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教学采用品管圈教学模式,分析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从本科院校来院实习的护生,对照组、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模式、品管圈教学模式,比较效果。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研究组理论及操作成绩平均值对比发现,研究组的理论成绩和实际操作成绩都高于一般组。通过对对照组和研究组教学方法相关满意度分析,研究组的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整体效果较好。

  • 标签: 品管圈教学模式 内科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围绕呼吸科重症疾病患者实施优质基础护理的临床效能。方法:2021年9月-2023年4月,将94例呼吸科重症疾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7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优质基础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氧分压计量指征、二氧化碳分压计量指征、呼吸频率计量指征、心率计量指征和生活质量计量指征。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氧分压计量指征、二氧化碳分压计量指征、呼吸频率计量指征、心率计量指征和生活质量计量指征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氧分压计量指征、二氧化碳分压计量指征、呼吸频率计量指征、心率计量指征和生活质量计量指征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指向呼吸科重症疾病患者实施优质基础护理,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科重症疾病患者 优质基础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以早期预警评分(EWS)为基础的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接收的78例A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以EWS为基础的预见性护理;于干预前、干预后,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患者获得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心功能Killip分级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以EWS为基础的预见性护理可改善AMI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预警评分 预见性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的视神经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也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式。利用光动力法建立的NAION动物模型具有与临床NAION相似的眼底及电生理改变。近年来,基于动物模型对NAION的病理机制探索发现,视神经缺血梗塞灶内轴突结构破坏,脱髓鞘改变及炎症细胞浸润,伴随继发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基于动物模型的NAION治疗药物种类广泛,包括糖皮质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前列腺素J2、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针对青光眼或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效的药物等。给药方式包括全身给药、玻璃体腔注射给药或局部滴眼。部分药物在动物模型中已展示出视神经保护作用,为临床筛选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就NAION动物模型、基于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和治疗研究现况及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基础研究 病理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站式仿真教学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74名急救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37)、研究组(n=37)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教学方式、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站式仿真教学,比较教学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结果 研究组较常规组的急救护理成绩更优;研究组较常规组的教学满意度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教学开展时,借助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站式仿真教学的方式,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急救护理的效果,促使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显著提高,确保学生的教学效果,为急救行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具备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核心能力 多站式仿真教学 急救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以自我效能作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录于2021.7-2023.7,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抽签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40例样本。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前评估HAMA、HAMD评分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负性情绪有效减轻,结果比较P<0.05。研究组加强干预措施,生存质量提升更显著,结果比较P<0.05。结论:在乳腺癌的应用中,开展以自我效能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信心和能力水平,促进他们更好地应对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挑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自我效能 综合护理 乳腺癌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挑选我院2022届和2023届实习的60名肿瘤科专业学生,且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使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教学模式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为(95.40±2.16)分、操作能力成绩为(96.70±2.31)分、病例分析成绩为(95.84±2.03)分,考核成绩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比分析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率情况,观察组是96.67%,对照组是73.33%,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利用以问题为基础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开展肿瘤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考核成绩,且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 肿瘤教学
  • 简介:【摘要】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进行思政建设与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这门课程中。在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学中通过制定课程建设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挖掘思政案例与内容,达到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建立基础通识教学、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三位一体的科学性教书育人体系。培养高水平的高职思政教师队伍,探索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与思政的改革之路,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精专业、强技能和高素质的合格护理人才。

  • 标签: 课程思政 创新创业 护理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入与治疗的60名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与平均的分配方式,分成了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各30名。对两组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以此突显治疗效果。对照组:应用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采用PCR技术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龈下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福赛坦氏菌,齿垢密螺旋体,中间普氏菌,相对含量进行检测;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糖代谢指标和血脂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在PD、BI、PLI、AL四方面的数据下降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FPG、hs-CRP、HbAlc指标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福赛斯坦纳菌,齿垢密螺旋体,中间普氏菌相对于对比组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牙周炎患者 2型糖尿病 牙周基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基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BNP)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冠心病心衰,选例时间:2020年5月~2021年7月,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血浆BNP、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对照、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93.48%,前者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螺内酯 心功能 脑钠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应用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1月间因确诊肺癌在我院接受化疗的84例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组间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经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后,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也显著提升,患者对于该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以循证护理为基础 临床护理路径 肺癌 化疗 恶心 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牙周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于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纳入86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观察指标包括牙周袋深度改善、牙龈指数改善和炎症症状改善。结果:实验组牙周袋深度显著减小,牙龈指数改善明显,炎症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有望成为口腔医学中的有效治疗策略,提高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替硝唑 牙周基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职业病科室护理带教开展中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分析资料构成均为职业病科室实习的30例护生,基于时间不同划分为参照组(2022.3-2022.7,常规教学方式展开)、观察组(2022.8-2022.12,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展开),各组纳入样本容量15例,以考核成绩、带教质量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值高(P

  • 标签: 职业病科 护理带教 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足患者诊治中会存在情绪状态欠佳情况,分析辅以中医调护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项研究于2021年6月正式启动,截止时间是2022年12月。选用此时间段到笔者医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收治的研究样本基于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分别接受基础护理与配合中医调护法。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不良情绪影响。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差异发现,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且患者焦虑状态也有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予以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基础护理过程中联合中医调护法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状态,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基础护理 中医调护法 情绪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全科医学科实习护生教学中应用基于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 月—2022年12月在我科进行的实习护生 50 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 25 名,采用PBL教学方法,对照组 25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实习护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实验组实习护生在临床思维能力、文献阅读能力、理论联系临床实践能力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两组自我导向学习在实验前和实验后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照组在自我导向学习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自我导向学习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批判思维在实验前和实验后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照组在批判思维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0.05);实验组在批判思维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全科医学实习护生采用PBL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好,有利于培养实习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教学法) 全科医学科 实习护生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鼻咽癌护理中的教学要点和现状,并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行价值作出分析。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1年6月-2022年9月实行,在肿瘤科现有护生信息中遴选出30份,且所属信息均参与院内的鼻咽癌护理教学,结合双盲法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教学措施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常规教学模式,后续比较中提及的项目为相关教学评价、教育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在过程中面对突发问题时的自主解决能力及方案研发时的自主创新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价值较高(P<0.05);研究组在过程中对该教育模式的选择倾向性及综合成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价值较高(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实际推广效用价值更高,与临床护理路径共同应用后,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成效。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1.1.1-2023.3.31期间收治的7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1/1划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循证支持为基础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洗胃、首次吸出液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洗胃时间,可推广。

  • 标签: 循证支持 个性化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问题为基础教学法联合PPT课件对中医肿瘤科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工作,观察组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联合PPT课件展开教学工作。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与教学满意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实践以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问题为基础教学法联合PPT课件在中医肿瘤科教学工作中,对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效果,且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满意评价,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中医肿瘤科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1.1.1-2023.3.31期间收治的7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1/1划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循证支持为基础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洗胃、首次吸出液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以循证支持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洗胃时间,可推广。

  • 标签: 循证支持 个性化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小组为基础的教学法(TBL),在临床骨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价值。方法 抽取本院骨科2021年9月—2022年11月的230名实习护士生,采取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5例。其中实验组行TBL教学,参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比较两组的学生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 参照组各指标,低于研究组(P

  • 标签: TBL 临床骨科 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