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学习写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特别是三年级刚刚作文起步时,大部分学生显得很迷茫,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更不知道如何将事物写具体,把文章写得有条理……要解决这样的难题,光靠一周的两节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日的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在阅读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明意悟情,而且根据课文特点,选择读写结合点,及时让学生模仿和创造性运用、联系,才能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怎样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写作,本人在日常教学中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 标签: 文学写作 作文起步 阅读教学 语文教师 引导学生 创造性运用
  • 简介:本文以师曾《读画图》为研究起点,对于近现代艺术史上这幅融合中西画风的作品,结合当时历史原境与画家思想,做出了新的解读与阐释。同时联系师曾其后发表的为传统中国画强力辩护的《文人画的价值》—文,从图文之间产生的悖论张力,可见师曾在短短数年间的画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转变与调整。这种突然转化的动因是什么?本文结合其十余年间的诸多画学思考与实际践行,探求师曾被艺术史研究所遮蔽或忽略的另外—层面相。师曾既热情拥抱过西学,也进行过许多调和中西的绘画试验,画学态度却又在1920年之后产生激变,也因此固化为为传统文人画激烈辩护者的历史角色。本文即由此切入,探讨这种转变背后的历史动因,以及师曾在中国绘画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中的历史定位及其所面对的时代命题与自我困惑。

  • 标签: 陈师曾 读画图 西学 文人画的价值
  • 简介:1948年,刘以鬯从上海来到了香港,当时上海在打仗,不能回去,所以刘以鬯一个人留在了香港,靠自己的一支笔生活。1949年,他收到了《香港时报》的邀请,在副刊任编辑,他就只编新文学。他的喜好明显,不喜旧,有一次主笔写了旧诗让他刊登,他不愿接受,因此在《香港时报》工作期间也有一些难处,不久便辞职了。

  • 标签: 刘以鬯 新加坡 香港文学 意识流小说
  • 简介:已故的现代文学史家樊骏曾说:'历史上的文史资料主要是由一代又一代的皓首穷经的学者以他们毕生精力收集整理得来的,与此不同,如今甘于寂寞、一辈子埋首故纸堆、以史料工作作为自己唯一事业的专门家,已成凤毛麟角,至少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工作中是这样。'子善就是这'凤毛麟角'中之一员,笔者结合搜集到的子善的部分书信,对他在现代作家作品的发掘、整理与编撰方面的贡献略作梳理,以庆祝先生七十岁华诞。

  • 标签: 书信释读 陈子善书信
  • 简介:江帆,梅县人,曾与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等并列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但是,江帆的名字现已鲜有人知。如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谢冕主编《百年新诗》收录江帆的诗歌,介绍却只有寥寥一句话:“生卒年不详。现代派诗人,诗作多见于《现代》杂志”。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振亚也曾感慨:“他(江帆)的生平至今不详无论如何是种遗憾”。笔者多方搜集相关资料,以期了解江帆的生平及诗歌创作。

  • 标签: 江帆 现代诗人 现代派诗歌 《现代》杂志 大学教授 现代派诗人
  • 简介:3月31日傍晚,得知雷达先生离世。茫然间不知所措,我所熟悉的那位精力充沛、热情饱满、眼光犀利的雷达走了吗?确认了,雷达确实离开了我们,观测文学的雷达关闭了。痛定思痛,回忆起20余年与雷达先生的交往。我与雷达先生是学长学妹关系,也是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既让我觉得他亲切,又让我怀着永远的敬意。从大学毕业之初阅读雷达的文学评论,到20世纪90年代在兰州大学相识,再到1998年我到南开大学任教之后,认识近30年,我以为,结识了这样一位校友师长,是人生一大幸事。

  • 标签: 新时期文学 雷达 观测 20世纪90年代 1998年 师生关系
  • 简介:胡适是20世纪中国享有国际声誉的知识分子和社会活动家之一。1948年国共两党围绕中国的命运展开殊死决战之时,长期奉行走非政治的文化思想救国路线的胡适却在这年春天因蒋介石故作姿态的提议成为总统参选人,从而被推上政治前台,成为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的人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中收录的文化汉奸器伯致胡适十通书信的释读,不仅可以考察这一时期胡适在面对政治抉择时的复杂心路,而且可以了解胡适对文化汉奸持宽容态度所折射的个人性格,还可以窥测出文化汉奸在抗战胜利后的命运与境地。

  • 标签: 胡适 陈器伯 文化汉奸 书信
  • 简介:田村位于新洲区凤凰镇,是第-批武汉市历史文化名村.田村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丰富,保存至今的主要历史文化资源包括传统石砌民居建筑、郭希秀湾门楼、肖家田红军活动旧址等建筑,以及村内的青石板铺地、石阶、池塘、自然驳岸、古树名木和散落各处的石碾等历史环境要素,还有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村落古朴的传统风貌.

  • 标签: 凤凰镇 新洲区 历史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民居建筑
  • 简介:2017年的传记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全年出版学术著作4部半,发表论文200余篇。本文从传记研究著作、传记影视研究、中国传记研究、域外传记研究四个方面对2017年传记文学研究整体概况进行述评。传记研究著作与2016年出版10部学术著作的成果相比,2017年的传记研究著作成果要逊色一些,仅出版4部半著作。这4部著作是:焦小婷的《非裔美国作家自传研究》(科学出版社),谢子元的《中国

  • 标签: 传记文学研究 研究述评
  • 简介:余中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傅雷翻译奖评委,原《世界文学》主编,2014年退休后受聘为厦门大学讲座教授。一第一次见到余中先,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11楼外文所那长

  • 标签: 世界里 余中先文学 文学世界
  • 简介:在中国当代文学塑造的人物长廊中,'乔厂长'——乔光朴无疑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小说人物之一。1979年,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在《人民文学》当年第7期上发表。一时间,小说中这位主动要求到濒临破产的重型电机厂担任厂长、并以铁腕手段推行改革的乔光朴厂长,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蒋子龙回忆说,当时甚至'有人贴出大标语欢迎我的‘乔厂长’到他们那里去‘上任’'。

  • 标签: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张玉田 天津重型机器厂 乔光朴 《机电局长的一天》
  • 简介:2018年3月31日下午,惊悉雷达先生猝然仙逝,万分悲痛!虽然从事文学创作,但与雷达先生相识很晚,2005年6月,在兰州。那时,耗时八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修改七次,定稿,向雷先生求序。那部小说70多万字,又有很强的实验性,读起来费劲。让雷先生看完这么多文字,实在太辛苦。但先生爽快答应了,断断续续阅读大半年,写了序言《敦煌:巨大的文化意象》,并推荐给《文学报》刊发。

  • 标签: 中国文学精神 雷达 卫士 纪念 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
  • 简介:1944年初,随着日本太平洋战局的不断恶化,利令智昏的日本侵略者便决定在中国战场发动一次大型战役,以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将中国与日本本土作为与美国相对抗的最后基地。从4月开始,日本大本营以打通从朝鲜釜山至越南河内的大陆交通线为作战计划,发动了豫湘桂战役。

  • 标签: 日本侵略者 豫湘桂战役 派系 中国战场 国民政府 日本本土
  • 简介:2008年春天,笔者采访茅盾(沈雁冰)之子韦韬时.荣幸获赠到韦韬、小曼著《父亲茅盾的晚年》一书。书中有多处用黑色钢笔修改的痕迹。显然,这是韦韬的手边书,不知被他翻阅过多少遍.书中的错别字及不恰当的地方,

  • 标签: 茅盾 陈学昭 友情 2008年 沈雁冰 错别字
  • 简介:2018年11月27日,“弘扬国粹精华——英明诗书画展”开幕。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宗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曹卫洲,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谢小铨等出席开幕式。

  • 标签: 书画展 明诗 陈英 国粹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简介:恭禄(1900-1966),曾在金陵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及南京大学任教,在中国近代史及近代史史料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特别是其在民国时出版的《中国近代史》颇受学界赞誉,直至今天仍被推崇。但他除了写有大量近代史的论著外,还曾写过《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纲》,并著有《中国史》第一、二册及《中国通史》④,在写法及史观上也极具特色,体现了氏通史思想的特点。本文即从他的中国通史著作出发,考察其通史理论内涵及其著作中的传统与西方史学的成分,关注其表达通史观念的方法。

  • 标签: 《中国通史》 编纂思想 《中国近代史》 《中国史》 金陵大学 武汉大学
  • 简介:有人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确实如此。金庸及其武侠小说,早已成为中国人心目中传奇般的存在。金庸原名查良镛,'金庸'是他的笔名。

  • 标签: 文学革命 武侠小说
  • 简介:400多年前,被誉为中西会通第一人的徐光启,博采西学,身体力行,为上海培植了善于吸纳和融合外国文明成果的文化基因,奠定了延绵数百年积极翻译出版世界各国优秀图书的文化根脉。因此,当晚清和“五四”以来的中西文化在此风云际会,上海以博大的胸襟吐故纳新,引领时代,成为我国西学东传的主要中心。

  • 标签: 翻译出版 上海 英国文学 传播 文化基因 中西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