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信息不对祢影响证券市场效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能够改变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但是虚假信息披露可能导致证券市场信任危机。促进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深交所200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公司年报,选取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对选取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的实证结果表明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经营状况等方面的因素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显著相关。

  • 标签: 信息披露质量 产权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 财务经营状况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却注重形式,未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在提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概念及形式的基础上,揭露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机制。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和监管日益规范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在整体水平上有了质的提升,但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从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着手,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外部监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以期能为从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同仁们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质量
  • 简介:信息披露质量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度量方法却一直存在争议。2008年4月,深交所完成了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7年度信息披露考评工作。在488家上市公司中,优秀42家,良好232家,及格170家,不及格22家,其中优秀率仅为8.6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而在2007年2月,中国证监会重新修订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也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问题是,信息披露质量高低的度量标准是什么?研究中采用什么方法度量信息披露质量?采用不同的度量方法会对研究结果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构成了信息披露质量度量的核心。信息披露质量的度量研究可以追溯到1961年瑟夫(Ceff)的研究。他通过构建了31个披露条目开创了信息披露质量度量的实证研究(Cooke,1989)。而Botosan(1997)的研究更是引领了信息披露质量度量研究的潮流。随后,HealyandPalepu(2001)指出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后来的学者更好地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对以往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着重论述衡量信息披露质量的度量方法,以期对上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回答,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质量度量 信息披露质量 述评 度量方法 中国证监会
  • 简介:24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增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时段相关事项的通知》,新增了交易日早间、午间以及非交易日披露时段,分别为早间7:30至8:30、午间11:30至12:30,以及单一非交易日或连续非交易日的最后一日13:00至17:00共3个披露时段.在上述时段内,上市公司可通过信息披露指定媒体和上交所网站,发布《通知》规定范围内的公告.由此,上交所启动实施多时段信息披露制度,预计将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上交所 时段 信息披露制度 交易日 《通知》
  • 简介:本文梳理和分析基金会财务信息披露与监督的相关政策,发现存在过于陈旧、缺乏针对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并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基金会有效披露财务信息

  • 标签: 基金会 财务信息 披露 监督 政策分析
  • 简介:量化信息不足、信用信息模糊和资产支持证券信息错置凸显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规则的主要问题——风险揭示不健全和风险预警缺失。这两大问题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规则对资产证券化功能的不适应,其背后蕴含着信息披露规则对资产证券化风险发生机制和风险传导机制的偏离。量化资产证券化杠杆率、评估发起人和证券化主体的信用扩张维度、准确对资产支持证券进行风险定价,既是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要求的逻辑根源,也是对证券化风险发生机制与风险传导机制的回应。所以,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规则的完善应以证券化风险约束为目标,既要完善基础资产、流动性安排和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规则,也要针对发起人和证券化主体的信用扩张,建立以风险预警为核心的信息披露规则。

  • 标签: 资产证券化 信息披露 风险 机制 规则
  • 简介:文章从审计质量视角分析了审计信息的内容,并简要介绍了中美XBRL报告中审计信息披露现状,就改进XBRL中审计信息披露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XBRL 审计信息 披露设计
  • 简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会计界一直以来的难题。近年来,会计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特别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现象颇为严重。如何治理这一现象成为会计界、证券界乃至政府颇为棘手的问题。法律是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在会计信息失真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法律的约束不力难辞其咎。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对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法律问题及其完善作了几点思考,以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早日解决。

  • 标签: 会计信息 披露 失真 法律思考
  • 简介:摘要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特别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仍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更阻碍了上市公司得正常竞争,危害整个经济的发展。

  • 标签: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披露
  • 简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一些在财务报表主表中无法反映的信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企业利用报表附注发布虚假信息等。本文就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作用及提示与分析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报表附注 信息披露 提示与分析
  • 简介:摘要:新证券法修改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确立了证券发行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渡。注册制的本质在于证券的投资价值应由市场参与者本身决定,拿去了证监会决定证券能否发行的权力。在注册制下,证监会的监管重心在于对信息披露合规的监管。信息披露是研究证券发行注册制的核心,本文即在辨析审核制与注册制的基础上,旨在探讨注册制下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

  • 标签: 证券发行 注册制 信息披露 资源配置
  • 简介:据大公报报道,即将担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史美伦,日前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节目访问时表示,主板与二板具有不同的特点,内地创立二板市场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如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上市可能或其他,要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明显不同的投资产品。从规则制定来看,有些可以放松,如上市条件方面,但也不能所有的都太宽松,有些如信息披露方面二板可能还更严格。如果仅是简单地将左边口袋的东西移到右边口袋,

  • 标签: 二板市场 金融市场 股票市场
  • 简介:受现行体制机制影响,目前高校权力很大程度上属“内部人”、“自己人”操作,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缺陷成为高校腐败的推手和反腐倡廉的硬伤.文章运用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探讨基于XBRL技术的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 标签: 高校监督 财务公开 XBRL技术
  • 简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对股东财富、股票系统性风险以及股票市场波动等都有一定影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定量性评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的经济后果,则能为市场监管与处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在被揭露的时窗内平均使股东财富损失2.35%,价值平均500多万元;股票的系统性风险也因为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而被显著性放大;股票市场的整体波动则随着失信案例的增多而加剧。

  • 标签: 诚信 股东财富 系统性风险 市场波动
  • 简介:本文利用2008-2013年深圳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信息披露质量、货币政策与商业信用融资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显著正相关,说明相对于低质量的信息披露,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相对于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货币紧缩时期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会显著减少。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减少货币政策变动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并使得企业应对货币政策变动的能力增强。

  • 标签: 信息披露质量 货币政策 商业信用融资
  • 简介:QFII制度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在资本项目尚未成熟、本币未完全自由兑换的条件实现有序、稳妥开放证券市场的特殊通道,更是中国完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本文由激励理论和控制监督两大假说出发,探究了QFII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QFII的持股比例提高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改善公司治理。

  • 标签: QFII持股 激励理论 控制监督 信息披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