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在肝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8例肝细胞中HIF-1α、HSP70的表达。结果48例肝细胞HIF-1α阳性率为70.8%,强表达10例,中度表达14例,弱表达10例,无表达1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级、Ⅱ级、Ⅲ-Ⅳ级VEGF阳性细胞数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转移者与无转移者HIF-1α、HSP7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2α表达与肝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r=0.726,,P<0.05)。HSP70与HIF-2α表达呈正相关(r=0.726,P<0.05)。结论HIF-2α与HSP70表达有相关性,HIF-1α、HSP70与转移有关,HIF-α与HSP70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肝细胞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肝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热休克蛋白
  • 简介:摘要肝细胞(HCC)在全球和中国均存在沉重的疾病负担,而且晚期HCC缺乏有效的系统治疗药物。近年来,纳武利尤单抗及帕博利珠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陆续在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批用于晚期HCC的二线治疗,这种新型治疗具有与传统治疗截然不同的特征,包括持久应答、延迟起效、安全可管理,但需要关注和监测特异性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本文将以HC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为基础,综合阐述其长期获益、肿瘤应答及机制、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等多方面的治疗特征。

  • 标签: 癌,肝细胞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摘要 随着高通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快速发展,癌症标志物的发现和临床应用越发广泛。肝细胞是第三大死亡原因的全球癌症,在中国也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将101例早期肝细胞患者蛋白质组学数据作为发现数据集,根据不同的预后特征将患者分成术后预后较好/较差的Ⅰ型/Ⅱ型。对发现集运用数据预处理、筛选差异蛋白、机器学习方法提取特征等方法,获得多蛋白标志物组合。在159例肝癌患者组成的独立验证集上,基于这些标志物组合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并通过一致性聚类方法确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准的肝储备功能评估对预测肝细胞(HCC)患者的生存时间、肝切除术后肝衰竭和指导个体化综合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普遍应用的Child-Pugh(CP)分级和吲哚氰绿15 min储留率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白蛋白-胆红素(ALBI)分级,弥补了CP分级的不足,以期为HCC患者肝储备功能的精准评估提供一种客观、简便、精准和循证的方法,指导临床实践。现跟进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进展,对ALBI分级在HCC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储备功能 白蛋白-胆红素分级 Child-Pugh分级
  • 简介:摘要肝细胞(HCC)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晚期预后欠佳。近十年来,HCC治疗领域出现的新进展涵盖了外科手术、消融、经血管介入、外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等方面,其中尤以靶向和免疫检查点药物等系统治疗方面的进展尤为突出,显著提高了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此外,针对肝癌患者的管理,尤其是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多学科协作诊疗,提升了肝癌的早诊率和改善了总体治疗效果。考虑到我国国情和现有治疗手段的发展情况,在未来,精准识别高危HCC人群,提高HCC早诊率,制定个性化的HCC治疗策略,将是降低HCC死亡率的最有效手段。

  • 标签: 肝细胞癌 筛查 早期诊断 多学科协作诊疗 系统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谐波超声造影在肝细胞(HCC)介入治疗中对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对82例介入治疗的HCC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低机械指数超声谐波造影、常规二维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增强CT和(或)MRI检查,记录病灶数目、大小,观察病灶内血供.结果82例患者介入治疗前二维超声及CDFI共检出病灶119个,超声造影共检出病灶142个;治疗前后超声造影显示病灶范围均较二维超声所示增大;病灶内血流信号检测以超声造影最准确.结论超声造影能较好地评估HCC介入治疗的疗效.

  • 标签: 造影剂 肝细胞癌 超声检查
  • 简介: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是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lypicans)家族的一员。通过糖基化的磷脂酰肌醇锚定在细胞表面。GPC3突变导致Simpson-Golabi-Behmel综合症(SGBS)。GPC3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细胞及血清中表达,包括肝细胞(HCC)、黑色素瘤和卵巢透明细胞。GPC3是HC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GPC3与WNT形成复合体,激活经典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抗GPC3的单克隆抗体GC33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评估。人源化的hGC33单独用药或者与索拉菲尼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期肝癌患者,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

  • 标签: GPC3 HCC 肿瘤标志物 免疫治疗 WN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引导肝细胞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总例数81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超声造影组406例和增强CT组406例.结果增强CT检查诊断肝细胞确诊病例为283例。超声造影引导肝穿刺活检术,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肝细胞确诊病例为400例,根据穿刺后的病理结果可知,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增强CT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细胞癌 穿刺活检
  • 作者: 王垒 曾建兴 陈振伟 郭鹏飞 刘景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350025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350025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放疗科,350025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350025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胆外科,350025 福州,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大数据平台构建肝细胞(肝癌)自动化中国分期模型。方法基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原发性肝癌大数据平台(PLCBD)结构化的信息化系统,利用数据库视图方式,快速提取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外转移、血管侵犯、肿瘤数量、肿瘤大小等数据,采用CASE-WHEN条件判断语句构建自动化肝癌中国分期模型,并采用网页开发实现可视化。随机抽取PLCBD资料完整数据100例进行测试,由肝癌自动化中国分期模型进行自动分期,同时由4位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及6位住院医师对测试病例进行人工分期,以多学科讨论作为金标准,观察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自动分期和两组人工分期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视图可实现PS评分、Child-Pugh分级、肝外转移、血管侵犯、肿瘤数量、肿瘤大小等分期相关维度提取,并基于上述6个方面大数据成功构建肝癌自动化中国分期模型。自动分期用时3 s,主治医师平均用时(40±6)min,住院医师用时(100±8)min,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90,P<0.05)。自动分期、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准确率分别为100%,(98.5±0.5)%和(96.0±3.5)%,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P>0.05)。结论借助大数据平台可以成功构建肝癌自动化中国分期模型,该模型高效、准确。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分期 大数据 数据库
  • 简介:目的探讨替吉奥辅助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H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64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及观察组(n=36)。对照组患者给予索拉非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替吉奥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28.6%,疾病控制率为46.4%,均低于观察组的58.3%及7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及疾病平均进展时间为(8.7±2.4)个月及(6.5±1.7)个月,短于观察组的(12.8±2.2)个月及(10.6±1.4)个月,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同类型毒性反应Ⅰ级及Ⅱ级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辅助索拉非尼治疗肝功能Child-PughA级HCC患者疗效较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控制病情发展情况,且不会显著增加患者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替吉奥 索拉非尼 肝癌 肝功能Child-Pugh A分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清GP73和AFP检测对肝细胞(HC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6例HCC、36例肝硬化、50例慢性肝炎和60健康人血清AFP水平,同时用ELISA法测定他们血清中GP73水平。结果HCC患者血清GP7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和健康人群(P<0.05)。血清GP73对HCC的灵敏度(SEN)、特异性(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5.0%、82.9%和80.7%。血清AFP对HCC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58.9%、85.6%和78.2%。血清GP73+AFP联合并联试验对HCC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85.7%、80.8%和82.2%。GP73和AF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和0.826。结论血清GP73对HCC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GP73和AFP联合并联试验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

  • 标签: 肝细胞癌 高尔基体蛋白73 甲胎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探讨miRNA-21在肝细胞(hepatoe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及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30例HCC患者为研究组,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老年肝癌组织及对应旁组织中以及患者血浆中miRNA-21表达水平。结果miRNA-21在肝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旁组织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患者血浆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肝癌组织及血浆中miRNA-21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均显著正相关(r=0.685,P<0.05;r=0.603,P<0.05);而肝癌旁组织中miRNA-21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r=0.125,P>0.05)。结论miRNA-21在老年肝细胞组织中的表达较对应旁组织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织明显升高,其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提示miRNA-21可能作为老年肝癌潜在预后评价指标。

  • 标签: MICRORNA-21 肝细胞癌 预后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肝细胞的诊断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细胞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与酒精性肝炎患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PIVKA-Ⅱ与甲胎蛋白(AFP)检测并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PIVKA-Ⅱ阳性率与AF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AFP,PIVKA-Ⅱ也可以用于肝细胞的临床诊断,其临床价值非常显著。

  • 标签: 肝细胞癌 血浆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开腹肝癌切除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肝细胞肝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2例。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开腹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生存率以及2年生存率。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以及2年生存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肝细胞癌 腹腔镜 开腹 肝切除术
  • 简介:摘 要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患者多层螺旋CT及MRI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2020年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患者80例,研究分析所有参与研究的原发性肝细胞患者的CT及MRI临床影像资料。结果:单发病变组织的有65例,平均病变组织直径(4.12±0.43); CT检查结果中60例患者病变组织出现动脉期轻度强化;MRI检查结果显示 T1WI扫描出现低信号的有23例;MRI增强扫描主动脉期出现轻度强化的是22例;门静脉期明显强化的有15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MRI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疾病的临床诊断非常具有价值,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值得推荐。

  • 标签: 原发性肝细胞癌 多层螺旋CT MRI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引导肝细胞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总例数81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超声造影组406例和增强CT组406例.结果增强CT检查诊断肝细胞确诊病例为283例。超声造影引导肝穿刺活检术,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肝细胞确诊病例为400例,根据穿刺后的病理结果可知,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增强CT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的临床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细胞癌 穿刺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1(cyclinkinasesubunit1,Cks1)在老年肝细胞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ks1在老年肝癌组织及对应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ks1在肝细胞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3/60),在对应的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12/60),Cks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的旁组织(P〈0.05);肝细胞中Cks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r=0.817,P〈0.05)。结论Cks1在老年肝细胞组织中的表达较对应旁组织明显升高,并且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提示Cks1可能作为老年肝细胞潜在的预后因子。

  • 标签: CKS1 老年 肝细胞癌 预后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