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8月第一次印刷的《滨城大连》出版发行,它是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八年级学生使用的教科书,是根据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省情教育大连区域特色的课程教科书,内容涉及大连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在这本书中博物馆内容被首次编入其中。这标志着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的融合被提上日程、势在必行,也意味着受众以儿童、青少年为主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在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提升青少年自然科学素养,将是新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自然博物馆 生物课程 实践 初中 资源 义务教育
  • 简介:西河滩遗址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清水镇中寨村七组西侧的白沙河(也称西河)东岸河谷台地上(图1)。西河滩遗址的发现应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 标签: 西河 遗址 发掘 年代 发现 酒泉市
  • 简介:10月15日至16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河南大学、河南博物院、河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举办的“河洛文化台湾”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50名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台湾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 标签: 河洛文化 研讨会 台湾 郑州市 文化交流
  • 简介:在目前所见的青铜铭文上,"寿"字的出现率甚高,共见六百余次,其字形的异体均有五种。从这五种的字形年代不同,或许可以表达"寿"的形成脉络。本文从两周金文和战国简文搜集一切"寿"字的字形,重新探讨该字的结构形成的历史。本文认为,"寿"字是殷周之际从"神"字衍生的字体,以表达天神所能赐予的寿命。商文明的信仰传统,乃是通过神兽吞吐神杀的方式,以期获得天上的神性之新生,即通过神杀手段避开自然生物必经的死亡过程,进而得到由神所产生的永生。早期社会观念中,老死病死者将变得永远脆弱无力,身强力壮时期被杀者,反而能在永生中保留身强力壮,所以"寿"并不被视为理想美德。但是从殷周交接之际出现"寿"字可知,当时社会已不再怕老弱,反而把"老"视为被神保祐的依据。古代思想传统中将老年视为德性的观念,实滥觞于此。

  • 标签: 金文 “寿”字 祖先崇拜 商周信仰 神寿信仰
  • 简介:《文物保护考古科学》杂志由上海博物馆主办和出版,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1-1652/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1005-1538。为了促进我国文物保护考古科学技术发展,欢迎广大从事和

  • 标签: 文物保护考古 来稿须知 科学来稿
  • 简介:广布于海内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人,被称为世界东方的“犹太人”,他们是中国汉民族中的七大民系之一。四川是中国大陆客家分布最多的五大省分,现有客家人约250万。成都的东郊和东北郊,是四川客家的最大腹心聚居区,俗称“东山区”。浓缩了四川客家文化精华的古镇洛带,则是这个腹心区中的腹心,并由此被专家们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 标签: 客家人 古镇 汉民族 犹太人 客家文化 东北
  • 简介:<正>商王朝的统治方式,疆域范围,影响所及,一直是历史界关心的问题。解放前,虽有甲骨卜辞的释读和安阳殷墟的发掘,然而人们往往囿于中原地区的考古材料,总认为商的统治范围不过王畿四周千里左右,很少涉及其它地区,在南方的情况更是研究中的空白。三十年来,在南方地区不断发现了一批属于商文化或受商文化不同程度影响的遗址和商代的青铜器,其分布范围,几乎遍布南方各省如湖南宁乡和石门、湖北盘龙城和沙市、江西清江吴城,远至广西的武鸣和兴安都有发现。这些地下出土的丰富

  • 标签: 盘龙城遗址 商文化 青铜器 中原地区 军事据点 商王朝
  • 简介:卫周胤《寄园藏稿》周君平(山西省文物局)卫周胤(公元1606—1660年)字邰孙,一字斯盛。寄园,为其京城所居园林名。山西曲沃通利坊人。父服贾,客卒仪真。母许氏抚育周胤弟周诈成人。少从学于亲戚之长者郝唐再,崇祯三年举人、七年进士,八年任金华府推官...

  • 标签: 中华书局 《明史》 清世祖 墓志铭 点校本 曲沃
  • 简介:战国时期齐国的货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齐刀以坚实敦厚、制作精良著称,但合金组成究竟如何,尚鲜为人知①。最近,我们在山东省日照市博物馆、临淄齐故城博物馆等单位的支持下,对齐国的铸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检测分析,现

  • 标签: 齐法化 尖首刀 燕刀 齐之法化 合金成分 背文
  • 简介:十多年前,本人曾写过(下称)一文[1],写那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当时在楚文化研究中对楚式鬲认识方面的一些混乱现象,试图将江汉地区出土的不同用途、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鬲加以区分,以利于楚器的排比和研究.收入时,有部分文字和插图被删节,因而有读者提出一些不明了的问题.实际上,江汉地区出土的东周鬲不完全都属于楚式鬲,下面拟分江汉地区的鬲及楚式鬲两个标题,作为的一些说明和补充.

  • 标签: 江汉地区 楚式鬲 炊器 盘龙城遗址 出土文物
  • 简介:汉集灵宫为武帝求仙所建,汉华阴县为高祖八年更名设立,二者均位于华山北麓。《水经注·渭水》对其地望记载明确,本无争议,但近人研究却逐渐将其位置相互混淆。汉华阴故城年代稍早于集灵宫,二者性质、年代和功能均存在较大差异。2010年,秦汉离宫别馆考古队调查华阴市境内,在此发现并详细调查了杨家城、瓦渣梁等10处秦汉时期遗址,采集到大量可供断代的遗物标本,为解决华阴境内秦汉时期遗址的性质提供了科学、详实的资料。其中杨家城遗址通常被认为是汉“华阴故城遗址”,但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该遗址年代较晚,文献记载的汉华阴县城不符,反而与汉集灵宫在年代和地望上非常吻合,应当是汉集灵宫遗址所在。考古队在杨家城遗址以东还发现了另外两个重要遗址—瓦渣梁黄埔峪遗址,通过研究,发现这两个遗址当分别为汉华阴故城和华山祠所在。

  • 标签: 汉代 集灵宫 华阴故城 京师仓 华山祠
  • 简介:著名的历史学、博物馆学家邓少琴先生对于长江航运史、地方史志、川康金石、川康史地都有很深的造诣,关于巴蜀史研究尤为学术界称道。他的的钜著《巴史新探》、《巴史再探》、《巴史三探》、《蜀故新诠》,是我们治巴蜀史巴蜀考古者案头必备的重要文献之一,结集为《巴蜀史迹探索》,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3年出版。

  • 标签: 邓少琴 巴蜀史研究 中国 生平 历史研究 学术著作
  • 简介:正步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首饰。文献中最早出现"步摇"之名的是战国宋玉所著《风赋》,其云:"主人之女,垂珠步摇"①。东汉刘熙所著的《释名·释首饰》解释步摇为"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②。可见早期步摇的一大特征就是"垂珠"。这种装饰品上的"垂珠"随着佩戴者的步履而颤动摇曳,因而称之为步摇。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帛画中的贵妇,头上所戴的饰物连缀着多颗圆珠,许多研

  • 标签: 慕容鲜卑 世纪初 冠饰 装饰品 喇嘛洞墓地 鎏金
  • 简介: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主持,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形式。自唐代武则天始创后,历经发展,至明代,殿试的各种程序和仪式内容已经基本完备,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封建国家选拔高级人才的专门体系,为朱明王朝的国家运转稳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明代殿试是全部科举考试的最后环节,过程包括:拟定考题、殿考、阅卷读卷、传胪、赐状元朝服、赐宴礼部、上表谢恩、行释菜礼、提名立碑等多项活动内容。

  • 标签: 读卷 传胪 皮弁服 文武官员 翰林院 赐宴
  • 简介:研究元代货币,时常涉及元代的蒙古字——八思巴字,这是一种早已废弃的民族古文字,但在当时,却是一科应用非常广泛的文字,了解一些民族古文字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把少数民族钱币研究推向深入,也可以使我们在钱币研究中避免错误。八思巴字的创制一、使用畏兀式蒙古字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最早记载见于新旧《唐书》,活动在额尔古纳河一带。此时北方广大的草原在回鹘汗国统治下。九世纪中叶,回鹘汗国为黠戛斯人所灭,

  • 标签: 回鹘汗国 八思巴字 黠戛斯 畏兀 《唐书》 八思巴文
  • 简介:作为"九五"重大科研课题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历时5年,经过二百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这一工程包括了九个课题,四十多个专题,整个项目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甲骨学、天文、历法和测年技术等多门学科,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多学科协作的一个工程.工程对商后期的年代要求为"武丁以后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商后期年代的解决,在考古学上主要依靠殷墟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我长期在殷墟作考古工作,这一次有幸参加"商后期年代学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工作,值此夏商周年表公布之际,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 标签: 夏商周断代工程 殷墟 考古学 甲骨学 武丁 考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