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诉讼代表人诉讼只简单地写了两个条文,在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和民事诉讼实践中产生了颇多疑虑。修订完善诉讼代表人诉讼制度,完善立法,改变近几年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盲区,无疑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论述了诉讼代表人诉讼的称谓,诉讼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构想。

  • 标签: 代表人诉讼 界定 立法完善 构想
  • 简介: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要求“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对禁止诉讼权利滥用和衡平当事人的诉讼利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滥用诉讼权利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应以妨害民事诉讼行为论处;从建立对滥用当事人的约束机制、诚信当事人的救济机制、浪费诉讼资源的惩戒机制三个方面完善滥用诉讼权利的规制;对效仿类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以规制起诉权滥用,复议期间不停止案件审理以规制管辖权异议滥用,上诉请求明显不成立的案件实行上诉简易审以规制上诉权滥用。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诉讼权利 诚实信用 习惯规制
  • 简介:1988年12月1日,原告曾某与被告钟某签订了一份协议,内容为:原告将自己的“东风—12型”小四轮汽车一辆实给被告,价款为2500元;付款时间为:1989年1月20日前付SOO元,4月1日前付1000元,7月1日前付I000元,分三次全部付清。协议签订后,被告在试车时发现该车上坡无力,便提出撕毁协议。原告未予理睬。以后原、被告均未对该车进行管理和使用。原告曾按协议时间分别三次向被告催收车款,被告拒付。1990年5月,原告因盗窃犯罪被判刑,1991年12月25日刑满释放。原告遂于1992年4月14目具状法院要求被告归还车款及银行利息。该案在审理中就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超过法定诉讼时效、其诉讼请求应

  • 标签: 诉讼时效 诉讼请求 合法民事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事诉讼当事人 原告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更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拿起法律武器来进行维权,其中民事诉讼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而在当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民事诉讼正在从原本的传统诉讼形式转变为电子诉讼,使得民事诉讼正在朝着电子诉讼这一趋势发展,但这也给民事诉讼法的应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给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在本文中便对电子诉讼潮流对民事诉讼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 标签: 电子诉讼 潮流 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
  • 简介:《公益经济诉讼:经济法诉讼体系的构建》是中南大学法学院颜运秋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已于2008年4月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共计25万余字,是他十年来对经济法程序研究的结晶。该书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经济法诉讼体系,打破了经济法研究的瓶颈,丰满了经济法的另一翼,使得中国经济法研究终于可以展翅飞翔。该书使经济法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诉讼体系,填补了经济法研究的薄弱地带,使经济法作为一个单独部门法的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公益经济诉讼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深化人民主权的内涵,推动民治的进程;公益经济诉讼对传统诉讼制度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大大地丰富了诉讼法的理论和制度资源。

  • 标签: 经济法 公益经济诉讼 经济法诉讼
  • 简介:诉讼目的主导着证明标准的构建,证明标准体现着诉讼目的的要求。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诉讼目的方面的共性是发现真实、促进诉讼,更能体现其特质的是三大诉讼特有的诉讼目的,具体表现为刑事诉讼的'保障人权'、民事诉讼的'解决纠纷'和行政诉讼的'监督权力',这些特有目的与三大诉讼处理案件性质的差异息息相关,对三大诉讼证明标准的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标签: 诉讼目的 证明标准 案件性质
  • 简介:<正>一、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由当事人分担,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理被告承担。在民事诉讼中,谁请求什么,谁就应当提供证据。原告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首先应当负举证责任。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原告提供的证据确能证明其主张的事实,而被告却没有提供或者提供不出足以推翻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才能作出原告胜诉的判决。否则,原告将败诉。被告在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答辩,反驳或者反诉所主张的事实,

  • 标签: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 原告 被告 行政机关 诉讼请求
  • 简介:小额诉讼制度引入我国《民事诉讼法》既是对国外先进制度的借鉴,又是目前我国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小额诉讼程序纳入民事诉讼法无疑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但细读相关条文不难发现,关于小额诉讼的具体规定不但过于笼统,同时也存在诱发滥诉的隐患。此外,诉讼固有的局限性、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以及执行难等问题仍然存在。文章从新民事诉讼法为切入点,阐释小额诉讼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外相关立法提出完善措施。

  • 标签: 裁判异议 动议 特殊上诉 异议审查 程序选择
  • 简介:一、导言根源于超越文明、种族以及人与人之间具体差异的普遍人性,基于整个人类相同的生存方式和生活需要,人类文明的一些共同成果往往具有普适性价值.作为法律制度的文明亦是如此,从长远的历史来看,人类社会的法律制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最低限度的正义要求:这些要求独立于实在法制定者的意志而存在,并且需要在任何可行的社会秩序中予以承认.

  • 标签: 中国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制度 刑事诉讼国际标准
  • 简介:全国诉讼法学年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观点综述张凤阁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日至五日,1994年全国诉讼法学暨部分开放城市经济犯罪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主题是修改与完善现行刑事诉讼法。各政法院系、科研单位的诉讼法学专家、教授、学者和司法实际部门的同志一百一十...

  • 标签: 检察机关 刑事诉讼法学 庭审方式改革 免予起诉制度 观点综述 辩护律师
  • 简介: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旨在现有司法体制格局下强调发挥审判职能在整个诉讼中的控制性、平衡性和决定性作用。以审判职能为中心确立的诉讼制度,能够实现控辩平等、控审分离和审判中立。为了确保该制度的顺利达成,需要在未来司法改革中完善顶层设计,如:明确实现司法中立性的可行路径,制定审判职能介入和控制侦查行为保障侦查合法性的具体措施,区分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不同职能定位,打破司法改革的平均主义,改革员额制和遴选制,淡化司法责任制等。

  • 标签: 审判中心 诉讼制度 司法改革
  • 简介:首先,民事,行政诉讼中的伪证行为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各种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案件日益增多,据调查,在大量的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尤其是民事诉讼活动中,经常出现提供伪证的现象,

  • 标签: 行政诉讼案件 民事诉讼 伪证罪 适用 社会经济生活 诉讼活动
  • 简介: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以何种身份提起诉讼,不仅体现着检察机关所要保护的法益,更彰显着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诉讼地位决定了在诉讼中拥有的诉讼权利(力)。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学者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观点,即原告说、民事公诉说、法律监督者说、双重地位说、公益代表人说和公益诉讼人说。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地位,需要根据诉讼的特点、各种学说的优劣综合分析得出。

  • 标签: 检察机关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诉讼地位
  • 简介:摘要:自2019年人民法院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项举措成效显著,修改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已经具备。于是,在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完善了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制度转换等方面。此次修改修复了之前出现的较大问题,但仍可以发展的更为完善,本文就此提出了个人建议。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 近年来,夫妻“真离婚,假借贷”的个案屡见不鲜,损害了夫妻一方的合法权益。本文就检察机关对夫妻以欠债之名,行稀释夫妻共同财产之实的虚假诉讼进行监督所遭遇的难题及应对之策进行探讨。

  • 标签: 离婚诉讼 借贷诉讼 虚假诉讼 检察监督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与公民诉讼代理问题有关的争论●公民诉讼代理是否有必要存在对于诉讼制度中是否需要设立公民代理这一问题,非法律职业(主要是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普通公民担任诉讼当事人(或被告人)的代理人(辩护人,公民诉讼代理在目前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尽管公民诉讼代理的存在具有一些制度上的合理性

  • 标签: 代理问题 公民诉讼 诉讼代理
  • 简介: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为缓解川黔公路綦江段交通拥挤状况,促进綦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原四川省重庆市綦江县(简称綦江县)决定修建綦江沱湾大桥。为此,原四川省重庆市计划委员会于1991年11月6日下发重计委固[1991]1064号《关于綦江县沱湾大桥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年12月25日,原四川省重庆市规划局发出重规[1991]213号《关于綦江县沱湾大桥工程的定点通知书》。1992年4月2日,原四川省重庆市綦江县建设

  • 标签: 行政诉讼起诉 起诉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