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性能十分优异,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是由于结晶速度过慢,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本实验先将硅灰石纤维制成母料,再用母粒对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PET)进行改性,对硅灰石纤维改性PET复合材料进行了差示扫描式量热(DSC)测试,并使用莫氏理论对其非等温降温结晶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 标签: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硅灰石纤维 结晶动力学 莫氏理论
  • 简介:采用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共沉淀法合成得到一类不同酸根插层Zn-Mg-Al阻燃类水滑石,并将获得的五种阻燃类水滑石与LDPE制成复合材料。用XRD、FT-IR和热分析表征样品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3^#酸根插层Zn-Mg-Al阻燃类水滑石(3^#样品)对LDPE的热氧分解试样的阻缓效果最好,热分解温度宽度达119.69℃。将3^#样品与日本、韩国及国内共5种阻燃用水滑石以及Al(OH)3、Mg(OH)2进行对比,发现样品/LDPE重量比为40/60时,3^#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9;水平燃烧通过FH-1级;最大烟密度仅为0.24,抑烟效果好;无滴落且生成结实的残余炭层,这类水滑石可以单独作为一类高效阻燃消烟新型阻燃剂。

  • 标签: 水滑石 阻燃性 微波辐射 共沉淀法 氧指数
  • 简介: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熔体特性,如粘度极高、熔体指数几乎为零、摩擦因数小、临界剪切速率低等。并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塑成型,吹塑成型以及其他成型方法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也提到了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进行改性以改善其加工性能。

  • 标签: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成型工艺 模压成型 挤出成型 注塑成型 吹塑成型
  • 简介:通过后重氮偶合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乙基咔唑酯(PACE)和重氮盐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备了聚甲基丙烯乙基咔唑酯接枝偶氮硝基苯。讨论了时间、催化剂用量、不同溶剂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用IR﹑UV-vis方法表征偶合后聚合物结构。

  • 标签: 聚甲基丙烯酸乙基咔唑酯 后重氮偶合 合成工艺 相转移
  • 简介:介绍了近5年来不同种类的基体中所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情况,总结了聚氯乙烯、食品、大气、水、土壤、化妆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并展望了分析方法的研究趋势。

  • 标签: 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 分析 前处理 综述
  • 简介:本文对水性聚氨酯防腐涂料的防腐机理和分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重点介绍了改性抽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防腐涂料 水性聚氨酯 研究进展
  • 简介:本文重点研究树脂的生产方法、物理性能以及高质量的透水汽性防水树脂用于聚氨酯涂饰的二层革涂饰剂的特殊处理方式。在本研究中生成的透水汽性防水树脂中含有适当比例10%~20%的透水汽性添加剂,对透水汽性、抗水性、物理强度(延伸率和抗张强度)及表面手感不会产生任何问题,树脂用法与二层磨面革的组织结构有关。为了使透水汽性防水树脂能够涂饰二层革,膜厚度为10~20微米的透水汽性防水树脂必须用透水汽性添加剂来处理,对于每平方米透水汽性树脂涂层,添加剂用量至少为10克。采用如上方法用透水性防水树脂涂饰二层革,二层革的透水性大于3000克水/米^224小时,甚至超过3500克水/米^2小时。用普通聚氨酯树脂涂饰二层革得不到上述的透水性性能。

  • 标签: 二层革 PU涂饰 透水汽性 防水树脂 功能性聚氨酯树脂
  • 简介:研究了纳米SiO2和β成核剂对PP/PO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料方式影响PP/PO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将PP和纳米SiO2共混挤出,再与POE共混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最高。当纳米SiO2含量为4%时,PP/PO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在PP/POE/纳米SiO2复合体系中的加入β成核剂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下降,而韧性进一步提高,当β成核剂含量为0.4%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拉伸强度也明显提高。XRD表明,β成核剂在纳米SiO2改性PP/POE复合体系中能显著诱导β晶的生成。

  • 标签: 聚丙烯 聚烯烃弹性体 纳米SiO2 Β成核剂 力学性能 改性塑料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超临界流体(SCF)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实现了工业化,这种方法制备的微孔材料具有非常多的优点,被誉为是“21世纪的新型材料”。本文首先介绍了SCF的概念、性质,以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然后对采用SCF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主要讨论了在聚合物中的溶解行为、微孔的形成和长大机理以及聚合物/SCF体系的流变行为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本文还介绍了采用SCF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了非连续方法和连续方法的发展过程,并重点对连续成型方法的设备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超临界流体 制备 聚合物微孔材料 研究进展 临界参数
  • 简介:以聚酯二元醇(PBA)、蓖麻油(C.O)、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水性聚氯酯(WPU)乳液;以此乳液作为种子通过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性能优异的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讨论了丙烯酸酯(PA)对PUA材料的耐热、耐水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丙烯酸酯与聚氨酯比例、丙烯酸单体中软硬段比例不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标签: 聚氨酯 丙烯酸酯 乳液共聚 性能
  • 简介:选取Cat-401、TMR-2、PC-46、PC-3963、PC-41、K-15共6种聚氨酯三聚催化剂,制备聚异氰酯-聚氨酯(PIR-PU)结构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然后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和极限氧指数(LOI)法,分别从微观上和宏观上表征了所选6种三聚催化剂催化能力的强弱.结果表明,所选6种三聚催化剂的催化能力顺序为K-15>TMR-2>Cat-401>PC-46>PC-3963>PC-41.

  • 标签: 聚异氰脲酸酯-聚氨酯 三聚催化剂 极限氧指数(LOI)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三聚体
  • 简介:分析了欧盟和发达国家实施禁用邻苯酸酯类增塑剂的原因;阐述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着重介绍了在替代邻苯二甲酸酯上比较有发展优势的几类增塑剂:离子液体、植物油基增塑剂、低聚物、柠檬酸酯和环已烷系列等。并展望了邻苯酸酯类增塑剂替代品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 离子液体 低聚物 柠檬酸酯 替代品
  • 简介:介绍了脂肪-芳香族共聚酯(CPEs)的合成及其生物降解机理,综述了影响CPEs生物降解的三大因素,分别为化学结构、形态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并阐述了脂肪-芳香族共聚酯(CPEs)的开发与应用。

  • 标签: 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 生物降解 机理 综述
  • 简介:在14L模式釜中合成出了1,3-2,4-二亚(对甲基)苄基山梨糖醇成核剂,产品收率在98%以上,熔点合格.确定了合成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催化剂用量A/S为1.3%左右,反应原料物质的量比为1.9~2.1,反应中要加入"促进剂M"并以方式2加入效果最好,反应时间4.5h,反应初期缓慢加热,中后期加热循环水温度90℃左右.将合成的1,3-2,4二亚(对甲基)苄基山梨糖醇(p-Me-DBS)应用于聚丙烯,结果表明:p-Me-DBS透明效果好于DBS,与进口产品接近.

  • 标签: 甲基 山梨糖醇 苄基 合成研究 酸催化剂 成核剂
  • 简介:本文利用二甲二氯化锡为催化剂合成巯基乙酸异辛酯(TGB).该催化剂催化效率高,产品质量好,重复使用性能好,收率为93.5%.

  • 标签: 二甲二氯化锡 TGB 酯化