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34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0例,女性14例。结果在研究中发现,CT影像的四个类型,弥散型有13例患者,弥散型为37.1%,曲菌球型10例患者,占比29.4%,实变型有8例,占比23.5%,结节型有4例患者,占比11.7%。通过表格可以看出,CT影像查出敏感性、阳性检测值占比对比CT诊断和病理诊断90.6%,特异性为5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CT影像检查出来的真菌感染患者有着一定的特点且CT检查对肺部真菌感染的检出率非常高,对于患者的临床确诊有一定的价值和辅助作用,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肺部真菌感染 CT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尽管培养是真菌诊断的金标准,但其耗时较长,临床应用受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技术方便、快捷、创伤小,通过对应用该技术所获得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检查、常规染色、真菌抗原和分子学技术检测已是快速诊断某些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灌洗 真菌 细胞学 抗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镜在儿童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根据各类型真菌感染的特征进行总结。方法:通过使用皮肤镜对众多皮肤真菌感染的儿童进行观察,并与直接镜检结果展开对比,分析两种方式对儿童诊断感染率的准确性,并对皮肤真菌感染皮肤镜图像特征进行内容总结。结果:皮肤镜和直接镜对手足股癣检查的准确率并无统计意义,皮肤镜诊断花斑糠疹、甲真菌、马拉色素毛囊炎以及头癣的阳性率相比直接镜检查较低,皮肤镜阳性病例检查时阳性者为63.33%,而直接镜检查阳性病例时,阳性占比者则为84.33%,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镜可为手足体股癣、头癣提供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儿童皮肤真菌感染则无较大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皮肤镜 儿童皮肤 真菌感染 诊断应用
  • 简介:在临床上系指由于不同病因(缺氧、中毒、炎症、变性、脑血管等)所引起的脑部退行性疾病。各科疾病发展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病理过程。例如脑缺氧及缺氧性脑、肝性脑、肺性脑、尿毒症性脑、糖尿性脑、感染中毒性脑、高血压性脑、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外伤性脑等。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在脑部呈弥散性病变,

  • 标签: 缺氧性脑病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感染中毒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诊断 疾病发展过程
  • 简介:  因为病因不明,最初诊断烟雾(Moyamoya)主要是依据1969年Suzuki(铃木)等的诊断标准,即根据Moyamoya脑动脉造影上的6期改变而诊断,确切地说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1997年日本国立卫生署和福利社Moyamoya研究委员修订了Moyamoya诊断标准.下面将该诊断标准介绍给读者.……

  • 标签: 烟雾病 诊断 参考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的CT诊断与鉴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患有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的患者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不同感染分类的CT表现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其CT表现肺亚段或肺小叶实变型所占比例最高为13例占46.43%,明显高于其他分型的比例,各型CT表现各有特点。结论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的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作为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早期诊断具有较大意义。

  • 标签: 真菌感染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骨髓移植早期的真菌感染护理相关内容。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2例白血骨髓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早期真菌感染护理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优质护理后真菌感染情况均得到控制,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对白血骨髓移植患者在早期进行真菌感染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并控制患者真菌感染情况,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指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白血病骨髓移植 真菌感染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术后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小儿先天性心脏术后22例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真菌感染患儿中白色念珠菌最常见,肺部最易受累,经过积极抗真菌治疗,17例治愈,5例死亡。结论患儿术前感染、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术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心内植入外来人造替代品,有创监测等均是心脏术后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时合理运用抗真菌药物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儿应给予药物预防。

  • 标签: 心脏病术后 真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合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应用抗真菌药物,部分患者应用细胞因子治疗。结果痊愈13例,占44.8%;有效6例,占20.7%;总有效率65.5%。无效5例,占17.3%,死亡3例,占10.3%。结论AL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破坏,治疗上应用抗真菌感染的药物联合细胞因子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白血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血液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血液病患儿60例,其中真菌感染患儿28例(观察组),无真菌感染患儿32例(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获取两组患儿相关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原发疾病未缓解、使用广谱抗生素≥7 d、粒细胞缺乏时间≥7 d、低蛋白血症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疾病未缓解、使用广谱抗生素≥7 d、使用糖皮质激素≥5 d、粒细胞缺乏时间≥7 d是血液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OR=2.265、2.363、3.384、5.003,P=0.021、0.024、0.001、0.001)。结论原发疾病未缓解、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时间过长、粒细胞缺乏时间过长是血液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液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 粒细胞缺乏
  • 作者: 陈康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3-10-11
  • 出处:《医师在线》 2023年第12期
  • 机构: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因为艾滋病,造成患者免疫缺陷,很容易得各种疾病,就象糖尿病一样,艾滋病不可怕,而是各种并发症很可怕,比如肺结核、各种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真菌诱发的院内感染的检验诊断,同时探讨其医学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真菌感染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在观察组中根据是否立即检测真菌感染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即按照菌种的不同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在对照组中根据医护人员的经验来选择广谱抗生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各组的抗生素之后的体温恢复时间、咳痰情况和住院的时间以及治疗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愈率以及无痰人数方面都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结论在临床医学上按照不同的菌种合理选择相应的抗真菌药物,这样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真菌 院内感染 检验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和鼻内镜手术的随访结果。结果21例真菌球性鼻窦炎中,临床表现为鼻痛8例(38%),头痛或眼痛7例(33%),涕中带血13例(62%)。21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1例上颌窦病变复发,其余恢复良好。结论涕中带血和鼻痛、头痛是真菌球性鼻窦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T扫描是诊断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主要影像学方法。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和效果好的优点,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真菌病 鼻窦炎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74例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至本院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38例合并真菌感染,36例为单纯细菌感染,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ICU住院时间以及APACHEII评分与CT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ICU住院时间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真菌感染者的APACHEII评分与CT评分明显高于细菌感染者,发生菌群紊乱、腹压增高及器官障碍的概率均高于细菌感染者,手术次数也明显多于细菌感染者;从病死率来看,合并真菌感染者也明显高于细菌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较高,而发生真菌感染与APACHEII评分、CT评分、菌群紊乱、腹压增高以及手术次数等因素有关。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意识改变及大出血的患者,临床诊断应怀疑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合理给予患者预防性抗真菌药物可有效防治真菌感染。

  • 标签: 胰腺炎 真菌感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在诊断与鉴别肺部真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患者均进行CT诊断。结果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经过CT诊断,对比穿刺活检诊断结果显示,感染白色念球菌12例、隐球菌15例、毛霉菌9例、曲霉菌2例、胞浆菌2例,CT诊断率95%(38/40);患者经CT扫描诊断,病灶形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类型包括实变型、斑块型、结节型、孤立肿块型,在各种真菌感染的病灶中均会出现这些病灶形态,因此鉴别意义不明显;肺部真菌感染组和肺结核组的不同类征象分布差异比较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在诊断与鉴别肺部真菌感染和肺结核临床应用的疾病诊断的参照价值突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CT 诊断 鉴别肺部真菌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外耳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31例外耳道疾病的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表现、病原做进一步对比,从而提出外耳道湿疹及真菌感染的鉴别诊断要点,因培养需要时间较长,选取的病例均较重,遂按疼痛为主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以痒为主要症状的首先采用抗真菌的氟康唑分散片,待1周后患者取冲洗物培养结果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1例中耳试子培养感染阳性127例,细菌感染61例(单一菌种57例,2种细菌复合感染4例),真菌感染56例(单一菌种53例,2种真菌复合感染3例),细菌+真菌混合感染10例。初诊有效率85.5%,1周后根据培养结果、药敏结果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治愈率为100%。其中最长的治疗时间达6周,该例患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西弗射盾子囊霉的混合感染,头孢地尼抗生素3周,氟康唑分散片治疗2周。结论外耳道感染可以按照症状体征初步鉴别细菌与真菌感染。遂按疼痛为主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以痒为主要症状的首先采用抗真菌的氟康唑分散片。

  • 标签: 外耳道湿疹 真菌感染 鉴别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