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中孕期脐动脉流频谱检查法在单脐动脉胎儿畸形的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9年 2月到 2020年 2月期间,随机选取 130例在本院进行产检的产妇,胎儿均为单脐动脉胎儿,其中根据产检结果将上述胎儿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对比组为健康胎儿,观察组为畸形胎儿,对比两组胎儿动脉流频谱表现中 PI、 S/D、 RI值。结果:观察组胎儿动脉流频谱表现中 PI、 S/D、 RI值均要高于对比组( p<0.05)。结论:通过采用中孕期脐动脉流频谱检查法能够提高胎儿畸形的检测率,提高优生优育效率。

  • 标签: 中孕期 脐动脉血流频谱 畸形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时应用冠状动脉管造影技术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冠状动脉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方式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冠状动脉管造影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为临床诊断做参考数据,确保及时为患者治疗,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动脉气分析护理对策及影响结果的因素。方法:以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为起止时段,以90例动脉气分析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各为45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分析影响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结果准确率及满意率。结果:2组对比结果准确率及满意率的数据表明研究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结果 护理对策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栓介入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下肢动脉栓患者进行介入放射溶栓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随访半年,6例患者术后2天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访半年并能从事体力劳动。结论介入放射治疗下肢动脉栓见效快,效果好,值得探讨。

  • 标签: 下肢动脉血栓 介入放射溶栓
  • 简介: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已经从内膜剥脱术、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旁路开放式手术为主发展到如今以血管腔内治疗为主。但是当股浅动脉发生长段闭塞时,无论是对于开通股浅动脉的开放手术或者血管腔内治疗,效果都难以达到预期。此时股深动脉由于其特殊的生理条件可以为下肢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本文就股深动脉的解剖位置、手术入路、手术方式及效果评价等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鸡颈总动脉管吻合模型的设计建立及对显微外科初学者血管吻合练习的训练效果。方法采用市场购买的50个长约10 cm的新鲜完整鸡颈,镜下分离皮下组织,充分暴露颈总动脉,同时测量血管长度与口径,剪断颈总动脉后对断端行端-端吻合,共计500支。每100个吻合口记为一组,分A、B、C、D、E共5组,记录单个血管断端吻合所用时间,统计每一组所用时间平均值,通过管腔内注射甲紫溶液检查血管吻合口通畅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本组实验中测量左、右侧颈总动脉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动脉长度为(9.57±0.28) cm,右侧动脉长度为(9.61±0.27) cm,t=0.779,P>0.05];左、右侧头端动脉口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头端动脉口径为(1.12±0.08) mm,右侧头端动脉口径为(1.13±0.07) mm,t=0.265,P>0.05];左、右侧尾端动脉口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尾端动脉口径为(0.71±0.08) mm,右侧尾端动脉口径为(0.70±0.06) mm,t=0.063,P>0.05]。A~E组单个吻合用时分别为(14.36±0.60)、(12.57±0.71)、(10.07±0.65)、(8.44±0.52)、(6.27±0.74) min,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F=243.978,P<0.05);A、B组,B、C组,C、D组,D、E组分别比较(t=6.053、8.209、6.178、7.543,P均<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鸡颈总动脉管吻合模型血管口径粗大,模型制备简单,容易暴露,血管吻合训练效果显著,是学习血管吻合技术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显微外科 显微血管吻合 模拟训练 颈总动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王某,男,38岁。某年5月10日15时20分许,醉酒后与人发生争吵,被人拉开后回家睡于床上,当晚22时许家人未叫醒,认为醉酒未在意,次日晨呼之不应,急送医院救治无效,于同年5月12日2时40分死亡。病历摘要李某于某年5月11日8时50分入院。入院时深度昏迷,血压22.7/14.1kPa(170/100mmHg),头颅无畸形,未及明显骨折征,下颌部青紫,肿胀,右侧瞳孔直径约6mm,光反应消失。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光反射迟钝,右膝部、腹股沟部皮下淤血,右侧肢体不自主活动,左侧肢体无自主活动。头CT报告右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放射冠区、

  • 标签: [] 法医病理学 脑梗塞 损伤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上动脉与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CDFI)数据,探讨甲亢时肝动脉流的研究价值。方法测量30例经实验室检查证实甲亢的患者的甲状腺上动脉、肝动脉的彩色多普勒数据,分别与正常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亢患者肝动脉流速度增快。结论甲亢属于高动力性疾病,肝动脉流速度可间接反应甲状腺上动脉的血流情况。甲亢患者甲状腺上动脉流速度与肝动脉流速度呈正相关。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上动脉 肝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气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56例动脉标本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收集血气标本的过程中要对采血质量尤为重视,不仅要选择较好的动脉穿刺针,还要密切留意实际操作过程,尽可能减小误差,从而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规范动脉气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SOP),提高动脉气采集工作的规范性、正确性。方法运用动脉气分析检验前质量评价系统,对比动脉气标本采集SOP实施前、后的桡动脉穿刺Allen实验实施率、动脉穿刺一针成功率、穿刺采血后按压时间、并发症(淤青、出血)发生率;消毒待干时间、封闭标本正确率、标本合格率。结果动脉气标本采集SOP实施后,穿刺桡动脉Allen实验实施率、动脉穿刺一针穿刺成功率、消毒待干时间、穿刺采血后按压时间、封闭样本正确率、显著高于实施SOP前;样本合格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穿刺采血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实施SOP前(P<0.05)。结论动脉气采集标准操作程序的实施,提高了动脉气标本采集准确性,为医疗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以指导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处理。方法用i-STAT型血气分析仪对260例新生儿生后1min内脐动脉进行血气测定,并与Apgar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组出生脐动脉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162,2.47kPa和7.882kPa;对照组分别为7.282,2.407kPa和7.134kPa。血pH窒息组为7.147±0.063,对照组为7.203±0.0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脐动脉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窒息新生儿组低Apgar评分有关系。血气分析结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主要指标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Apgar评分 脐动脉血 血气分析 窒息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大鼠颈动脉管成形术模型,观察大鼠损伤血管的增生及再狭窄变化。方法用2FFogarty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材,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壁的变化。结果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剥脱,新生内膜形成并增生,导致管腔狭窄。结论大鼠颈动脉管成形术造成血管再狭窄,其造模成功率高,操作简便,疾病模型接近人类,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狭窄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检测早期妊娠子宫动脉流图血流参数和频谱特征,建立11~14孕周双侧子宫动脉流参数,搏动指数(PI)的正常值范围。方法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于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建档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207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11~14周检测子宫动脉流PI值,记录舒张早期切迹。结果111~14孕周子宫动脉流PI值呈正态分布,PI值正常参考值范围(95%的界限)PI(1.48±1.10)。2在11~14孕周,78.7%的孕妇存在子宫动脉切迹,其中双侧子宫动脉切迹约54.6%,单侧子宫动脉切迹24.1%。3双侧子宫动脉手动描迹和机测获得的PI值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妊娠子宫动脉流PI值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逐渐降低。本研究建立经腹超声11~14孕周血流PI值参考值区间并记录舒张早期切迹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早期妊娠异常子宫动脉流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 标签: 子宫动脉 子宫胎盘循环 多普勒 妊娠早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