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切除空气填充对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患者60例(视网膜脱离)纳入研究,这些患者均接受玻璃切除空气填充治疗方案,术后随访半年时间,统计预后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玻璃腔空气存留量为70%-80%,术后3-4天空气在玻璃腔吸收至50%,术后9-10天玻璃腔气体吸收完全。在进行末次随访时,患眼视网膜达到了100.00%的复位率。结论:对于视网膜脱离患者采取玻璃切除空气填充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成效,术后视力状态恢复效果较佳,并且有较高的视网膜复位率。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空气填充术 视网膜脱离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使用玻璃腔注射阿柏西普+玻璃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病例选择均来源于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PDR患者,共纳入40例(40眼),按照1:1原则随机分组,即A组(20例20眼)-玻璃切除;B组(20例20眼)-在A组的基础上应用玻璃腔注射阿柏西普;对比两组VEGF、EPO、并发症。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VEGF、EPO水平均低于A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B组低于A组(P<0.05)。结论:PDR患者实施玻璃腔注射阿柏西普+玻璃切除治疗效果良好,可推广。

  • 标签: 玻璃体腔 阿柏西普 玻璃体切除术 PD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抗VEGF药物联合玻璃切割手术(PPV)后玻璃再积血(PV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嘉兴市眼科医院确诊并接受抗VEGF药物联合25G PPV治疗的87例PDR患者10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8例44只眼,女性49例56只眼。年龄26~ 83岁,平均年龄(57.72±8.82)岁。所有患者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平均糖尿病病程(10.84±6.03)年。所有患眼均由同一位医生在非接触广角镜辅助下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 PPV。手术前5~7 d按内眼手术操作方法行玻璃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0.05 ml(含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0.5 mg)治疗。观察患眼的PVH发生率。对比分析是否发生PVH者年龄、糖尿病病程、手术前视力、手术前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手术前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手术前是否接受过激光治疗、手术中是否摘除晶状、手术中是否给予眼内填充物、手术中视网膜激光点数以及手术中眼底病变(增生膜、视网膜出血、血管闭塞、增生视网膜牵引、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渗出、新生血管)等情况。分析抗VEGF药物联合PPV治疗PDR后发生PVH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数据进行Spearma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7例100只眼中,发生PVH 15例17只眼,占患眼的17%;未发生PVH 72例83只眼,占患眼的83%。发生与未发生PVH者手术中发现血管闭塞以及增生视网膜牵引的眼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8.103,P<0.05);年龄(t=-1.364 )、糖尿病病程(t=0.538 )、手术前视力(t=1.897)、手术前空腹血糖(t=1.938 )、手术前餐后血糖(t=1.508 )、手术前收缩压(t=-0.571 )、舒张压水平(t=0.275 )、手术前是否接受激光治疗(χ2=2.678 )、手术中激光点数(t=0.565 )、手术中是否摘除晶状(χ2=0.331 )、手术中发现新生血管(χ2=2.741 )及手术中是否给予填充物(χ2=0.060)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患者视力低下、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差以及手术中见血管闭塞、增生视网膜牵引是PVH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rs=0.208、0.229、0.240、0.285,P<0.05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中见眼底血管闭塞、增生视网膜牵引可能是PV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75、13.915,P<0.05 )。结论PPV中可见的眼底血管闭塞、纤维血管膜增生导致的视网膜牵引可能是PDR患者抗VEGF药物联合PPV后PV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玻璃体出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玻璃切除玻璃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手术护理配合内容。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行玻璃切除玻璃腔注药治疗的5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根据其手术结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48例眼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均保存眼球,35例患者的眼视力均显著提高,取得颇为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感染性眼内炎围期除了完善手术各配合工作,还应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为核心导向开展精细化的护理干预。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感染性眼内炎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玻璃积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玻璃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0只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积血接受玻璃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发现单独马蹄形裂孔13例,单独圆孔者3例,巨大裂孔者2例,马蹄形裂孔合并圆孔者2例。单独马蹄形裂孔均可见有桥状视网膜血管或者撕脱的血管,单独圆孔者均位于赤道部以后,裂孔周边可见明显断裂的血管。患者20例眼手术后均解剖复位。A组10例,术后视力0.1~0.3者2例,0.3~0.5者5例,>0.5者3例;B组5例,术后视力0.1~0.3者2例,0.3~0.5者2例,>0.5者1例;C组5例,术后视力0.3~0.5者1例,无>0.5者,0.1~0.3者2例,<0.1者2例。结论玻璃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积血的有效方法,诊断明确后早期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视力。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 玻璃切除玻璃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内容。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7 年 01 月~ 2019 年 01 月行 玻璃切除玻璃腔注药治疗 的 50 例 感染性眼内炎 患者,根据其手术结果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 48 例眼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均保存眼球, 35 例患者的眼视力均显著提高,取得颇为满意的手术效果。 结论: 感染性眼内炎 围期除了完善手术各配合工作,还应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为核心导向开展精细化的护理干预。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感染性眼内炎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手术并发症及发生因素。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7例(43)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三切口闭合式玻璃,术后随访发现37例(43)眼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7眼(16.28%),玻璃出血5眼(11.63%),术后玻璃出血7眼(16.28%),角膜水肿8眼(18.6%),视网膜脱离3眼(6.98%),虹膜红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眼(9.3%);并发白内障19眼(44.19%)。结论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手术技巧、病变程度以及中术后病灶是否得到彻底处理等。中、术后加强对眼部病变的正确处理,同时术前、术后有效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手术 手术并发症 发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纵向观察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患眼玻璃切割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25G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的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302例30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男性130例,女性172例;平均年龄(63.36±6.91 )岁。左眼158只,右眼144只。平均logMAR BCVA为1.13±0.45。OCT测得其最小水平直径、裂孔基底直径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422.92±211.73)、(835.47±366.42)、(244.84±60.68) μm。以黄斑裂孔最小水平直径≤250 μm为小裂孔,>250 μm和≤400 μm为中裂孔,>400 μm为大裂孔;并以此分为3组。观察手术后1、3、6个月3组患眼logMAR BCVA情况。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3组患眼视力变化规律。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手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后1个月,所有患眼黄斑裂孔均已闭合。手术后1、3、6个月,小裂孔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33±0.25、0.23±0.18、0.16±0.17;中裂孔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46±0.25、0.35±0.26、0.27±0.28;大裂孔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81±0.51、0.61±0.48、0.53±0.37。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和不同时间节点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23.133,P<0.01 )。将所有数据分割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小裂孔组和中裂孔组组内,手术前与手术后1个月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手术后1、3、6个月之间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大裂孔组组内,手术前及手术后1、3个月之间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手术后3个月和手术后6个月之间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E分析结果显示,黄斑裂孔大小(χ2=4.17,P=0.04 )、裂孔基底直径(χ2=7.25 ,P=0.01)、病程(χ2=19.26,P=0.00 )、脉络膜厚度(χ2=4.19,P=0.04)对黄斑裂孔患眼手术后视力恢复有影响;而年龄(χ2=2.50,P=0.10 )、性别(χ2=0.28,P =0.59)对其视力恢复无影响。结论不同大小黄斑裂孔玻璃切割手术后视力恢复趋势不同,小裂孔和中裂孔会较快恢复视力,在1个月时视力基本恢复;而大裂孔需要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在3个月时视力趋于稳定。裂孔大小、裂孔基底直径、脉络膜厚度是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影响因素分析 纵向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23G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更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3-01/2014-06我院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患者29例29眼随机分为试验组(15眼)和对照组(14眼),试验组给予23G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玻璃腔内注气治疗,对照组给予23G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治疗,术后随访视网膜复位率和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率。结果: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G玻璃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有效手段。

  • 标签: 23G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撕除 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切割联合不同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接受玻璃切割联合晶状切除治疗,观察组55例接受玻璃切割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治疗。比较两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虹膜新生血管(INV)和囊膜混浊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NV(5.5%,3/55)、囊膜混浊(9.1%,5/55)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7%,7/55;20.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褶皱水肿、视网膜牵拉、继发玻璃出血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10.9%(6/55),低于对照组的29.1%(16/55),P<0.05。结论玻璃切割联合晶状切除或超声乳化吸除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十分显著。其中联合超声乳化吸除的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手术 玻璃体切割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玻璃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自2020.1~2020.12以内在本院行玻璃切割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纳入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排列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列为一般组与综合组,一般组40例实行基础护理干预,综合组30例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舒适度与俯卧位持续时间进行评价,并对比评价结果。结果 综合组舒适感高于一般组,术后1、3、7d俯卧位持续时间长于一般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延长行玻璃切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术后俯卧位时间,提高其舒适感,建议采纳。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综合护理 俯卧位 玻璃体切割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玻璃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自2020.1~2020.12以内在本院行玻璃切割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纳入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排列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列为一般组与综合组,一般组40例实行基础护理干预,综合组30例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舒适度与俯卧位持续时间进行评价,并对比评价结果。结果 综合组舒适感高于一般组,术后1、3、7d俯卧位持续时间长于一般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延长行玻璃切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术后俯卧位时间,提高其舒适感,建议采纳。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综合护理 俯卧位 玻璃体切割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术后患者高眼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2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A组(36例)与B组(36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心理状况显著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增殖性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高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玻璃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1]。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40例行玻璃切割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随机分配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分析对比,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玻璃切割手术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2],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护理体验,利于术后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手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行玻璃切割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86%、11.43%,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100.00%、88.57%,P<0.05。结论:对于行玻璃切割的DR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综合护理干预 玻璃体切割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术后患者高眼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72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法分为A组(36例)与B组(36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心理状况显著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切割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增殖性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高眼压
  • 简介: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联合舒适护理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割患者为联合组,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联合舒适护理;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割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组视网膜复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感知服务质量、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联合舒适护理用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切割患者,护理获益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 舒适护理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行玻璃切割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 84例,均为我院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9月间收治,对其均采取玻璃切割进行治疗,并将其按照实施护理措施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 42例接受常规护理的纳入参照组,其余 42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纳入研究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住院时间上对比,研究组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行玻璃切割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玻璃体切割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玻璃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孔(IMH)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黄斑孔79例(79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成两组:空气组41例,C3F8组38例。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黄斑孔闭合率:空气组为95.12%(38/41),C3F8组为94.74% (36/48) (χ2=0.140,P>0.05);两组术后视力(logMAR)均提高(P>0.05)。俯卧位时间:空气组为(4.12±0.82)d,短于C3F8组的(10.67±1.01)d(t=-31.015,P<0.001);白内障发生率:空气组为21.95%(9/41),低于C3F8组的47.37%(18/38)(χ2=5.663,P=0.020)。结论玻璃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黄斑孔,孔闭合率高,可以缩短俯卧位时间,降低白内障发生率。

  • 标签: 黄斑孔,特发性 玻璃体切除术 剥离,内界膜,黄斑 填充,空气,C3F8 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