实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互动。通过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和从根本上改造升级现有生产设施,将激活新西伯利亚强大的科研创新潜力,最终使新西伯利亚成为俄罗斯与西伯利亚地区非原料型经济发展的典范。

  • 标签: 新西伯利亚 经济 工业化
  • 简介:本文考察与分析了20世纪初期基督教在菲律宾传播的政治宗教因素,指出基督教在菲律宾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归因于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带有浓厚道德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19世纪以来基督教海外传播运动所倡导与实践的“三自”传教策略与教会本色化方针。基督教会通过其积极倡导与实践的自立与本色化的传教策略,促进了基督教在菲律宾的发展,同时对维护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新殖民主义 基督新教 自立与本色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探讨,论述了全球化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提出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两种有密切关联但又是有明显区别的经济现象和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两者并行发展又有所交叉,各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但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经济一体化 发展前景 区域经济
  • 简介:面向中日经济合作的新阶段杨振亚近几年来,中日关系进一步走向从友好到合作的新阶段。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更加活跃,卓有成效。在即将走向21世纪的历史性过渡时期,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中日经济合作,是中日双方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一、继续发展中日经济合作的良好势头...

  • 标签: 经济合作 杨振亚 中日关系 地区经济 中国内陆地区 茂物
  • 简介:印尼是自然资源和物产丰富的国家,近些年来,由于苏哈托政权采取较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印尼的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不久以前,苏哈托在一次集会上宣布:“目前(即一九八一年)印尼的平均国民收入为360美元,比一九六九年增加三倍”。外国报刊多数认为印尼国内的经济情况确有好转。这一成就主要是苏哈托政权凭借

  • 标签: 苏哈托 政治情况 九六 债权国会议 印尼共产党 一九
  • 简介: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作用是多维度的,本文从多个视角透析FDI对印度资本形成、技术溢出、产业演进以及贸易结构的作用,从而揭示FDI对印度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并提出对中国利用FDI的启示,这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印度经济发展动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标签: FDI 印度 经济效应 启示
  • 简介:越南这个国家正在从那种其政府力图将中央计划作为控制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要手段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到那种通过制定某些主要参数和允许私营企业自由进行投资、生产和销售决策从而用经济杠杆(如价格机制、税制等)来对经济进行计划的比较市场导向型社会主义经济。这将伴随有私营部门活动水平的提高,这个水平超出了较早期阶段所能接受的程度。

  • 标签: 中央计划 经济发展 市场导向型 环境破坏 生产物资 新经济区
  • 简介:独立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互利、互补的经济合作关系,但乌能源潜力和中国的投资潜力并未充分体现出来。未来双方经济合作的重点将是能源合作。乌应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与中方共同建立油气勘探开发合资企业,、积极吸引中国企业参与乌能源企业私有化项目,与中方合作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标签: 中国 乌兹别克斯坦 中乌经济关系 能源合作
  • 简介:欧盟在全球范围大力拓展经济、政治空间黄华光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高科技的新突破、西方国家持续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全球经济竞争空前激化。美、日两国分别以本地区为依托,加紧在经济、科技、外...

  • 标签: 政治空间 中东欧国家 全球经济竞争 西方国家 经济区域化 世界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