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二维超声协同四维超声运用到检测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成效。方法选出2015年11月到2017年7月来医院开展不同孕周系统胎儿的孕妇总共2420例内初步怀疑具备胎儿畸形的孕妇总共88例当作此次试验调研的对象,给全部孕妇都施以二维超声协同四维超声开展检测,并调研、记录全部孕妇通过检测后相应的胎儿畸形诊断状况、胎儿畸形与孕周间的关联性等。结果全部孕妇通过检测后,总共86例孕妇检测出了胎儿畸形,检出率即97.73%(86/88);全部孕妇通过检测后孕中期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即53.48%(42/88),好于孕早期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即12.50%(11/88)与孕晚期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即39.77%(35/88),同时P<0.05。结论二维超声协同四维超声运用到检测不同孕周胎儿畸形具备尤为良好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 标签: 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筛查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 价值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宫颈癌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癌,实验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宫颈癌,两组经不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宫颈癌变的阴阳率及特异性对比,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宫颈筛选宫颈癌和宫颈癌变前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病理特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筛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高频超声与双源CT在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关节病变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所有患者同一时间内先后采用双源CT及肌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主要观察关节间隙、关节积液、双轨征、骨侵蚀、滑膜增厚、点状强回声、痛风石等,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组患者的关节积液、双轨征、点状强回声、滑膜增厚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组痛风石检出率高于超声组,比较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骨超声在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早期病变的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肌骨超声 双源CT 高尿酸血症 早期关节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就健康体检者高血脂情况及高血脂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821例)为主要研究对象,男性有381例,女性有440例,回顾性分析可能引起高血脂的相关因素。结果男性高血脂总检出率为23.6%,女性高血脂症总检出率为16%,61~70岁年龄组的高脂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可引起血脂增高的影响因素年龄、肥胖、高血压、药物、吸烟史,以及糖尿病史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且35岁以上的人群患上高脂血症的可能性非常高。

  • 标签: 高血脂 检出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在宫颈癌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至2018年间我院进行的宫颈癌患者2151例,纳入患者均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查,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比价。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在2151例女性中,阳性患者212例,阳性检出率为9.8%,高危型HPV检测,阳性320例,检出率为14.9%,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方法阳性172例,检出率为8.0%。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检查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薄层液基细胞学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检查比较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用于宫颈癌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特异性较差,TCT检测宫颈癌具有较好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在临床上应两种检查方式结合,提高宫颈癌的准确性和确诊率。

  • 标签: 高危型HPV TCT检查 宫颈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50例诊断ASC-US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液基细胞学诊断ASC-US450例中,组织病理学及HPV检测诊断宫颈黏膜慢性炎366例,宫颈黏膜慢性炎伴挖空细胞改变、HPV感染者45例,CINI17例,CINⅡ5例,CINⅢ8例,腺癌2例,鳞状细胞癌(SCC)7例。结论液基细胞学用于宫颈病变,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行随访复查及HPV检测或阴道镜活检能发现一定比例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可避免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漏诊。

  • 标签: 宫颈病变 液基细胞学 组织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总结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以2016年1月~2018年2月,进行阴道镜以及宫颈手术活检的对象明确诊断,同时进行过TCT、高危型HPV检测的对象325例确诊宫颈癌3例,TCT、高危HPV检测均为阳性,灵敏度均为100%。诊断CINⅠ64例、CINⅡ-Ⅲ42例。HR-HPV检测灵敏度高于TCT,TCT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HR-HPV,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HR-HPV或T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及TCT检查可作为宫颈癌中方法,任意一个阳性尽管并不意味着是宫颈癌或癌前病变,但是可以有效的避免漏诊,双阴性可基本排除为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可能。

  • 标签: 高危型HPV检测 TCT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早期宫颈病变患者3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HPV、TCT和阴道镜检查,对不同检查方式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PV病变检出率为80.33%(241/300),TCT病变检出率为69.33%(208/300),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病变检出率为100.00(300/300),各检查方式病变检出率之间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HPV、TCT单独检查的准确率。结论在对早期宫颈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时,利用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早期宫颈病变的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早期宫颈病变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HPV TCT 阴道镜检查 早期宫颈病变筛查 意义
  • 简介:目的早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发病率,FH各分型的临床特点,以及降脂治疗对FH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107例因首次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早早发心肌梗死的年龄标准定义为≤35岁。采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标准进行FH分型。冠状动脉病变通过Gensini评分评估。结果无论是否经过降脂治疗,肯定的/很可能的FH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否认的FH组(P<0.001)。在肯定的/很可能的FH组中,FH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0.05)。与否认的FH组比较,肯定的/很可能的FH组年龄更小,接受降脂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及极高危的比例更高,Gensini评分更高(P均<0.05)。在肯定的/很可能的FH组中,降脂药物治疗组的Gensini评分显著低于非降脂治疗组(P<0.05)。结论在早早发心肌梗死患者中肯定的/很可能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比例更高。尽早开始降脂治疗,无论是否达标,均可减轻冠脉病变。

  • 标签: 早早发心肌梗死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表型 降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撷取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免散瞳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实行DR,观察50例患者的检查情况。结果采用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对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DR,分别检出21例DR患者、22例DR患者。经前者检查中,检出I期者6例、II期者12例、III期者2例。经后者检查中,检出I期者5例、II期者13例、III期者2例。两种不同DR方法在检出DR方面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在敏感度、特异性方面比较,可见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DR中采用免散瞳眼底照相,可提高DR检出率,存在临床应用、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免散瞳眼底照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PT)与阴道镜检测在宫颈病变早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体检科行宫颈癌的735例妇女分别行LPT与阴道镜检测,同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组织检查显示宫颈癌前病变共39例(5.31%),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LPT检出符合率为82.05%(32/39);阴道镜检测检出符合率为61.54%(24/39);两种方法检出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19,P<0.05);LPT与阴道镜联合检测符合率为100.00%(39/39)。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测均能够用于临床宫颈病变的早期,但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提高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LPT 阴道镜 宫颈早期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查无偿献血者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方法收集梧州地区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38496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核酸检测。结果38496份样本中,酶免试验和核酸检测均阳性标本132例,阳性率为0.34%,酶免HBSAg阴性、核酸检测HBVDNA阳性样本101例,阳性率为0.26%。结论核酸检测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可以提高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EWS和qSOFA两种评分标准在脓毒症早期及预后评价中的差别。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来我科治疗的感染患者102例,按出院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MEWS评分、qSOFA评分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生存组的qSOFA评分和MEWS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qSOFA评分系统的AUC显著小于MEWS评分系统的AUC,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EWS和qSOFA两种评分标准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有评估价值,qSOFA评分系统效能更高。

  • 标签: 脓毒症 早期预警评分 快速脓毒症相关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筛查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采用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在我县高食管癌高发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对40~69岁的常驻居民登记并进行上消化道早癌,以我院三年查出的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变患者为目标人群,选取接受治疗或随访的98例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食管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内镜检查,对镜下可疑病变进行指示性活检并经病理学确诊,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食道癌患者的检测率均为100.00%(7/7),两者之间不存在差异性,使其统计学无意义(P>0.05);在对癌前病变检测时,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分别为100.00%(55/55)、74.5%(41/55);碘染色与窄带成像技术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分别为100.00%(36/36)、94.4%(34/36)。结论对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检测技术,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两种方式在诊断癌前病变时,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效果大致相同,可是在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时,碘染色的效果明显优于窄带成像技术。

  • 标签: 癌前病变 早期食管癌 碘染色 窄带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