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调元其人1942年2月3日,离旧历春节还有十来天,汪精卫政府的财政部长周佛海听人说:“雪轩家属在沪,不能过年。”周佛海大发感慨:“雪轩盛时,真有钟鸣鼎食之概,曾几何时,一贫至此。盛衰不常,穷通靡定,可慨也。”

  • 标签: 钟鸣鼎食 财政部长 周佛海 汪精卫 陈雪 蒋介石
  • 简介:1925年在上海南京东路,西藏路口大庆里开出了一爿以古籍买卖为主的书店?不到一年这爿并不显眼的古籍书店,却在上海滩众多的书店中一枝独秀,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光顾,也成了沪上部分学者交流及聚会的场所。这爿书店就是由乃乾先生主持的中国书店。

  • 标签: 陈乃乾 中国 书店 生平事迹
  • 简介:树藩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位在陕西军政界均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一生政治态度前后变化颇大。笔者根据多年收集的史料,简述其生平,供研究辛亥革命史及民国史的学者参考。

  • 标签: 辛亥革命史 史料 辛亥革命时期 国史 生平 学者
  • 简介:一、一个未圆的梦:广州建台广播事业未传人中国以前,国民党人为唤起民众的支持,已经办了很多报刊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无线电传人中目以后,国民党人意识到了利用广播作政治宣传的好处。而最早有意创办国民党的广播事业并付诸实践的即是果夫。1924年,果夫受蒋介石委托,正在上海为黄埔军校采办军用品。当时,广东革命政府在孙中山领导下实现了国共合作,革命形势日益高涨,但桂系、滇系等旧军阀的军队仍盘踞在广州附近;英帝国主义也在暗中干涉。广东形势复杂,革命急需扩大影响。当果夫在上海偶然听到开洛公司(美商所办)的广播后,立刻敏锐察觉到利用其作政治宣传的价值。他认为,用无线电广播作宣传与教育,比办报要得力得多。

  • 标签: 中央电台 广播事业发展 中央广播电台 国民党 指导委员会 蒋介石
  • 简介:为迎接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石鼓馆经过一年的筹备,以新的内容和体例重新布,将于二0一五年四月正式开馆。

  • 标签: 延伸阅读 石鼓 展览 故宫博物院
  • 简介:琼瑶是名满海内外的台湾女作家,拥有广泛的影响。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琼瑶祖父墨西老先生是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清末翰林、著名教育家兼书画家李瑞清,有四位得意门生,其中一位名叫墨西,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本名喆)的祖父;另三位分别是享誉中外的大画家张善仔与张大

  • 标签: 李瑞清 孙中山 琼瑶 革命党人 蒋介石 祖父
  • 简介:再道将军离开我们已经五年多了。他是一位无限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老红军战士,是在长期革命战争和政治风浪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人民英雄。作为老同志的楷模,他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革命事业中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及他爽朗的性格,乐观幽默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在我的脑海里铭刻不忘,愈加鲜明。

  • 标签: 军区 将军 邯郸地区 冀南 司令员 人民英雄
  • 简介:衡哲是20世纪中国最早的女教授,也是新文学最早的女作家之一,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出现的有关论著对其生平经历的叙述却多有错漏。本文就关于衡哲几个流传甚广的史料错误加以辨正。

  • 标签: 陈衡哲 史料 教育背景 辩正
  • 简介:<正>1981年8月21日至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丕显的陪同下,视察了武当山的文物保护和公路建设情况。谷牧副总理是武当山接待的第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8月21日7时,谷牧在丕显的陪同下在老营火车站下火车,郧阳地委、行署,均县县委、政府的领导同志在此迎候。在人民旅社用过早餐后,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高开元向各位领导介绍,由我担任导游。从人民旅社

  • 标签: 谷牧 陈丕显 紫霄宫 旅游问题 太子坡 外国旅游者
  • 简介:企霞(1983年)弥松颐摄一1940年3月,企霞携妻子历尽艰难来到延安,先在中央青委编辑《中国青年》杂志和《青年字典》,10月下旬他的大儿子出生。翌年春季的一天,企霞夫妇趁孩子睡觉出门散步,遇到浙江同乡李又然,李当时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

  • 标签: 《解放日报》 编辑工作 延安整风 丁玲 《文艺》副刊 清凉山
  • 简介:粹芬(1873-1960年),小名香菱,又名瑞芬,排行第四,家人称四姑娘。她伴随并帮助孙中山先生革命时,革命同志尊称为"四姑"。她祖籍福建厦门同安,出生在香港新界屯门,她心地善良,吃苦耐劳。信仰

  • 标签: 孙中山 革命史 香港新界 伴侣 革命活动 澳门
  • 简介:最近我在自家新风楼的藏书中,先后发现了三立老人撰写的诗六首、文二篇,他们是璞元手录的、程学恂书丹的、为程学恂所作的.经与①(以下简称)比对,发现未能收及,细读数过,窃以为有臻璧之值,特将这些诗文录之于次,以飨同仁之好.

  • 标签: 诗文集 陈三立 逸诗 细读 发现 墓志铭
  • 简介:1995年4月29日至5月21日,广州竹刻家根的竹刻艺术展览,在澳大利亚悉尼的达会港腾巴龙公园、谊园(中国公园)、观音寺3个地方巡回展出.吸引了众多华侨华人。有的华人祖孙三代从远处城市开车到来参观,爷爷对孙子大谈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定要买下刻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 标签: 陈根 广州 竹刻艺术 竹刻家 民族文化 生活经历
  • 简介:烟桥(1912—1970),广东新安县(今深圳市龙华区)人,原名炳奎,学名希荣,曾用笔名李雾城、米启郎,我国现代著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和教育家。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烟桥就活跃在新兴版画艺术舞台上,是亲炙鲁迅教诲和器重的第一代新兴版画家。他手拿画笔和刻刀,追随鲁迅先生的足迹,投身新兴木刻运动;他向往光明和自由,以刀笔为枪,奋战在民族救亡文艺运动第一线;他执着于艺术,讴歌时代和人民,献身于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

  • 标签: 现代版画 美术理论家 版画艺术 30年代 20世纪 木刻运动
  • 简介:光甫,江苏镇江人,原名辉祖,后改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1881年12月17日(清光绪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出生于一个小商人之家。在95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勤学、求进、办银行、创旅行社,周旋于政局内外、中美之间,是民国时期业绩巨大、名声显赫的大银行家。一、从报关行学徒到留学美国光市的父亲叫仲蘅,是一位精明的、略通英文的商人。他共有子女8人,光甫是他的次子。光市幼时身体较弱,经常闹病,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光市到七八岁时才渐渐学会讲话,大人们戏谑地说,“说话迟者是贵人”,并以此掩饰隐隐的忧虑。光市10岁以后,其父的生意越益艰难,由于经营不利,仲蘅最终不得不下决心歇业转向。为谋出路并养家

  • 标签: 陈光甫 上海商业 储蓄银行 孙中山 中国旅行社 银行家
  • 简介:汝闳,字天池,安徽石台人。1913年至1918年,他和周恩来两度同窗,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6年,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笔者通过走访他的后人和查找大量史料,为您披露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 标签: 周恩来 同窗 生活学习 天池 史料
  • 简介:建筑历史学者从周1918年生于杭州,24岁毕业于之江大学,获文学士,因对建筑历史有兴趣,到处寻师访友,自学成才。37岁进同济大学执教几十年,桃李满天下,享誉海内外,独成一家。

  • 标签: 工资 周代 建筑历史 同济大学 历史学者 自学成才
  • 简介:徐嘉瑞(1895~1977)是“五四”以来云南的一位著名作家和学者,尤其是在云南现代文学史上,他在倡导新文学文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工作中,也作出了显著成绩。

  • 标签: 徐嘉瑞 文学成就 中国 云南 文学研究 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